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苍茫大地万木春

(2025-03-07 08:35:47)
浩渺夜空一声雷,苍茫大地万木春。
目前较为热点的几个词是韧性、安全、新质生产力,应该成为经济方面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中国哲学史上,有中庸之道。孔子强调,和而不同,孟子强调,浩然之气。二者体现了在逆境中保持平衡与坚韧的能力。儒家刚柔并济的思想与韧性中的“适应与恢复”高度一致。中华文明的强大文化基因,塑造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和文化自觉,成为经济韧性主体文化自觉,理应是韧性的主体思想支撑。
斯多葛学派面对外部世界不可控因素时,强调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坚韧,真正的自由来自于对内在的情绪和态度的控制,而非对外部环境的依赖。他们提倡“接收不可改变的,改变可改变的”。这种“逆境中的坚韧与内在自由”也是一种韧劲,应该成为经济韧劲的思想动力。
尼采有超人哲学,超人具有化苦难为成长动力,有克服困难的自我超越,契合了“韧性中的复原、成长与获益。”
经济韧性首先是经济主体的韧性,主体将韧性的知情意导入经济组织,并在产品设计中定向呈现,在产业链中延伸,这也是经济韧性的过程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