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周之楨”與“維周之禎”

分类: 國學 |
《詩·大雅·文王》:“王國克生,維周之楨。”
毛傳:“楨,榦也。”
鄭箋:“又願天多生賢人於此邦,此邦能生之,則是我周家榦事之臣。”
《說文》:“楨,剛木也。”蓋引申自“貞(堅正)”。“楨”為版築時豎在兩端的木柱。版築,傅說所操之業,吾鄉號為打牆,吾少時猶及見之,今也則無。版築在古人的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楨榦(幹)”又版築之重要工具,因以喻國之賢良(“棟梁”亦類此)。
《詩·周頌·維清》:“迄用有成,維周之禎。”
毛傳:“迄,至;禎,祥也。”
鄭箋:“征伐之法,乃周家得天下之吉祥。”
黃典誠先生《詩經通譯新銓》新意迭出,“日居月諸”之說與吾不謀而合,吾竊仰慕其人。翻看該書p346葉:
“楨”,譯為“賢能”,注為“幸運”(當即《維清》之“禎”),而又有“楨,禎幹”之解。偷梁換柱之妙,以吾之愚闇,百思而不得其解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