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一组:感悟分类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学日记 |
感悟分类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分扣子”教学案例与思考
王惠灵
http://s9/bmiddle/004go6nygy6OxqRWK1i88&690
(针对一年级孩子的特点,以主人公淘气寻求帮助的情境,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通过观察纽扣的摆放情况,激发学生主动分类的内在需求,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实践活动,同时有机地渗透了对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
【教学片断二】小组合作,亲历分类过程
http://s16/bmiddle/004go6nygy6OxqT1jEr7f&690
(1)通过今天分扣子,你有什么收获吗?还有什么问题?
(2)填写“自我评价单”,同桌两人互相说一说,互相鼓励一下。
http://s11/bmiddle/004go6nygy6OxqXrIDg0a&690
朱永新教授认为,要想把学生引领到你需要的地方,你得知道学生现在在哪里。因此,在课堂上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激起学生操作探究的欲望,感悟分类的必要性。《课标》就指出:“分类就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分类的过程就是对事物共性的抽象过程。”学生正是在尝试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感悟这样一种分类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在分类的过程中学生首先发现了问题“为什么同样的扣子分的结果却不一样?”,引起主动反思,从而激起去寻求“新分类标准”的需求;然后再探索“新标准下的分类方法”。学生经历了对“形状不同、扣眼数量不同”扣子的分类过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成为了积极的探索者。在学习中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从分让学生观察、分析、操作、讨论、分类,使学生初步对扣子的不同分法有感性的认识,让学生更多的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体会分类思想。
经过实践的探究,教师要自觉帮助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中,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活动经验的积累。而更重要的是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就应把数学思想的渗透贯彻与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