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0-21时闻杂佩声珊珊

(2023-10-23 14:22:28)
自是秦楼压郑谷,时闻杂佩声珊珊。一杜甫
杜甫描绘玉的声音“时闻杂佩声珊珊”让我想起《科学技术学》这门课讨论的一个话题是“知识分子的悲剧。”
汉朝的贵族阶层中有仕,很多是知识分子。仕族之中,有些人以佩玉彰显身份。走路都有一套,其中有碎步,半个脚身为一步,走路挺慢,就是避免玉佩相撞,碰坏了玉。尽管如此,走路时,叮叮当当,吭吭咯咯,还是声音不断。听音得间,声音不同,身份也不同。有时听声音,都知道是谁来了……当然,贤仕聚会就有更多的趣谈。有文献记载,仕喝酒,需作赋,因此汉赋就渊源流长。文化长河之中,汉赋和唐诗宋词元曲一样盛名不衰。其中,知识分子功不可。
知识分子是剧中人,也是剧作者。当然知识分子也有悲剧,典型的知识分子就是鲁迅笔下的孔乙己。他总想教人写茴字,有几种写法。因为寒酸又唠叨,所以别人都不愿听他的,不仅不愿听他的,还嫌他烦……
吴用这种知识分子和梁山晁盖等草莽一块,就能举义旗,成就一番大事业。
列宁这种知识分子谋一大学讲师而不可得,他就和工人阶级一起,成就大事业。
孔乙己总想教育人,总想启蒙。却遭到短衫党的嘲笑。这是底层的互害。青年时,李敖一袭长袍遭到别人嘲讽,依然我行我素,虽千万人吾往矣。如果孔乙己不把辛酸和委曲留给自己,把选择留给别人,而抄起长枪短剑呐喊,可能也会如吴用和列宁,成就大我,弄成喜剧。可孔乙己却成就小我,演绎悲剧,把玉弄碎一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