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河

标签:
图片杂谈 |
分类: 摄影 |

▲01
徒步柳埠--黄巢,途中看到老大娘拄着拐杖,小心翼翼的过河,于是拿出相机记录下来。

▲02
后面紧跟着老大爷赤脚,一手拎着布鞋,一手找扶着肩上的四五张锨、镢之类的劳动工具和并不算很多的劳动果实。

▲03
继续前行约有500米左右,又看到了市里的一家人去河的对面采摘归来过河的场景。
▲04
拍老大娘、老大爷过河时只是看到当时的场景:光线、倒影;流水、飞瀑;人物的装束、过河的动作。没想到在回到家里,坐在电脑前整理照片时,把市里人过河的场面与其联系起来了,于是就有了我的这一篇博文《过河》。
▲05
仔细想来,老大爷和老大娘是一对恩爱的老夫妻。过河前他们两位没有进入我的视线,说了什么、做了什么无从考证。就凭他们各自过河时的状态我想象的,否则不会有老大娘拄着木棍轻身而过。而老大爷肩上则是满满的劳动工具和劳动成果,在我看来这不是简单的重物,是一个老男人的担当,是一种责任,是一种不要语言表达的爱。
▲06
为了生活,都要过河。老大爷、老大娘必须过河,为了自己的劳动果实,颗粒归仓,为奔波一年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真是“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想两位老人这么不辞劳苦,也可能是为了城里的子女有更好的生活。市里人过河是对自己的一种挑战,过得去就过,过不去就留,所以他们的老的、小的家人只能在河边看着,小的为不能过而着急,老的为年轻人过河而紧张。他们过河只是满足一下到河的对岸采摘的乐趣,很少有人体验到老大爷、老大娘为了生活的那种艰辛。
同样是过河,心态截然不同。老大爷脱下老大娘为他做的布鞋赤脚,老大娘恐怕自己摔倒拄着木棍,不声不响的,一步步稳稳地过河,他们知道秋水是凉的,但不得不去趟水过河,也许他们已经这样走过了半个世纪。市里人过河时,脚步轻盈,他们是来休闲的,快乐写在脸上,表现在飞跃的脚步上。
▲07
我忽的想起了小品《过河》:
哥哥面前一条弯弯的河
妹妹对面唱着一支甜甜的歌
哥哥心中荡起层层的波
……
不问花儿为谁开,不问蜂儿为谁落
问你可知我的心,为啥要过我的河
……
我就在想:老大爷和老大娘什么时候才能怀着休闲的心,轻松自在的过这条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