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惭愧青松守岁寒
(2022-11-02 08:35:57)
故人重见,世事年来千万变。
官况阑珊,惭愧青松守岁寒。一苏东坡
林语堂先生用“天真的小孩”来形容苏轼的率真,他的率真虽不能范仲淹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却像一个摔倒的小孩,然后爬起来,坚定地一直走下去。走到哪里?扎根哪里?看到什么,刨根问底,诗以记之。把穷困潦倒活成诗词一般率真。
苏轼的一生有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第二重境界: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第三重境界: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他有一首诗叫做《庐山烟雨》写的就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见到山后,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人被很多表象或者心态遮蔽了,不能看到事物的本质。“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前面说了李月苏海。意思是说,苏东坡写海为一绝。有如《射雕英雄传》的“降龙十八掌”,虽然拙,却也刚,掌夹风声,降龙擒虎。招招刚猛,直决生死。苏轼写海,有描述,却直指本质。“海上涛头一线来,楼前指顾雪成堆”“雨过潮平江海碧,电光时掣紫金蛇。”“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海鲜食遣探芳丛,倒挂绿毛么凤”“忽忆尝新会灵观,滞留江海得加餐”。“客搓曾忆,银河波浪,尚带天风海雨”。“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一旦功成名遂,……扶病入西州。”“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官况阑珊,惭愧青松守岁寒。一苏东坡
林语堂先生用“天真的小孩”来形容苏轼的率真,他的率真虽不能范仲淹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却像一个摔倒的小孩,然后爬起来,坚定地一直走下去。走到哪里?扎根哪里?看到什么,刨根问底,诗以记之。把穷困潦倒活成诗词一般率真。
苏轼的一生有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第二重境界: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第三重境界: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他有一首诗叫做《庐山烟雨》写的就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见到山后,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人被很多表象或者心态遮蔽了,不能看到事物的本质。“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前面说了李月苏海。意思是说,苏东坡写海为一绝。有如《射雕英雄传》的“降龙十八掌”,虽然拙,却也刚,掌夹风声,降龙擒虎。招招刚猛,直决生死。苏轼写海,有描述,却直指本质。“海上涛头一线来,楼前指顾雪成堆”“雨过潮平江海碧,电光时掣紫金蛇。”“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海鲜食遣探芳丛,倒挂绿毛么凤”“忽忆尝新会灵观,滞留江海得加餐”。“客搓曾忆,银河波浪,尚带天风海雨”。“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一旦功成名遂,……扶病入西州。”“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前一篇:11-1爱抵岁月漫长
后一篇:11-3剑如虹叶有声式“夜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