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高年级微日记的研究(结题报告)

(2016-06-22 16:00:35)
标签:

结题报告

分类: 微课题研究

一、课题的提出及立项

虽然已有了两三年的习作体验,但是怕写作文仍是小学高年级学生中存在的普遍问题。而微日记以“微”著称,篇幅短小,语言质朴,以生活实例为素材,以真情实感为基调,是培养小学高段学生写作能力的训练场,是促进高段学生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与语言文化素养的助跑器。因此我们提出“小学高年级微日记的研究”课题。经海门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审核通过,与201512月立项,成为海门市级微课题。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区马甲中心小学林淑柑老师于20132014年间进行了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研究“微日记”,可以帮助孩子们随时提取储存在脑海中的生命印记,抓住生活中的这条线索,从而找到写作的绿色通道,使习作成为学生实践语言文字能力、发展语言个性、发挥创新个性的小天地。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

1.研究目标:

1)消除学生惧怕习作的心理,明确写作目的,激发学生写作的内驱力。

2)培养观察习惯,学习观察方法。

3)学生的习作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很大提高。

4)形成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教学策略。

2.研究内容:

1)依据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研究“微日记”对学生习作能力的影响。

2)依据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研究“微日记”的内容体系。引导他们用眼睛、用心灵、用智慧感受生活,记录生活。

3)探索习作教学的“捷径”和如何渗透习作意识,最终引导学生跨越怕习作的心理障碍的路径和方法。

4)研究习作的评价方式。激励学生保持高涨的习作热情和浓厚的习作兴趣。

四、研究过程与方法

研究过程

1.前期工作:(2015.12)立题,形成课题研究方案。

2.启动阶段:(2016.1)对学生进行“习作心理”和“习作基本技能”的前测。

3.实施阶段:(2016.12017.1

1)中期实施阶段:(2016.22016.4)完成中期报告,进一步完善课题研究方案。

2)深入实施阶段:(2016.52016.6)完成对课题研究目标、基本原理和途径的探索。归纳出成功的方法。

3)总结阶段:(2016.6)收集课题成果,汇编成册,为课题报告积累素材,为课题鉴定作好充分准备。

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在研究过程中采用观察、问卷、访谈等方法进行调查,为研究提供科学依据。通过调查问卷进行分析。一学期结束,组织一次优秀日记评选和汇集。一年结束,做一次教师论文研讨。

2.文献研究法。搜集和查阅有关文献资料,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论证资料和研究方法,通过文献研究了解相关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3.行动研究法。要使参与研究的教师善于省察、反思自己的教学。教师要在研究过程中随时注意积累资料,主要包括对有代表性的学生的案例分析,对自己或他人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分析研究。

4.经验总结法。对在实践中搜集的材料全面完整地进行归纳、提炼,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得出能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确定具有普遍意义和推广价值的方法。

5.预期研究成果

1)编写一套学生日记文集,教师优秀手记集。

2)学生在各类报刊上发表一定数量的日记和小作文。

3)教师在教育报刊上发表一定数量的关于日记教育的优秀论文。

五、课题研究组成员

课题主持人:

陈松琴  海门市教坛新秀、四甲小学五年级语文备课组长

协作者:

翟志明  海南小学教育集团骨干教师 、四甲小学副校长、分管语文教学多年。

姜平  海门市语文教学骨干、四甲小学教科室主任。

六、研究成果

本课题是在总结前人或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并结合一年来的课题研究和实践,从一些理论上进一步地改进和完善了高年级学生微日记写作指导研究的内容、方案、方法、过程和评价方面的指导。

1.通过研究探讨,探索一条主动观察,主动写作,互动交流,逐渐提高的适合高年级学生微型日记的写作途径,在改变自己教学的同时,也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方法。

2.学生养成了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通过课题研究实践,我们欣喜地看到了发生在学生身上的可喜的进步。 学生语文素养与课堂教学成绩提高了,尤为重要的是还提升了学生的习作素养。积极构建“生活——日记---习作”的桥梁,学生乐于写作、善于写作。许多学生的习作发表。如, 梁赟涵的《都是酒惹得祸》、易菲的《“旧”生驾到》、张城的《扫地“囧”事》、姜涵的《足球那些事儿》集结发表在《语文周报》第26期上。这些作品的素材都源于微日记。可以说是微日记培养了她们敏锐的观察力,是微日记沉淀了她们深邃的思想,是微日记放飞了她们习作的希望。

3.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经过本课题的研究,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普遍提高,由于扩大了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学生不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使他们获得了自信、张扬了个性。一部分原本内向型的学生转变为外向型,原来有一些自我封闭型的学生现在愿意在微型日记中向同学、老师敞开心扉,转变明显。

4.教师的个人素质得以提升。

作为教师,在整个课题研究中,不断读书,反复实践,阅读和写作的能力也逐步提升,撰写的论文《我爱那些“逆天使”》获南通市第九届教师专业成长优秀论文三等奖。执教校级公开课《早》时,以“方位顺序,穿插联想”的方式指导观察微日记——《说说我的家》,获领导同行的好评。同时带领学生开展丰富有效的微日记写作活动,以激励者、辅导者、示范者、协助者和平等参与者的身份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影响学生,个人的素质、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七、存在的问题

课题研究更多的集中在校内和课内进行,而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需要的是开放的、形式多样的动态环境。因此,课题研究必须由课内到课外,由校内到校外,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加强学生写微型日记方法与技巧的训练,只有这样,才能更快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

本课题已经努力做到面向全体,班级的整体水平提高明显,但是学生的写微日记的能力仍然有很大的差距,尤其一小部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待提高,这一点离最终目标还有很大的距离。

八、今后的设想

高年级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并非朝夕可成,一蹴而就,需要打破封闭的局面,多角度思考,多渠道地提高学生的写微型日记的热情。在下一步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将继续将这一课题深入研究下去。吸取前阶段的成功和失败的教训与经验,制定更加科学有效的方法来实现学生写作能力的飞跃和进步,并继续把这一课题贯穿到语文教学之中,走向校园,走进社会,努力开展更加灵活多样的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学习知识,锻炼技能,爱上写微日记;学会展示自我,增强自信心,锻炼自身的素质,提高写作能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