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6-8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得苍桑句便工

(2025-06-10 08:30:24)
少年强则国家强
昨日高考,多少年没到校门口体验竞争气氛。回到住所,一些视频还在直播。不敢多看,越看越紧张。就是当年高考,自己心情也没那么复杂。
中午时候,高考语文作文题出来了,属于阅读材料,谈心理感受题。我也没认真看,感觉上每个作者都是用感官表达、激情燃烧,写爱国爱民就不偏题。
“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得苍桑句便工。”今年是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选择这样一个节点,挖掘抗战时期材料,让大家勿忘历史,爱国爱民意义重大……
端午节时,写过屈原,当时一些材料真可以用上……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小时候,看屈大夫悲天悯人,怀石赴汨罗江,以死明志,感觉有点不明白。后看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才明白一点点。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独清, /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投汨罗以死。”
太史公曰,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理想破灭,惺惺相惜。)又曰“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推其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1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屈原用死完成对理想的终极坚守。也是对于当今知识分子的拷问—“当理想与现实断裂,道义与生存冲突时,能否以生命捍卫理想与道义?”……这1种传统能否传承?
龙舟竞发,渔鼓咚咚,“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