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数学二组)从“角的度量”中,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度量意识

(2014-10-29 07:30:46)
分类: 教学日记

从“角的度量”中,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度量意识

蔡曙江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可见,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教学目标,我们应该努力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从度量的角度体会数学魅力,真正培养学生的度量意识,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才更具有生命力和创造力。

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说:教学不仅仅是种告诉,更不是简单的告诉。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实践的一个体验、感悟过程。度量意识的培养和发展,更不能靠简单的告诉而达成。因此,例如在《面积单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要急于告诉学生什么是1厘米,而是让学生在猜测、设计、尝试、调整的探究过程中自己去体会和感悟。也许最终没能找到标准的面积单位,但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调动各种感官,从各个角度丰富对面积单位的认识,不仅形成鲜明、深刻的表象,更对面积单位的优越性有所体验。这样的过程不仅促进学生对面积单位的理解与建构,而且是培养学生度量意识的有效途径。下面我从几个方面浅谈我对培养学生度量意识的思考:

1.尊重学生的数学直觉,使学生的数学直觉成为教学的财富。

以往我们教学时,总是先让学生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接着就是类似重复的过程,认识1厘米²1分米²1²,其重点是放在了认识三个常用的面积单位,并通过各种形式的操作练习,形成表象,注重的是记忆和模仿。然而为什么面积单位是正方形的?为什么边长是1呢?相信学生心中一定画满了问号,而我们却忽略了这最有价值的教学财富,又何谈培养学生的度量意识呢?

同样在《角的度量》一课中,学生已经学习了长度和面积以及它们的度量单位和度量工具,因此,让学生先体会如何度量角,建立角的度量单位就十分重要,帮助学生感受度量角的意义和认识度量单位是这节课的重点,让学生经历1°角的产生、发展过程,以及形成量角器的雏形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本节课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通过一系列的直观操作活动,帮助学生建立角的度量单位,从而培养学生的度量意识。

 2.度量意识的形成价值远远大于度量技能的形成。

度量意识一方面应是让学生感受到无论是度量什么,度量的方法是一样的,即先定义一个小单位,所有的被测物就可以用包含小单位的个数加以衡量。所以在每一次学习度量的时候,都有必要让学生从整体上初步感知、了解度量的特征,整体感知度量的结构。另一方面是让学生感受到度量单位的内涵与价值,即在交流的过程中,感受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在描述多样的现实世界的时候,感受到所需度量单位的多样性。经过这样多次的教学活动的积累,应让学生感受到只要度量单位确定了,就可以用同样的来表示所有量的度量结果,从度量的角度体会数学的抽象性和结构性。

3.猜测、设计、尝试、调整的探究过程是帮助学生建立度量意识的有效途径。

角的度量这节课的主要任务想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加深对角的认识与理解,形成角的空间观念。但是,通过教学,我感觉到,学生在动手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和家长共同关注。

本节课操作的重点是用纸折角和用三角板拼角。折纸对学生来应该不是难事,但是按要求折纸时,学生就感觉到不容易了,有部分孩子感觉手足无措,这也反应出学生动手能力很差,这个差,我觉得不是孩子本身造成,是与现在教师和家长的教育观念有相当的关系。

    因此,在教学中应该让孩子多去猜测、设计、尝试、调整,而不是一味地教给孩子怎么操作,要给孩子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去动手实践,这样孩子才不会觉得学习数学是无聊的,体会学习数学的快乐,而且学习数学也应该是放手让孩子去大胆的探索和发现数学中的问题,老师起到引导的作用。

对于小学阶段的度量,无论是度量长度、面积、角度还是体积,都不应只是单纯的技能的培养与训练,而应该成为学生探索与发现的沃土,通过教师的智慧,可以提供给学生通过自己的眼和手去认识世界的机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