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数学二组:《组合图形的面积》教学设计及反思

(2014-12-11 18:29:37)
标签:

情感

分类: 教学设计
 

《组合图形的面积》教学设计及反思

晋江市第五实验小学  洪背清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88——89页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组合图形的含义,能利用割、补法正确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并从中渗透转化思想。

2.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有关组合图形面积的实际问题,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3.借助导学提纲,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掌握用割、补法求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割补后找出相应的计算数据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导学提纲、学生合作学习单、教师操作单

【教学过程】

一、          导学引路,搭建新旧联系

1. 展示学生作品,一起温顾学过的基本的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及其推导过程。

师:课前,同学们根据“导学提纲”回顾了已学过的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的相关知识,从同学完成的“导学提纲”中,老师发现同学们对这部分知识掌握得十分扎实。

师:哪位同学跟大家说说这些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课件分别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

(预设:学生分别说出这些基本的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师:记得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这三个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吗?

(预设:指名回答,学生回答的过程中,教师借助课件展示这三个基本图形的面积推导过程,为接下来组合图形的计算方法设下铺垫。)

2. 展示学生画的组合图形,明白组合图形的定义。

投影展示学生在“导学提纲”中画出的组合图形,师生明确组合图形的定义,即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图形组合而成的图形叫做组合图形。

3. 联系生活,找找生活中组合图形。

师:组合图形在生活中是处处可见的,比如社区、公园、学校等(课件展示)。

(设计意图:通过“导学提纲”,引导学生温故基本的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及面积推导过程。在展示学生作品的基础上引出课题,在无痕中搭建起新旧知识的联系,为接下来新知的探索埋下伏笔。)

二、          合作探究,寻找解决方法

1.    出示智慧老人家客厅的平面图形,估一估大概有多少平方米。

师:这是智慧老人新买的套房,请大家帮帮忙,算一算智慧老人家的客厅大概有多少平方米?

(预设:学生可能会直接说出计算的精确结果,这时教师要重点引导学生体会估计的范围。)

2.    小组合作探究,将组合图形通过分割、填补或剪拼等方法转化成学过的基本图形。

师:大家打算用什么办法来计算这个组合图形的面积呢?

师:不用计算,请小组的同学一起合作,将你们的想法在“合作学习单”上用虚线表示出来。

(预设:小组合作,将会出现各种不同的解题方法。)

3.    交流方法,归纳出求组合图形面积的方法。

展示小组合作的成果,各小组派代表来分享方法。

(预设:根据学生的方法,进行方法的总结,将出现各种不同的思路——分割、填补、剪拼或组合的方法。老师课前准备好学生汇报出的各种方法,当学生汇报时,老师将对应的方法贴在黑板上。)

4.    独立解题,选择一种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重点引导学生找出相应的数据进行计算。

师:这么多的方法,请你们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要把过程写详细。

(预设:汇报结果时,要重点引导学生关注到计算时必须先找到相关的数据。)

三、          拓展运用,感受学习乐趣

完成课后配套习题。(1)观察课前同学用七巧板拼出的组合图形,说说可以怎样分;

(2)估计并计算中队旗的面积;(3)求硬纸板的面积。

(预设:通过巩固练习的训练,进一步加深理解解决组合图形面积的方法。并能联系实际,体会到数学学习的有用、用趣。)

四、          总结收获,渗透数学文化

1.    谈收获

2.    老子名言“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天下难事,必做于易。”

附:

导学提纲                              姓名:            班级:       

1.说说我们学过哪些平面图形,并写出这些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2.回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请选择其中一个写下来。

3.选择两个或三个已学过的平面图形组成一个新的图形,并将这个图形画下来。

 

 

教学反思:

《组合图形的面积》一课是已经学习过的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等基本图形面积计算为基础,结合实际情境和具体的图形来解决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不仅能够巩固这几种图形面积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思考:
    1.导学引路,激发兴致
    通过“导学提纲”,学生在温故旧知的同时,感受到新知的趣味。课件展示学生画的组合图形,从中引出课题,做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这样设计更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学习本课知识。
    2.合作探究,指明方法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分析、解题方法与策略的指导,在层层深入,环环相扣的学习过程中,始终坚持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情境,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在知识内在魅力的吸引和恰当指导下,主动投入到知识的发展过程中,自己悟出学习方法。
    3.现代媒介,提高效率

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多种感官同时受到刺激,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把教学过程组织得更生动,形象,能启发学生进行总结归纳,抽象概括,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始终贯穿着学生的自主参与,我只是辅助学生参与到整个过程中,学生循序渐进的由探究到发现到总结,思维活跃,兴致勃勃。课堂成为师生、生生的互动过程,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在数学知识技能的形成、情感态度的发展、思维能力的培养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当然还有很多细节的地方需要改进,比如说教师语言的精练程度,学生操作时的方式,以及向全班汇报结果的形式等等,这都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多地去锤炼,进一步加以完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