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德育管理实施全员育人

创新德育管理
------两城中学实施4+1“全员育人”模式探索
两城中学现有教学班22个,在校生1100人。教职工90人,专任教师80人。学校秉承“尚诚.尚智”的办学理念,铭记“诚信于世
根据区教育局要求,学校积极探索全员育人模式,实施“4+1”全员育人模式。“全员育人”不仅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而是要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教育和熏陶,其核心是“育人”。“4+1”中的“4”指“全岗位育人”、“全课程育人”、“全时段育人”、“全方位育人”,“1”指“全过程考核”。目的是形成“人人” 、“事事” 、“时时” 、“处处” 皆育人的良好局面。
一、全岗位育人
我校“全岗位育人”中的全岗位是指学校内部的所有工作岗位和人员,特别强调的是非班主任,非教学人员都应该参与学校的德育工作,都应该把开展德育工作看作是自己的份内事,是一项本职工作,不准借任何理由推诿,任课老师课上的事由任课老师全过程负责处理。
1.构建岗位育人体系
2.明确岗位育人职责
任课教师与学困生结成导学队伍,导师对学生采取“四导”策略,即思想上引导、学业上辅导、心理上疏导、生活上指导。各特殊用室、食堂、宿舍、门卫等人员根据岗位特点,寻找在该岗位行为表现存在问题的学生,结成导育队伍,导师对学生采取“三导”策略,即思想上引导、心理上疏导、生活上指导。
4.探索学生自育自律
学校中的每个人在学校都有其岗位,每个人都在他的岗位上育人,由此全校也就实现了“人人育人”的目标。
二、全课程育人
有鉴如此,我校全课程育人既重视学科课堂育人的主渠道作用,又对能够启发教育学生的每一事物精心设计,形成了育人课程,增强了育人效果。
1.学科教学渗透德育
http://s3/mw690/004giK08zy7nM20NvkC32&690
2.开发育人校本课程
学校的育人活动和资源纷繁而庞杂,做个有心人,则育人课程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3.加强学生社团建设
http://s5/mw690/004giK08zy7nM25jK6024&690
1.完善各时段育人制度
学校制订了《两城中学全时段育人制度》、《两城中学德育学分制考核规定》、《教学楼学生值班管理制度》、《两城中学午休管理规定》、《两城中学班级量化考核细则》、《两城中学两操管理规定》、《两城中学教师值班管理制度》、《两城中学课堂教学常规》、《两城中学开展文明就餐管理规定》、《两城中学宿舍管理规定》等,为全时段育人提供了制度保障。
2.制定各时段育人目标
学校积极推进“六个一素质提升工程”,每学期重新确定学生素质提升工程的内容。
3.落实各时段育人职责
学校本着全天候、无缝隙育人的基本原则,做到有学生的地方就必须有老师在,根据各时段特点安排全体教师轮流值班。
1.建立三级家长委员会
学校成立班级、级部和学校三级家委会,制定家委会章程,落实家委会工作机制。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工作,发挥监督作用。鼓励家长走进班级,发挥个人的特长,实施育人活动。认真听取各级家委会成员的建议,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方法。
2.开拓家校沟通新渠道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家校沟通渠道不断创新,每班都建立了QQ群、微信群等。家长通过这些家校沟通手段传递信息和正能量,做到不抱怨、不指责,有问题及时找班主任或学校进行沟通交流,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3.加强学校与社会联系
学校重视、加强与社会的联系。积极开展社区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市、区青少年实践教育基地,安全教育基地的育人功能。每年多次聘请安全、法制副校长,校外辅导员到校进行专题教育讲座。学校还积极联系诗协、美协、老干部协会等组织到校开展教育活动。
五、全过程考核
学校从教师、班级和学生三个层面落实考核工作。
学校加强对教师的考核,包括绩效考核、师德考核和年度考核等。对教师考核加强育人功能的权重,保证不低于百分之四十。
2.班级考核重过程求实效
学校实行班级目标管理考核,制定《两城中学班级量化考核细则》。政教处、团委、各级部指导学生对个班级进行量化打分,及时公布。根据打分情况,政教处每月组织一次优秀班级的评选,每月一颁奖。
3.学生评价突出学分管理
学分制管理每学期以100学分为基数,合格为60学分。初中三年学生共需达到360学分方可获得初中毕业生德育合格证。没有德育合格证的学生不予颁发初中毕业证,只能发给结业证。
总之,“全员育人”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我校的探索和行动还只是停留在较浅的层面,有些认识可能还偏离了轨道,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实践和探索、去伪存真,寻找高效可行的方案。不足之处请领导批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