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彭几追星”讲评
(2016-01-14 08:42:35)
标签:
教育语文作文指导 |
分类: 学步原创 |
【文题回放】
【审题指导】
从否定彭几的角度立意:人的品德、才能与相貌没有必然联系。批评他不重本质,只重表面,盲目追星,自己成不了星。
从肯定彭几的角度立意也未尝不可:见贤思齐,善自此始。崇拜模仿贤人,说明他有正确的价值观。其实,从外在的崇敬走向内在的模仿,也许正是我们树立典型、导人向善的开端。
联系现实,可以从当今许多青少年盲目追星,只追其形而忽视其神的角度生发议论,现实针对性强,可以写出有现实意义的说理议论文。
【考场作文】
宋朝人彭几不去模仿古代优秀之人的高风亮节,贤能卓越,反而引镜自照,寻求样貌上的神似,可谓本末倒置,引人发笑,实乃庸人矣。
长相乃是父母所赐,我们无法左右。有的人因长相不尽如人意而妄自菲薄,自卑之心根深蒂固,整日怨天尤人,尽失拼搏进取之心。而有的长相出众之人凭借青春面孔欲走捷径,不努力,终成易碎的花瓶。唯有摒形貌、重修为之人沉潜磨砺自己,才能打造出由内散发出的人格魅力。
著名作家林清玄的文字如清泉流淌,清脆婉转,直抵人内心深处。而他的样貌并非如文字般优美。一个女粉丝初见林清玄真人失望至大哭,林清玄倒也不介意,反而自我调侃起来。真正有智慧之人是不会在这种无力去改变的事情上烦恼的,因为他们懂得,修为比形貌更重要。
在事业上获得巨大成功的马云,却被很多人评价为缺乏大公司领导应有的相貌和气质,对于自己的长相,马云从来都是信心十足。他曾自创名言激励自己说:“我也不比别人多一个脑袋,人又瘦,还那么丑。不过我觉得一个男人的长相和他的智慧是成反比的。”“因为你长得丑,没有本钱,只能去不断努力,而且往往努力的人都有点古怪,你要么很瘦,要么很胖。”而他自身则专注于他的人生理想上,以他超前的见识,顽强的毅力,独特的思维,打造了阿里巴巴这个互联网帝国。
试想,若当初马云没有这般乐观自信,那还会有现在的阿里巴巴吗?若当初马云因为遭人嘲笑的长相而放弃努力,那还会有他现在的名声吗?
可见,面容与你的优秀程度也有关系,马云被大家昵称为“外星人”,此处少了当初是毛头小子时大家的嘲笑,反而是尊敬与敬佩。轻形貌、重修为者易赢得大家的称道与尊敬。
伟大的科学家史蒂芬·霍金患病后仅能活动眼睛和一根小拇指,但他却能花费比他人更多的精力研究科学,“面目狰狞”地做演讲,台下掌声如雷。他修炼自己,完成了从渺小向伟大的升华。拿破仑身材矮小,长相丑陋,却也通过努力建造了法兰西帝国,名字被载入史册。他们看重自身的修为,目光并非停留在形貌服饰上,而是全人类乃至整个宇宙。他们被后人尊称为“伟人”,无关形貌。
摒形貌,重修为,修炼出丰足自立的风景,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人。
点评:
本文开头由名言引出中心论点,然后概引材料并作评价。主体部分先来一段道理论证,然后列举林清玄、马云两个详例和霍金、拿破仑两个简例作正面论证。结尾扣题,发号召。文章结构严谨,说理充分,是一篇难得的考场优秀作文。
张大千言:“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以防后世只知描摹而不懂思考,只图模仿而不图超越。然依旧有无数人浮于表面无用功,不肯探求前人精髓。
艺术创造,最要通古意,融今思。徐悲鸿先生巧妙地将西方的写实技法和中国的传统技巧相结合,形成了他求新、求实、求变的风格,终扬名四海,享誉内外。他的奔马一度成为中国画的象征,其中渗透着创新、学习与突破精神。奔马之神,绝胜奔马之形。无独有偶,当代中央财经大学刘树勇教授的《春日组图》流传网络,被称有与丰子恺先生异曲同工之妙。他却称,丰子恺先生是真正的内心闲适,而他只是繁忙生活中的一点偷闲,真淡泊抑或入世中的一点感悟,都无从比较。关键是融入自己的真性情,真体悟。
“异曲同工之妙”与“邯郸学步之拙”有时便只在一点区别,便是模仿之时,可曾出新意,出内涵。
然而,当下我们讲学习型社会,讲学习他人优秀成果,却总有人犯一些“拿来主义”的错误。形式像砖头一样堆砌着,却缺乏内在精神支撑,终成一堆又一堆废墟。由《致青春》《中国合伙人》等带火的青春剧,几乎不可挽回地陷入盲目模仿之中。写爱情,没有纯真与感动;写奋斗,没有汗水与挣扎。我们的青春如此色彩斑斓,为何电影中呈现得又如此千人一面?情怀缺乏,创意不够时,就用道具、音乐来煽情,此种模仿当为艺术家所不齿!
郑板桥喜画墨竹,但竹本青绿,墨色,是竹的神韵,原比草木固有色彩重要得多。我们需探取的人生富矿,是蚌壳中的珍珠,而非外壳。而珍珠的获取,需要融入无尽情思甚至血肉。但我们得到的珍珠之光彩却比蚌壳的伪饰虚假要光耀十倍。
形者,只是一副皮囊;精神才是学习的本质。宁求神似,不可强求形同。
本文以一疑问句为题目,引发悬念,吸引读者,引人深思。开头用材料中彭几的行为作类比联想,其行为之荒唐令人自然省悟。接着以张大千言作理论论据,作道理论证。然后以徐悲鸿和刘树勇事例做正面例证,又以当下的青春剧作反面例证。最后又以郑板桥画竹和蚌壳、珍珠作比喻论证。结尾重申中心论点。全文结构严谨,材料丰富,论证方法多样,很好。
鹏,千里者也,岂是二小虫可比的?
成功的花,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岂是涂上颜料的假花可比的?
只是修形而不修身,即使长了耳毛也非范文正公;即使眉毛斜飞入鬓,也非狄梁公。如此,修形不如修身。
著名导演陈安之,他只是一个穷小子,如若没有他的艰苦努力,如若没有他的高尚节操,如若没有他的崇高理想,只是一味地企图模仿大师的模样,他还会有如此成绩吗?模仿他人的形貌,不如好好修养自己的身心,改变表面不算什么,唯有改变内在,才能走向成功。
世界名模辛迪·克劳馥,在当她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无名小卒时,正是因为他的不懈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内在素养,最终成就自己的辉煌。一只公鸡不管如何打扮自己,你终究是一只花公鸡,无法成为浴火涅槃的凤凰。唯有不断修身,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才女子杨绛,也是一位内外兼修的人。杨绛,饱读诗书,秀外慧中,世人皆称其为“杨绛先生”。她不仅文笔颇佳,才华过人,而且沉静温婉,诗意可爱。嫁给钱钟书后,
当今社会“富二代”、“权二代”恣意横行,他们有着光鲜亮丽的外表,可内在的道德修养却极差,这不禁让我明白,其实现在人们最需要的是修身立德。唯有人们的素质提高了,社会才能和谐稳定,社会风气才能更加纯洁。徒有空虚的外表,没有内在的修养,人的世界也会因此而变得狭小。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离不开人们的自身修养,离不开父母的教育,更离不开良好风气的传播。修形不如修身,粉饰外表不如修养身心,修身立德才能改变未来。
公鸡不断修身,即使成不了孔雀,也能成为公鸡中的战斗机;二小虫不断修身,即使成不了鹏,也能成为虫中的佼佼者。唯有不断地勤奋努力,修养身心,才能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修形不如修身,不要一味模仿他人外表,付出努力提高自己吧!
点评:
开头一组类比引出材料,提出中心论点。主体部分用陈安之、辛迪克·劳馥、杨绛三个例证正面论证观点,然后又列举反面现象从反面论证观点。结尾用比喻论证重申论点,发出号召。全文结构严谨,材料丰富,论证有力,语言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