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4-7叵耐灵鹊多谩语送喜何曾有凭据

(2023-04-07 08:53:55)
叵耐灵鹊多谩语,送喜何曾有凭据。一佚名
立言立德一身,成就冠绝大明。在儒家的历史上,孔、孟、朱、王的贡献没人能及。其中的“王”指王阳明。他一生好学,曾经拜谒娄谅,学习“格物致知”。因为朱熹等认为“物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具至理”,为了实践朱熹的格物致知,有一次,他下决心穷竹之理,面对竹子,悟道竹之理,结果,格了三天三夜的竹子,什么都没发现,反而格倒了自己,一病不起。从此,王守仁对格物致知产生了极大的怀疑……走向“内心求理,”创立“心学。”
老年54岁,王阳明在绍兴余姚一带创建了书院,宣讲“王学”“心学”,在天泉桥留下“心学”四句教法“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心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阳明说,人要与世上磨练,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也定,动也定。人一辈子要修心,修心必须在事上磨练。静心修养的境界,与面对风险的修练不同。静心也许山河日丽,风静浪平。面对风险时,山河倾覆,大风巨浪扑面而来。有些人不一定能挺得住,可能手忙脚乱。所以,人要经历大风大浪,要在世上磨练,静也定,动也定。练到“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日本人十分崇拜王阳明,其近代化之父写有一本书《左手论语右手算盘》,亦译作《论语与算盘》。里面对王阳明称颂有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