奇幻神秘的艺术~云南面具

标签:
收藏云南面具 |
分类: 曾经见识 |
世上的事真是无奇不有,好端端的一张脸,偏偏要用一样东西来把它遮掩,或者来进行装饰,以造成意外的观赏效果。人们对这样的东西没有觉得怪诞,反而还格外喜欢它,这是一件什么样的东西?那就是在云南无处不见的面具。面具能够给人们以怎样的想象,面具下面会是一张什么样的脸,神秘的气息、奇幻的造型,让我们不由自主地去想像、去探寻。
面具几乎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多少年来它一直伴随着人类,只要人们在自然灾害面前依然无能为力,只要人们的心理需要还不能得到满足,面具还将沿着历史的轨迹陪伴着人类发展下去,并逐渐由主要的宗教形态演变成一种民俗文化,从使人盲目崇拜到给人以心理的慰藉,从使鬼怪恐惧的狞厉,到使人喜爱的多姿多彩,以此来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和审美需求。
云南在历史上是多种文化的交汇地,因而从中国内地流传而来的面具,在形式上和种类上也就比其它地方多,流传范围也更广。如今这门古老的艺术在许多地方消失了,在云南这个神奇、偏僻的地方,还在流传着、使用着,被人们崇拜着。而且发展为新奇怪异,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当地的人们将其运用于娱乐、演艺、祭祀等各种活动,而外地的来客,则被它自然的神韵、原始的气息、独特的造型所吸引,将其作为陈设和欣赏的稀罕物。云南面具以其独有的风采,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而在民间文化的土壤中扎根很深,从古至今长盛不衰。
http://s7/mw690/004gOIuvgy71BcdVEMe96&690
彝族是云南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分布最广的民族。因地域的影响,它的面具数量最多,形式最多,也是最富有创造性的。彝族的纸扎面具,先用竹条、竹篾扎好框架,再裱上纸,涂上鲜艳的色彩,充满质朴生活的味道。
http://s3/mw690/004gOIuvgy71Bce11KO72&690
http://s8/mw690/004gOIuvgy71Bcegkmj57&690
http://s12/mw690/004gOIuvgy71BcekzoL0b&690
http://s5/mw690/004gOIuvgy71Bcesppic4&690
壮族节庆时使用的面具较多,而草人面具是独具一格的。云南壮族在农历正月开年节时,为祈祷人寿年丰,要表演穿着草裙的草人舞。演员戴着草编的面具,这种面具面庞呈片状,面积比人的脸大约三分之一,鼻、眼、嘴、耳用细草辫盘结后扭结成型,固定在面部,脸下部缀草须,顶部横绕一圈草箍,还有一对弯曲的草编牛角,面部表情如哭似笑,充满自然的情韵和原始美的气息。
http://s4/mw690/004gOIuvgy71BceFtVV53&690镇宅面具的数量和形式是最多的,云南许多民族都在使用。我们中华民族对于家庭有着特殊的感情,谁也不希望外来力量破坏家庭宁静平和的生活。对于处于农耕社会的古人来说,除了野兽和强盗之外,最令人恐惧的就是冥冥之中的魑魅魍魉了,这是一切病疫和灾害的渊薮,会威胁到家庭的安全,人身的健康和生存,有什么办法能对付这些邪恶势力呢?我们的祖先发明了五花八门的镇宅之术。
在住宅装饰兽面辟邪的习俗,恐怕是所有镇宅术中历史最久远的了。商周文化遗址就出土过一种名为“铺首”的青铜铸件,两汉时期用兽镇宅已成为社会上通行的惯例,到了唐代挂门神像更为流行了,而挂虎头的习俗则多保留在南方。今天由汉族移民带来的悬挂“吞口”习俗,仍流行于西南地区,而以云南较为普遍,这也是在云南是最为常见的镇宅术。使用时在房屋正门的正上方,挂上一个形似老虎口含利剑的兽头,当地人称之为“吞口”的辟邪神物。这样人们就不再担心危险的发生,晚上睡觉也感觉安定得多。
http://s3/mw690/004gOIuvgy71BceIuYid2&690云南各地的吞口无论在什么地区,无论用什么材料或什么造型,有一点是不会变的,那就是都以虎为原型。以虎卫凶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中国古代,最早用于镇宅的门神是神荼和郁垒,唐代后演变成秦琼和尉迟恭。门神是负责捉鬼的,而消灭鬼的任务便把它交给了老虎,即由这两位门神将鬼“执以饲虎”。老虎勇猛无畏,把鬼当作老虎的饲料,可见古人对老虎的敬畏和对鬼的痛恨。因此吞口就被设计成老虎的模样,獠牙突出,目光凶恶地高悬门上,吞食一切敢于来犯之敌。这些镇宅面具,以其摄人心魄的造型,悠久的传统,显示出持久的生命力,兢兢业业地担当着警戒百鬼,卫护安宁的职责。
http://s5/mw690/004gOIuvgy71BceQQCMb4&690
http://s1/mw690/004gOIuvgy71Bcf5q6Y20&690
http://s14/mw690/004gOIuvgy71BcfmRJj4d&690
戏剧面具是表演地方戏使用的,它体现着角色的身份、性格、本领、作用及正反性质,观众一看便明了。藏戏演出时使用的面具有十多种,它是用毡片制作的,造型粗犷原始,整个面部为扁平的桃心形,上方有个箭头形的装饰物,下腭和两颊贴着长长的山羊毛,脸上还镶嵌上海贝、玛瑙和绿松石。面具的额头正中,装饰有金色的太阳和月牙。同一形制的藏戏面具,色彩却千变万化,以此来表现所代表人物庄严、正直、温和、奸诈的不同性格。
http://s14/mw690/004gOIuvgy71Bcfr0OVad&690http://s5/mw690/004gOIuvgy71BcfuFVOe4&690
http://s12/mw690/004gOIuvgy71Bcgypbd4b&690
http://s2/mw690/004gOIuvgy71BcgD4DDb1&690
http://s16/mw690/004gOIuvgy71BcgGEubdf&690
面具是世界上各个民族共生的文化现象,它伴随着人类自身的发展而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和昌盛,虽然面具的某些功能,已经在许多民族的心灵中沉淀下来,面具原有的鬼神崇拜和宗教迷信的内涵也在逐渐淡化,而其艺术性、娱乐性的审美价值却在日益增强,如今面具已经成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而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