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华解读《芳华》——学生赏析版

标签:
芳华教育影评语文素养 |
分类: 才子才女初长成 |
【写在前面
“每一部优秀的电影都是一堂生动的语文课”。不必说《芳华》的角色形象,也不必说其深广的内涵,单是影片中呈现出的线索、留白、伏笔、照应、隐喻等艺术手法就足以凑成一堂营养丰富的语文课。好的厨师,眼之所见,皆为食材;好的语文老师,目力所及,尽是教材。此话可以用来自我鞭策。
周一上课,我就跟男孩女孩们推荐了《芳华》,并告知他们,若全班超过三分之二的同学看了这部电影,我们就开一堂影视鉴赏课。孩儿们很是积极,陆陆续续地在一周之内或三两相约,或父母陪同去看了这部影片。还有些孩子在积累里写下了观后感,而班上可爱的家长们,有的也在《亲子家话》里和孩子分享了自己观看《芳华》的感受。
读着芳华少年们的文字;翻阅家长笔下的“芳华”;设计出自己的《芳华》鉴赏课堂——这样的教学状态我喜欢!
此处分享两篇孩儿们的观后感,看我的女孩们以芳华解读《芳华》。】
http://s16/mw690/004fKNnOzy7hnebJCML2f&690
《芳华》观后感
今天,我和同学一起观看了老邓推荐的电影《芳华》。看完以后心里五味杂陈,久久不能释怀。
冯小刚镜头下的文工团,让我们看到了青春的美好,那群正处于人生中最美好阶段的人,嬉笑又克制,吵架又和解,孤立又抱团,显得特别真实。特别是影片开头排练节目的场景,那种飞扬的青春感扑面而来,给人非常深刻的印象。
刘峰的存在,是那个年代直到现在也不可或缺的角色,吃别人选剩下的破饺子,就连猪跑了也要他去帮忙。他心灵手巧,哪里需要他就去哪里,是行走的活雷锋,也是无私的代名词。直到他一把抱住林丁丁告白的那一夜,才从神坛上掉下来。一个不识人间烟火的人,在诉说自已的爱慕时,甚至让对方感到害怕、惊悚。刘峰在战争受伤后在战车前,还在幻想自已死去会很光荣,或许能变成林丁丁歌颂的英雄。多年以后,当他看到林丁丁发胖后的照片,也只是微微一笑。从始至终,不管命运怎么对他,他始终坚守心底的正直和善良,让人肃然起敬。
“一个始终不被善待的人,最能识别善良,也最能珍惜善良。”何小萍一生都没有得到过尊重,以至于战争结束成为英雄后竟然疯了!但就是这么一个没有得到过温暖和爱的人,却在刘峰调离时用自己的送行之举给刘峰送去温暖。当时,何小萍想对刘峰说的是“可以抱抱我么。”其实,她也在渴求着被善待、被接受、被爱。
“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撕裂给人看。”
善良淳朴的刘峰、何小萍的遭遇又何尝不是悲剧呢?当刘峰被林丁丁诬告后,竟然没有一个人肯站出来为他说句公道话,致使刘峰的人生陷入困境。也许这就是那个年代的病态吧。
其实不管在遥远的那个年代还是在今天,刘峰默默付出,不问索取的精神都是我们这个世界最宝贵的财富。我们都有义务珍惜呵护像刘峰一样的善良人,我们都有义务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
http://s4/mw690/004fKNnOzy7hndmU0Wn63&690
在两个多小时的影片时间里,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分分合合,恩恩怨怨,青春消逝,转眼间就到了中年、到了老年。
我们00后可能不大看得懂吧。出了影院门,妈妈问我,看懂了吗?我笑了,没有回答,似懂非懂的,如何能道出其深意?还有老邓说的,郑振铎笔下那三只猫的个性、尊严、自由……
第二天,我和一位已经看过《芳华》这部电影的同学讨论,我发现大家的观察点都不大一样。
老爸和老妈的关注点是珍惜美好的年华,青春易逝,多少恩怨纠葛在时间的冲击下都会化为美好的回忆。而我看到的是一群猫,刘峰是人见人爱的善良猫,结局却是被人群抛弃;林丁丁是心机猫,在她眼中的爱情是地位、财富,她发福的照片使人哑然失笑——这庸俗、市侩的心机猫啊!何小萍是可怜猫,影院中多少观众为她悲苦的命运,坎坷的遭遇而动容哭泣呀。而另一个同学关注的是影片中各色人物的感情纠葛……
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片中人物是何小萍。
何小萍本以为离开那个家就可以摆脱冷漠,然而却因为爱出汗而遭到文工团战友们的嫌弃、嘲笑。后来,下放到野战部队卫生营,在这里她得到了些许关心、尊重,并成了英雄,本以何小萍可以苦尽甘来,但未曾料到,因为残酷的战争刺激她竟然疯了。
当看见何小萍穿着病号服在月光下独自起舞的镜头时,一行泪滑过我的脸颊。这是影片中,我看到的最美也最感动的片段——自由!青春!尊严!何小萍在酣畅淋漓的舞动中将它们一一找回;何小萍在忘我中找到了自我。
同场观看影片的大多是上了年纪的人,在看片过程中,不知多少人哭泣。离场的时候,我脸上的泪迹未干,心里感慨着:《芳华》,致70后的青春,也致正值青春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