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名著诵读活动实施方案
(2018-06-04 12:58:35)西安市第五十七中学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名著诵读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时代新风”精神的要求,坚持立德树人,传承文明,通过广泛开展经典诵读和比赛活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广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活动主题
阅读名著经典、弘扬传统文化
三、活动目标
1、通过诵读经典,让学生了解优秀的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从而产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思,最终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2、通过经典诵读,让学生接受中国传统美德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3、通过经典诵读,培养学生形象思维。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思维能力。
4、通过经典诵读。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5、通过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努力塑造学校文化氛围,营造书香校园。
四、组织机构
为切实加强对本项活动的组织领导,确保活动顺利开展,决定成立学生“阅读名著经典、弘扬传统文化”中华经典诵读活动领导小组。
组
副组长:王永利
成
五、实施机构
主持:学生
评委:王
总分记录:路粉莲
会场布置:王
摄影照相:刘晓鹏
电脑设备、话筒:刘晓鹏
六、诵读内容
诵读篇目以现行中学语文课本中的有关课文为蓝本,以《中华诵·经典诵读活动读本》为辅本。也可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适当增加符合陕西地域特色或师生原创的优秀作品。
七、活动安排
第一阶段(2018年3月19日——3月23日)
学校制定相关安排,组织教师学习有关内容,各班按照活动要求,对活动作出安排,迅速启动诵读活动。
第二阶段(2018年3月26日——3月30日)
各班结合学校和相关学科教学实际,积极组织本班学生广泛开展“阅读名著经典、弘扬传统文化”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做好选拔工作,报送两个优秀节目参加校级比赛。
第三阶段(2018年4月9日——4月13日)
学校诵读比赛,选择优秀的一个节目参加区级比赛。
八、奖项设置
本次活动本着公开、公正、公平原则,分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以及优秀指导教师奖。第一名上报参加区级比赛。
九、要求与措施
诵读即为出声的读,达到熟读自然成诵的境界。要求如下:
经典诵读活动是学校的一项大型活动,各年级组、教研组要高度重视,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各班班主任老师具体负责,语文老师大力协助,紧密配合,将此项工作落到实处。学校不定时检查。
(一)诵读时间
1、每天保证学生有十分钟的诵读时间。每节语文课前的一两分钟,开展“课前一诵”活动,做到读而常诵之,同时利用每周早读时间,采用教师带读、学生齐读、优生领读、自由对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诵读。
2、各班抽出一节班会课,将所诵读的诗文全面复习,或在班级内举行诵读表演。
3、语文教师将所诵读的诗词,通过书写加强记忆,每周学校教导处随机抽查。
在诵读时间上,各班级灵活安排,充分利用零碎时间,寻找机会让学生多接触经典,多读多背从而多用,不增加负担,使经典诵读活动成为学生课外生活的一件乐事。
(二)诵读措施
1、创造“四条途径”,激发诵读兴趣。
一听,即听广播。学校广播站开设“红领巾经典小广播”,由学生主持、播音,其内容有经典朗诵、赏析以及有关经典的趣闻轶事等。
二看,即通过校园宣传栏、黑板报等形式让学生随处可欣赏到经典佳作佳句,在有意、无意之中将经典记住。
三抄,让学生做经典卡、办手抄报、制经典集。
四赛,进行一次经典诵读方面的竞赛,以竞赛促使学生扩大经典的诵读量。通过活动来检测学生诵读方面的效果,激发学生诵读经典的热情。
十、经典诵读活动口号
1、热爱书籍,享受阅读;热爱母语,享受经典。
2、读高雅书,做优雅人。
3、用珠宝装扮自己,不如用知识充实自己。
4、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5、与书本为友,与大师对话。
6、与经典同行,打好人生底色;与名著为伴,塑造美好心灵。
7、诵读,为精神打底;读书,为人生奠基。
8、营造诗意校园,建设精神家园。
十一、校级比赛诵读要求
1、朗诵形式多样,可配表演,所需音乐自备。
2、服装要求统一、规范、整齐。
3.参赛班级表演时间每个节目为6分钟以内。
十二、评分项目及相应分值(共100分)
1、仪表形象:(10分)
普通话标准,吐字清楚、准确,语言生动,语气、语调、声音、节奏富于变化,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切合诗歌朗诵的内容,能准确、恰当地表情达意,舒心悦耳,娓娓动听。
3、态势神情:(20分)
4、朗诵效果:(30分)
5、时间要求:(5分)
时间为6分钟内。
6、创意:(5分)
朗诵形式富有创意,配以适当伴舞或配乐,情景剧,或其他富有创意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