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专利数量大爆发

标签:
艾萨博睿人工智能专利 |
人工智能表现出的强大新功能,使该领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功能多面性使人工智能能够融入日常生活的更多领域,从技术和科学,到健康、娱乐,尤其是新计算机应用程序等领域。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
人工智能最被看好的应用之一是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AI),利用人工智能领域最先进技术生成文本,图片,音乐,人声,甚至源代码等内容。
自2017年推出深度神经网络架构以来,大语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s, LLM)加速了GenAI的发展, 对知识产权产生了显著影响。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最新报告显示,人工智能,特别是GenAI领域的相关专利发明数量激增。超过25%的现有GenAI专利申请是2023年一年内提交的,自2017年至今,申请量增加超过800%。
2014年,GenAI相关的专利族只有733个。2023年,专利族数量已经超过14,000个。此外,GenAI相关的科学出版物的发展趋势也类似,从2014年的116篇增加至2023年的34,000余篇。
表1:GenAI专利和科学出版物年度数量
来源:《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024)专利态势报告 - 生成式人工智能 (GenAI)》
中国在GenAI领域的专利量大幅领先
GenAI领域技术发展最快的国家,是中国。2014至2023年间,中国申请人提交了超过38,000个专利族。事实上,2017年起,每一年公布的专利,中国的申请数量都超过了其余国家申请量的总和。
排在中国之后的依次是,美国(近6,300个专利族),韩国(4,200个),日本(3,400个)和印度(1,350个)。如下图所示:
表2:GenAI各国发明人专利族申请量
来源:《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024)专利态势报告 - 生成式人工智能 (GenAI)》
目前拥有最多GenAI相关专利的权利人及其专利申请
GenAI相关专利的权利人名单中出现最频繁的,包括诸多巨头公司,如腾讯、平安保险、百度、中国科学院、IBM、阿里巴巴集团、三星电子、Alphabet(谷歌)、字节跳动和微软,等等。
上述公司都已推出了自己的重要开发成果,如IBM的Watsonx(专注数据安全的GenAI平台),和DeepMind的Gemini(Alphabet(谷歌)正将其集成在自己的产品中)。
微软投资OpenAI也为其赢得了广泛关注,并开始提交有关专利申请。
GenAI应用领域广泛,主要涉及软件、自然科学、文献管理、商业决策、工业、制造、运输、安全和电信等。人工智能相关专利所涉模型主要包括:生成对抗网络(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 GANs),变分自动编码器(Variational Autoencoders, VAEs)和基于解码器的大语言模型(Decoder-based large language models, LLMs)。
知识产权在GenAI解决方案中的作用
与互联网和智能手机一样,甚至超过这两者,GenAI代表了又一场技术革命。随着这项技术的继续发展,挑战也随之增加。知识产权是保护创造者和创新公司利益的重要支柱。
人工智能,特别是GenAI领域的专利数量极速增加,凸显了关注这项技术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的重要性。在这个令人兴奋又复杂的态势发展中,知识产权专业人员将扮演重要角色。
【参考】
WIPO:Patent Landscape Report - 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AI)
编译:刘丹,艾萨博睿法律顾问
来源:艾萨博睿(ELZABURU)知识产权
联络我们:elzaburu@elzaburu.es, 3107429780(QQ), ELZABURU-BJ(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