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学设计、教学反思:个训《两只小蜜蜂》

(2018-04-24 14:40:17)
标签:

教育

说儿歌《两只小蜜蜂》个训课教学设计

教学名称:两只小蜜蜂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听障儿童听觉口语法示范教材》发音领域中级活动4——练习发F音这一课,并适当进行改编。“蜜蜂” 是幼儿比较熟悉和喜欢的小动物,孩子在生活中已通过实物、电视、图片、书等不同渠道贮存了有关的“蜜蜂”的一些知识 。本节课从幼儿的感兴趣的事情出发,通过听老师唱歌、开放式听觉描述引出蜜蜂;设置情景,模仿蜜蜂在花丛中飞的情景,生动地刻画出小蜜蜂在花丛中自由自在快乐飞舞的形象,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边表演边学习新知,并创编简单的儿歌;在学、说、创编儿歌过程中,进行呼吸和节奏练习,以达到自然说话的目的。

二、教学目标

    1.学生正确含F音的词汇:蜜蜂、飞、左飞飞、右飞飞、飞呀飞……。

    2.学生情景中学习儿歌《两只小蜜蜂》,并进行简单的创编。

    3.让学生体会边说儿歌边表演的快乐。
三、重难点分析
重点:

    1.先吸气,在呼气的状态下,连贯、清晰、有节奏的说儿歌。

    2.在情景中边做动作,边做儿歌,并进行简单的创编。

难点:

    1.诱导学生主动说儿歌,并与老师正确沟通。

    2.结合学生的以前的知识,教师诱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律动创编。

四、活动准备:

     1. 环境准备:相对安静的教室

     2.教具准备:三个小蜜蜂头饰、花丛情景(给花喷香水)、词卡、蜜蜂在花飞图片、小电脑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情景演示法、谈话法、游戏法

六、教学过程:

准备: 师生问好,稳定学生的情绪。

    过度语:妈妈,今天我们学一首儿歌《两只小蜜蜂》,并首次创编简单的儿歌。在学、说、创编儿歌的过程中,进行呼吸、节奏练习,以达到促使孩子自然说话的目的。1、在前测部分:(1)进行、u、i长音、节奏和重读慢板练习。(2)听老师唱歌、开放式听觉描述和谈话中一口气说出“两只小蜜蜂”。2、在新授部分,通过在情景中学儿歌、说儿歌、表演儿歌。 3、最后,出示一幅“两只小蜜蜂”在花丛中飞的简笔画,通过谈话活动,检测学生对课堂知识掌握程度,完成后测。

(一)导课、前测

  前测1:学生发、u、i长音、节奏和重读慢板

   方法:老师、家长、学生三人站起来,学生模仿老师做练习,在学生做不好的时候,可让学长进行示范。。

    1、 呼吸练习:------- 、、、     -------  i  i  i    

    u ------- u、 u、 

    2、 重读练习:----A---- 妈妈            i-----I----- i 衣服

    3.(加难度、进行整个音节的重读慢板练习)

       fei-FEIN-fei飞机     feng-FENG-feng 风筝…… 

    前测2:学生在听老师唱歌、听教师描述的语言和谈话后说出“蜜蜂会飞、两只小蜜蜂”

师:老师唱《谁会飞》,大家一起做动作,然后与学生沟通,进行前测。

歌词:谁会飞?蜜蜂会飞,蜜蜂怎样飞? 拍拍翅膀飞呀飞。或 做蜜蜂飞的动作边说“飞呀飞”。 

如:A:师:老师唱的这个动物是谁?(2)蜜蜂会干什么?

    生:----蜜蜂。飞/会飞/蜜蜂会飞……

提示:如果孩子猜不出来,老师就运用“开放式听觉描述”方法,让学生听老师描述“小蜜蜂”语言后,出示蜜蜂图。

B:师:它是动物,它会飞,它会飞着去采花蜜,它是——蜜蜂。(出示一只小蜜蜂)

生:蜜蜂

    C:师:你看看,蜜蜂是大大的,还是小小的?

      生:小蜜蜂(仿说)

    D:师: 老师这里还有一只小蜜蜂,你来数一数共有几只小蜜蜂?

      生:一只、两只,两只小蜜蜂。

2.最长声时练习:要求:先吸气,然后一口气说完“一只、二只,两只小蜜蜂。”老师示范——学生模仿。

(二)新授:过渡语:现在我们在情景中学说儿歌

   1.学生在情景中学说儿歌

     A.学习:两只小蜜蜂

       师:(点评学生)今天我们就来说一首儿歌,名字是“两只小蜜蜂”。

        师:儿歌的名字是    (完形填空)

      生:两只小蜜蜂。

           ——师出句卡,学生仿说:两只小蜜蜂。

      B.学习:飞在花丛中  (老师提前给“花丛”喷上香水。)

    师:你知道它喜欢在哪里飞吗?(看图)  生仿说:生:花丛。

      提示:

    (1)教师诱导说生说“花丛”,老师正音; 看情景设置的花丛,再次说“花丛”,说完后将词卡放在“花丛”教具中。

  (2) 教师手拿两只小蜜蜂模仿在“花丛”中飞,诱导学生说句“飞在花丛中”。

  (3)学生诱导学生闻花香深吸一口气,说“飞在花丛中”。

   3.学习:左飞飞、右飞飞。

     (1)方法:老师在学生左手腕上系上发圈,区分左右手。

       师:老师给我们的左手腕上戴上发圈,小蜜蜂向你左手方向飞的时候,你要说左飞飞,向你手腕上没有戴发圈的时候,你要说“右飞飞”。

     老师示范------学生模仿------老师指导。

(2)老师做动作,学生说句,巩固知识。

    4.看老师情景演示,学习句子:飞呀飞,飞高了,飞低了,飞走了。

        飞呀飞 (两只蜜蜂在“花丛”上空飞。)    

        飞高了 (两只蜜蜂向“花丛”高处飞。)

        飞低了(两只蜜蜂向“花丛”低处飞。)

            飞走了(老师将两只蜜蜂葳在身后)…… 师:看不到蜜蜂了,蜜蜂“飞走了”。

 (二)看板书,说儿歌

    1.划出小节线,拍手说儿歌

    学生跟着老进师逐句模仿说儿歌。

方法:一个“大对号”为一拍,学生模仿老师慢“合开手”拍手说儿歌,在熟练的基础上,再加速度说儿歌。

     2. 运用“重读练习”方法,手势提示说儿歌。重点是说儿歌中三个字短语时,第二个字要重读。   如:   两只小蜜蜂   “两只”右手从身体左侧原地小提手腕; “小蜜蜂”右手从身体左侧“小提-大提-小提”手腕,如在胸前模仿水的波浪一样。

   3.教师诱导学生说儿歌,家长录像——大家一起看录像。

   过渡语:妈妈,我和吴XX要说儿歌,你给我们录像。

 (三) 巩固练习 创编儿歌

  1.教师和学生戴上蜜蜂头饰,围着“花丛”表演儿歌。

师:花好香(闻)、好漂亮呀!我们也学小蜜蜂在“花丛”中飞吧!

方法: “两只”右手伸出食指和中指,代表两只;“小蜜蜂”两手并拢放在肩两侧,;“飞在花丛中” 做飞的动作,然后手指“花丛”或围着“花丛”飞;“左飞飞,右飞飞”身体半蹲向左斜站起,再身体半蹲向右斜站起;“飞呀飞” 两手并拢放在肩两侧,模仿蜜蜂飞;“飞高了,飞底了” 两手并拢放在肩两侧,模仿蜜蜂飞高时站起,飞底时,半蹲;“飞走了”原地转身背对“花丛”。)——提示:注意换气,每句要吸气。

   2.老师做动作,诱导学生继续创编儿歌。  妈妈也戴上蜜蜂头饰与妈妈一起拉手做互动活动,边做边说儿歌。

    过渡语:  妈妈,你看!我们玩得多高兴,你也和来当小蜜蜂,和我们一起在花丛中玩吧!      

      妈妈:好!(妈妈戴上蜜蜂头饰)

 (1)学习动作:前飞飞、后飞飞,飞快了,飞慢了、飞走了(原地转身背对“花丛”)

 (2)老师说口令,学生和家长做动作。

      如:师:我们一起“前飞飞、后飞飞,飞快了,飞慢了”、飞走了。 

   提示:老师输入口令时,时间、口令不要太有规律,避免孩子猜口令。         

  (3)大家一起做动作,诱导学生说创编的儿歌。   

      如: 三只小蜜蜂,飞在花丛中。

          前飞飞,后飞飞。         (大家模仿蜜蜂一前一后的飞)

        飞呀飞,飞呀飞,         (模仿蜜蜂飞)

       飞快了,飞慢了,          (先快飞,再慢飞)

        飞回家了/飞走了。         (边表演边走出或坐在凳子上)

  (四)老师总结、点评,后测

    1教师给学生一幅两只小蜜蜂在花丛中飞简笔画后与学生沟通,完成后测。

如:XXX,老师给你戴了一幅画,你看!(出示简笔画)画上都有什么?

     如:师:这是什么?这里有几只蜜蜂?飞在什么地方?…… 

     生:两只蜜蜂,飞在……。

  七、家庭康复指导

   (一)老师点评、告知家长,孩子本节课学习情况,并提示在家如何进巩固、拓展练习。

师:你来涂色吧,老师现在要和妈妈说说话,好吗?

生:好!

   (二) 与家长沟通,指导家长如何进行家庭教育

       师:妈妈

    1、硬起音、高音调、语速太快,语句不连贯(有断音)是听力损失孩子存在我们孩子存在的问题,吴鑫琦表现的更明显些。通俗地讲“硬起音”就是说话像吵架的一样;“高音调”我们说话在人的“中音区”,但孩子说话就有怪的高八度声音,“语句不连贯’说一句话中有断音。举例说明如:今天小朋友分享食物时说“吴鑫琦我请你吃奥得奥饼干”。吴鑫琦用高八度度,像吵架、不连贯的声音说“我不吃、奥利奥饼干。”这个朋友低着头看了我一眼说“吴鑫琦不吃、奥利奥饼干”……,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设计了这节说儿歌编、儿歌课。

    2、家庭指导:(1)吴鑫琦这节课表现的很积极,说话很主动,他也有了在中音区,呼气状态下、慢速连贯说话的意识,在说儿歌时就可以看到,但还不稳定,要别人提醒。孩子回家后,首先要多熟悉儿歌,用我们今天学习的节奏和呼吸方法说儿歌,也可以用我们学过的儿歌继续巩固节奏,让孩子通过多朗读儿歌达,到自然说话的目的。日常生活中家长观察孩子,听孩子说10句话只有几次不需要大人提示,自我监控、自我调整说话的语言,如果孩子注意的次数来断增加,说明孩子问题慢慢解决,孩子不断进步。为了加深孩子对小蜜蜂的认识,你可以带孩子看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采蜜的实景或视频,吃蜂蜜……。(2)在说儿歌、创编儿歌方面:我们这节课中动物是小蜜蜂,我们可以换成“蝴蝶”,带孩子观察蝴蝶,抓蝴蝶的主要特征,改编儿歌。如:“两只小蝴蝶,比赛争第一,快飞飞,慢飞飞,追呀追,追呀追,追上了,追上了,我第一。”;在课前的唱的歌曲《谁会飞》也可进行再改编,“谁会飞,蝴蝶会飞 ……”。

师:(因为时间关系,孩子可果没有涂完色。)你还没涂完,那你回家再涂色,涂完后明天带到学校,让王老师看,好吗?

师:今天你表现的很好,老师把“两只小蜜蜂”送给你!  XXX和老师说“再见”!

生:再见!                   

下  课!

 

 

教学反思

本节课根据《听障儿童听觉口语法示范教材》发音领域中级活动 4——练习发 音。“蜜蜂” 是幼儿比较熟悉和喜欢的小动物,他们在生活中已通过实物、电视、图片、书等不同渠道贮存了有关的“蜜蜂”的一些知识 。本节课从幼儿的感兴趣的事情出发, 通过看视频、模仿蜜蜂在花丛中飞的情景,生动地刻画出小蜜蜂在花丛中自由自在快乐飞舞的形象,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边表演边学习儿歌。在教学中,我先是与学生握手问好,稳定学生的情绪,拉近与孩子的距离。通过学生的听老师唱歌,听觉描述后,引出蜜蜂;2、新授部分:(1)、听觉视觉刺激,教师演示,和幼儿沟通,引出儿歌内容;(2)、学生看视频,通过视、听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儿歌的兴趣。(3)、通过模拟景,巩固儿歌和进创编,培养学生主动说话的能力,后测学生是否掌握知识。最后对家长进行康复指导,告知家长孩子本节课学习情况,并提示在家如何进行巩固、拓展学习,此次教学活动我总结如下几点:

    1、本次教学活动围绕儿童的喜爱的动物“蜜蜂”出发,设计学说儿歌活动,通过情景演示,说做动作边说儿歌,并进行简单的创编,让幼儿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了儿歌,教学效果好。

    2、本节课中吴XX,非常感兴趣,学生关注度高,集中注意力的时间长。 兴趣是产生情感的基础,因此我将激发孩子的兴趣作为主线。对于激发孩子兴趣,采用了歌唱、情景表演,游戏表演等各种方法。激发了孩子的兴趣,用角色表演,让学生通过表演去熟悉儿歌,并通过肢体语言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情和对儿歌的理解。在角色表演过程中,学生可以随着情景举手投足,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流露真情,在动中感受体验、表现美、学习儿歌,编曲儿歌,活动自始至终都兴趣盎然。

    3、教学中,老师给学生动作、眼神等的鼓励,学生主动说话的欲望高。针对幼儿今天的表现,及时的给予鼓励和评价,表扬和鼓励孩子表现好具体的点,让他们也能在活动结束的时候获得老师的肯定,以培养其对说儿歌、表演儿歌、创编儿歌活的兴趣。 

 

    本课的不足之处是,因为时间关系,在表演儿歌、编完儿歌之后,就没有让孩子独立多说几次儿歌,进行不同形式的巩固活动,将老师教的知识转化为自主想要表达的语言。为了弥补这个不足,我将家长引入康复共建中,对家长做了以下康复拓展指导:1、回家和孩子一起亲子互动,边说儿歌边做动作。2、改歌词并说歌。 谁会飞?蜜蜂会飞,蜜蜂蜜蜂怎样飞?张开翅膀飞呀飞。3、进行“可爱的蜜蜂”亲子谈话活动。谈谈可爱的蜜蜂。……以蜜蜂为关键词,进行扩词、护句练习。4、看蜜蜂采蜜蜂的视频,加深对勤劳小蜜蜂的认识,教育学生要爱护小动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