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综合课程《图形宝宝变变变》教学反思

(2014-05-13 16:35:34)
标签:

课程

孩子们

乐趣

特征

教学反思

教育

分类: 有趣的活动

《图形变变变》课后反思

一、活动背景:

       小班的孩子已有了粗浅的几何概念,对图形的辨别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但对图形的拼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缺憾。因此,我设计了“图形变变变”的活动。考虑到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活动运用信息技术,创设动画情景,让孩子在游戏探索中对图形产生兴趣,进一步丰富几何体的简单知识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运用。同时让孩子在认识和熟悉一些几何图形的基础上,通过动画游戏“变魔术”,感受各种图形的不同组合、拼贴等,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发散性思维的能力。整个活动让孩子们通过主动探索、动手操作、自身实践来加深对图形的认识,学会拼贴各种物体,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表现能力。

二、活动目标:

1.巩固对三角形、正方形、圆形、长方形的认识。

2.运用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拼贴出多种物体,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三、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电脑、电视机、视频展示台。

2.操作材料

四、活动过程:

(一)播放课件,介绍三个图形。

1.师:今天很多图形宝宝来我们小四班做客,猜猜是哪些图形宝宝?播放课件,幼儿回答,并说出图形特征。

(评析: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动画情景,运用拟人化的图形充分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同时也引出了一系列的提问,让孩子联系实际生活,在看看、想想、说说中丰富孩子对图形的认识。)

(二)观看课件,了解图形组合方法。

师:图形宝宝本领很大的,要为我们表演魔术呢,我们来看看它们变成了什么。

播放课件,提问: 

师:变成了什么?是由哪些图形宝宝组成的?数一数,有几个?

(评析:利用信息技术,通过变魔术的游戏,让孩子们对各种图形的不同组合有了初步的感受。同时通过引导分析动画中物体的组合方式,逐步学会运用圆形、三角形、长方形三种图形组合、拼贴多种物体,层层化解重难点,让孩子根据已有经验拓展想象空间,为下一环节的操作做好铺垫。)

(三)幼儿操作。

1.师:图形宝宝会变这么多,这儿也有很多的图形,想不想变一变?先想一想自己拼什么,然后把图形宝宝放在纸上拼一拼、摆一摆。

 2.幼儿操作,鼓励幼儿拼出与范画不同的图案,帮助能力弱的幼儿完成活动。

(评析:在轻松的氛围中,引导孩子们运用圆形、三角形、正方形拼贴出多种物体,充分发展孩子的思维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3.活动评价。

利用视频展示台,展示个别创意好的幼儿作品。

请幼儿排成火车,在老师带领下一一欣赏幼儿作品。

(评析:利用视频展示台,直观地展示孩子们的作品,让孩子们在讲述的过程中,欣赏各种图形拼贴而成的画,充分调动了幼儿积极性,体验拼贴的乐趣,同时又请所有孩子欣赏了所有作品,更能激发孩子们对拼贴活动的兴趣。)

五、活动反思:

       本活动利用信息技术,打破了传统教学中老师教、孩子学的模式,通过生动、形象的动画,让孩子置身于动画的情景中。通过与动画图形的对话,联系自身生活实际,认知熟悉圆形、三角形、长方形三种图形;通过动画“变魔术”游戏,初步感受了各种图形的不同组合,再通过引导分析动画中物体的组合方式,逐步学会运用圆形、三角形、长方形三种图形组合、拼贴多种物体,层层化解重难点,目标达成度高。

      整个活动过程充分体现了新型的师幼关系,利用信息技术,幼儿始终处于积极、主动、愉快的状态。孩子们在观察、交流、讨论、操作中获得了一系列的信息反馈,整个过程气氛活跃孩子真正成为了活动的主人。

http://s9/mw690/004fLZ3Igy6IQxiv3jGd8&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