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陈涉“迁徙之徒”释
(2013-12-25 18:50:59)陈涉“迁徙之徒”释
贾谊《过秦论》说陈涉是“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对“迁徙之徒”,《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释为:“指陈涉被征发去戍守渔阳而言。”笔者以为此说有误,现提出拙见如下:
对陈涉戍守渔阳,《史记·陈涉世家》说是“发闾左适戍渔阳”。《汉书·晁错传》说是“以适发之”。司马迁和晁错对陈涉行戍都用“发”而不用迁徙,说明“发”和“迁徙”两个词的含义是不同的。有何不同呢?先看被“发”的都是什么人。《史记·屈原列传》:“秦发兵击之,大破楚军。”《史记·秦始皇本纪》:“赵发兵击秦。”上举各例说明,“发”用于“兵”,通常所谓“发兵”即是。
陈涉行戍是什么身份?为什么用“发”呢?《史记·秦始皇本纪》:“戍卒陈胜等反荆故地。”《史记·李斯列传》:“楚戍卒陈胜、吴广乃作乱。”贾谊《过秦论》说陈涉“以戍卒散乱之众数百,奋臂大呼”。上举不同记载,不同的人都说陈胜是戍卒。颜师古曰:“持戈守卫曰戍。”说明陈涉行戍已是一个手拿武器的战士。不仅如此,《陈涉世家》还说陈涉在大泽乡被命为“屯长”。《后汉书·百官志》:“曲下有屯,屯长一人,比二百石。”可知陈涉在九百戍卒中还是一个“享二百石”薪俸的小军官。所以晁错、司马迁对陈涉的行戍之举用“发”。
那么“迁徙”一词又用于什么人呢?屈原《九章·哀郢》:“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史记·酷吏列传》:“山东水旱,贫民流徙。”上举诸例说明,平民百姓由一地搬至另一地谓之“迁徙”。陈涉是“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身份自然为民,因此“迁徙之徒”应该是指陈涉以一个平民身份的一次搬迁活动,不是指他被征发去戍守渔阳这件事。换句话说,是指陈涉被征发之前史书没有记载的一次搬迁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