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发几个宝源局造镇库钱

(2015-01-18 00:45:57)
标签:

文化

杂谈

收藏

分类: 我的收藏

      我国历朝都有铸造镇库钱的记载。宝源局造镇库钱是清代名珍,它承载着古老的东方文明,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底韵。

      清代宝泉局和宝源局在咸丰年间亦曾铸造过镇库字样的大钱(我没有找到证据,我感觉会不会是咸丰登基时,宝源局铸造了这枚镇库钱?)。宝源局是清代隶属工部的铸钱局,它和户部的宝泉局同称为京局,宝源局铸造钱币更倾向于宫廷方面,不大面向民用,它实际是清代的中央铸钱局。

       宝源局造镇库钱最早见载于美国邱文明于1936年出版的《中国历代五金货币》一书,迄今仅发现四、五品而已,均属珍品。

       据中华书局出版的《古钱大辞典》,共存世五枚,其中三枚流失海外,一枚下落不明,此枚为国内仅存。

       马定祥先生主编的《咸丰泉汇》中收录了两件其中宝泉局铸造的是“咸丰元宝”背“镇库”及满文宝泉字样的大钱,宝源局铸造的是“宝源局造”背“镇库”字样大钱。直径11.6厘米,穿孔边长1.8厘米。字文同出一手,大小尺寸厚薄类似,有可能是同时颁发两局所铸造。按照马定祥先生在《咸丰泉汇》中的记载,宝泉局造镇库钱仅见一品。

      由于这种镇库钱非常稀少,珍贵程度可想而知。按上述各大家记载,到今天仍然存世五枚?稍作思量,这种存世量是不是牵强了?“迄今仅发现四、五品而已,均属珍品。”事实是这样吗?我想未必吧。

      真正的好钱,首先是手工雕母,鲍康的《大钱图录》一书中记载,雕母“其穿孔非钱局人不能凿”。雕母的钱文非常精美,用手雕刻而成,文字细瘦高挺;字口深峻;笔画刚劲、有力;地章光洁,全身无铸造痕迹。穿孔大都是雕凿之后再锉光而成。雕母在铸钱过程中起规定钱式的作用,并在翻铸母钱时用于印模。雕母钱比同版流通的钱更大、更重,存世量非常稀少。

      那么,这种镇库钱究竟怎样,什么样是好钱?我认为首先是雕母钱,雕刻大师按照钱样精心雕刻出钱样,然后用失蜡法浇铸,所用的铜也是经过反复提炼出的精铜来使用,这样浇铸出的铜钱是非常漂亮的,也是非常非常稀少的。它的精致美观,是不可言喻的。它完全不同与其他钱币!下面发部分图,自己分辨思考吧。

http://s11/bmiddle/004g3eXYzy6PiLWVxFg7a&690

http://s15/bmiddle/004g3eXYzy6PiLXGzF4fe&690



http://s11/bmiddle/004g3eXYzy6PiLXhylkfa&690

http://s15/bmiddle/004g3eXYzy6PiLWXpkG4e&690

http://s2/bmiddle/004g3eXYzy6PiLXtJJf91&690

http://s16/bmiddle/004g3eXYzy6PiLXt4svdf&690

http://s11/bmiddle/004g3eXYzy6PiLXzh1g4a&690
前面三枚,的的确确是四、五品而已,而且是子钱。嘉德拍卖的那枚能够253万成交,已可显现宝源局造镇库钱的价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