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神 仙 靠 什 么 活 着

(2015-02-18 01:12:43)
标签:

文化

娱乐

邓曙光

分类: 水煮名著

http://s4/mw690/004fFK7Sty6Q3HuLSnx53&690仙 靠 什 么 活 着" TITLE="神 仙 靠 什 么 活 着" />

不知谁说的,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人类的思考就像小丑在小孩子们做怪相哄孩子们开心一样,是为了给上帝逗乐的。
    
    可尼采这样人一思考,会让上帝生气的,因为他说他思考的结果是上帝死了。
    
    我一思考,结果可能让上帝哭笑不得。
    
    可这不能怨我,怨上帝,上帝是万能的,可他的表达方式有点问题,对人类有什么要求,总是拐弯抹角找些先知先做代言人。
    
    上帝似乎更喜欢让人类去猜谜,猜上帝是怎样想得,猜上帝喜欢怎样的人类。象我这样脑子不怎么发达的人,当然就会乱猜。
    
    有话干脆直接说多好,简单明了。
    
    结果就是我费尽心机去解出来,大概是堆乱码。
    
    扯远了。
    
神仙靠什么活着,问这个问题显得有些愚蠢,大多数人都会说神仙是不吃不喝的,我也认为神仙们不吃不喝就能活着,有些像植物,大概是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的,所以他们大都生活在天上,更有甚者,要住在九重天上。因为在那儿离太阳近,近水楼台先得月,近太阳的神仙可以先进行光合作用。
    
    可我是个俗人,当我饿了时候,我就会以俗人之心度神仙之腹。说到神仙们的生产力问题,大家认为我有些可笑。神仙是超凡脱俗的,在那儿应该是没有爱情婚姻家庭,社会供求问题,没有房地产,没有金融,也没有经济政治学,更用不说生产。
    
    这也可以作为回答神仙们为何住在天上的原因。一是住在天上可以显得高人一等。二是可以制造神秘感。三是便于进行光合作用。
    
    维护自己的品味和身份就成了神仙生活中最为重要的一件事。这种品味和身份首先体现在来自主管神的宴请,比如蟠桃宴。蟠桃宴不是天天有,也不是谁都可以参加的,因此体现一个神的尊贵和身份,主要是来自下界凡夫俗子们供奉的香火,也就是香火旺不旺。在虚拟的网络世界,在论坛里做楼主,点击率和威望。虽然不能拿来填肚子,不影响楼主们在现实生活中的生存,却是楼主们的价值所在。
    
    关于网络社会的注意力经济在神仙世界里显得尤为突出。
    
    能力大,法力强的神仙,拜的人多,求的人多,人气旺,香火自然就旺。没能力,没知名度的神仙,自然也就没什么香火了。这里法力和知名度的大小对神仙尤为重要。
    
    这里涉及一个分工和职能的问题,像财神、送子观音,等老百姓普遍关心的职能,自然就是热门。如关羽,本来是员武将,从唐代开始,人们为关羽建庙,称关帝庙,又称武庙,意在与孔子的文庙对称。做武神战神是他的本分,可一者有托塔李天王等占着位置。二则中国的老百姓一直都是很怕事 ,热爱和平,反对战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凡事都要息事宁人。做武神听起来光彩,却不是什么有前途的职业。因为小说《三国演义》的关系,关羽在民间算得上是知名度很高的人物。于是兼职做财神、保护神,民间供奉颇多。要不,天上怎会有蟠桃园,有放马的牧场,还有太上老君炼得灵丹妙药,有做纺织女工的仙女,可见,天上也是要从事生产劳动的,天上的生产力是极低的。这个看法是萨孟武在《西游记与中国古代政治》中提出来的,只要看一下《西游记》对蟠桃生长成熟周期的解释就够了,少则三千年,多则九千年,更有甚者,人参果一万年才能结30个。
  
  神仙太多,生产力发展严重滞后,在神仙世界存在严重的供需问题。也是导致孙悟空大闹蟠桃宴的一个主要原因。
    
    也和大家一样我不认为吃是神仙们所必须的,神仙们的吃和人的吃是本质不同的。民以食为天,凡夫俗子门吃是为了生存所必须的。神仙们吃是为享受和体现身份,比我们海吃瞎喝的有品味多了。至于又兼做保护神,大抵是出于中国各朝各代对于私有财产保护不利的一个补充。
    
    其实财神是有的,并且说法颇多,一说财神姓何,名五路,故有“五路财神”之称。另外还有文财神武财神之说,文财神是纣王的丞相比干,武财神则是人们所熟知的赵公元帅赵公明。据说是商朝武官,陕西人。可见财神是个很抢手的位置,后来关胜帝胜出,与其知名度高大有关系。
    
    在神仙中,还有一些职务,如土地佬、灶王爷,官虽不大,法力也不怎么强,却是老百姓最接近,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吃吃喝喝,还是有些香火的。他们的香火和他们的所驻地关系甚大。在鱼米之乡,香火一定旺些,穷乡僻壤香火就不旺。如果驻扎在了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大概就只能和西北风了。
    
    不管怎么说,这些神仙都还是很有觉悟,很守规矩的,通常他们只能呆在土地庙里等送上门来的烟火,决不至于闯到百姓家中去强抢强要。这也和他们的最低生活保障有关,就是他们不吃不喝也饿不死。
    
    如果做神仙只做到饿不死的地步,那也实在太没意思了。所以萨孟武说:“天上的农作物不能供给诸仙之用,所以他们在天为神,下界就变为妖。卷帘大将贬到流沙河,竟然觅取行人食用,天蓬元帅贬下凡尘,竟然吃人度日,二十八宿乃玉皇的侍卫,而奎星下界之后,亦咬食宫娥。井星打败辟寒儿,也食其肉。天上诸神形同饿鬼。”
    
    要解决这个问题,一是要大力发展天上的生产力,多种蟠桃,最大限度地满足神仙们的需求。二是多向人间百姓做好宣传教育工作,使百姓多多供奉烟火。以神仙们无边的法力要发展一下生产力应该是不成问题的,何以这个问题竟然发展到吃人的地步。其中另有缘故,且听下回解开神仙世界的分配规则――王母如何分蟠桃。

 

    

王 母 如 何 分 配 蟠 桃
    
    闹蟠桃宴是孙悟空闹天宫的起因,闹蟠桃宴的起因是王母没有邀请孙悟空参加蟠桃宴。这里涉及王母如何分配蟠桃的问题。
    
    我们读《西游记》,在神仙社会里,仙丹、蟠桃是重要的食品,饮料则是御酒,其他虽然也有畜牧业、牧马,是作为战备物资和讲排场时的,非食用品。剩下其他神仙们喜欢的食品就只有人肉了,但神仙们是有觉悟的,觉悟低的神仙就跑到下界做妖怪,利用他们做神仙的能耐和本事弄些人肉吃。
    
    蟠桃不仅是美食,更有增强功力和修行的特效,就连那三千年一熟的花微小的蟠桃,人吃了就能成仙了出道,体健身轻,六千年一熟的层花甘实,人吃了霞半飞升,长生不老,至于那九千年一熟的,人吃了与天地齐寿,日月同庚。至于五庄观的人参果,短头一万年方的一吃,人若有缘,得那果子闻一闻,就能活三百六十岁,吃一个,就活四万七千年。
    
    仙作物以其生产周期长、产量低,但确保了产品的高质量。
    
    如果能吃到果子,哪怕之闻一闻,得道成仙和长命百岁都是极容易的事。
    
    蟠桃宴,王母所请者,西天佛老、菩萨、圣僧、罗汉、南海观音、东方崇思圣帝、十州三岛仙翁、北极玄灵、中央黄角大仙、上八洞、中八洞、下八洞,俱一齐赴蟠桃嘉会。东西南北加中央,上中下各宫各殿大小尊神,是具有广泛的代表性的。
    
    在神仙社会,法力大者位尊,法力小者位低。王母所请看起来是来自五湖四海,东西南北加中央,四面八方,却都是各方法力最为强大的神仙,位尊因而有特别享受和待遇,虽然他们本身都已经是与天地日月同寿了,吃几颗蟠桃对他们来说也没什么实际意义,更多的还在于象征性,是地位的象征。
    
    真正需要吃蟠桃延年益寿的,是我们这些个人生难满百的凡夫俗子,可我们却连片蟠桃叶子都没看到过,更别说闻上一闻,吃上一口了。有福吃这宝贝的,也只限于法力大的神仙,如此一来,就是法力大的神仙垄断仙界珍品,又因享受珍品,寿命越长,法力更强。
    
    越是需要的人,越是千辛万苦也得不到,越是不需要的人,越是信手拈来。
    
    王母掌握着蟠桃的分配权,实际上是掌握着神仙们法力和地位的分配权。从西游记里还能看出王母的“蟠桃大会”相对应的还有玉帝的“丹元大会”。这种分配方式,能够加强王母所选择的法力,巩固其地位不被孙悟空之辈所动摇。
    
    可玉帝用人严重不当,孙悟空利用职务之便将蟠桃园中最为宝贝的蟠桃偷吃一空,法力大增,虽则没有捞着参加蟠桃宴的地位,却拥有了扰乱蟠桃宴的能力。
    
    这里涉及一个分配的公正性问题,问题是神仙们都很超凡脱俗,觉悟大都很高,也都能自觉遵守王母定下的规则。《西游记》里面仙女们所称的“上会自有旧规”,大家都可以为常了,只有个不懂规矩不知天高地厚的孙悟空偏要问为啥不请俺老孙,我都已经被玉帝封为齐天大圣了,还管着这蟠桃园呢。还嚷着说就是请我老孙做个席尊,又有何不可。难怪玉皇大帝说这猴子初为人身,不知朝礼。
    
    孙悟空也实在是不通人情世故,哪有盖好了新房却让盖房子的工匠住的,也不可能摆好了酒宴让掌勺的大厨坐上席。
    
    萨孟武说:“炼气存神是要长生不老,吃蟠桃可以长生不老,吃人参果可以长生不老,吃唐僧肉也可以长生不老。炼气存神须费许多功夫,而蟠桃人参果又不是小仙所能享受,他们无已,只有下界吃唐僧肉。这种情况犹如玉帝食天下的租税,公卿百官分润天下的租税,其不能分润租税的,便辍耕太息,铤而走险,成者为王,败者为寇。”
    
    蟠桃是管用的,仙丹也是管用的。可以分些蟠桃种子让吃不着蟠桃的小仙们自己种植,或者公布炼丹的配方,让天下想成仙的人自己冶炼,这只是我这样没蟠桃仙丹可吃的人的想法。玉帝和王母可不这么想,涉及他们管理众神和巩固地位的重要性,不仅不能推广,反而要保密封锁,对其种源和配方的保密和封锁度决不亚于现在美国对于防止核扩散所做的努力,也决不亚于美国可口可乐对于可口可乐配方的保密程度。

 

 

能力强,法力大的神仙越有机会获得能力。能力小,法力小的神仙越没机会获得能力。
    
    强者们利用其掌握的资源不断加强和巩固其强势地位。在这种情况下,弱势的神仙群体几乎是没有任何机会进入强势神仙群体的。
    
    最终结果是,强者逾强,弱者逾弱的两极的极不平衡。
    
    王母究竟是谁,能有如此权力,通过制定分蟠桃的规则,能够如此操控神仙世界的秩序。
    
    且听下回分解“王母究竟是谁他妈”。
  

 

王 母 究 竟 是 谁 的 妈 妈
  
  
  既然叫王母娘娘,那她究竟是哪个王的母亲?又是谁的娘娘?还叫她西王母,很容易让人想到东宫西宫,两宫皇太后之类的说法。那东宫王母又是谁。我拿这个问题向人请教。我没能找到关于王母的答案,却找到了关于我自己的答案,那就是,我是个白痴,问了一个白痴的问题。
  
  我问这个问题,是因为我感到中国古代神话的混乱旁杂,像牛毛一样多,却看不到一头牛的轮廓,千头万绪,却理不清中间的框架结构。
  《山海经之西次三经》,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
  
  《大荒西经》,昆仑之丘,有神,人面虎身,名曰西王母。
  
  其时,西王母还是半人半兽半神,没有事迹。
  
  《淮南子.览冥训》有羿请不死药于西王母。
  
  《穆天子传》所记为周穆王西游见西王母事,为西王母神话之第一次演变,由穴居野处之怪神-变为雍穆之人王,依然有虎豹为群的怪神痕迹。
  
  蟠桃与西王母的关系初见于《汉武故事》及《汉武帝内传》,七月七日,西王母降,以仙桃四颗与帝。帝食,辄收其核,欲种之。母曰:此桃三千年一生实,中夏地薄,种之不生。帝乃止。
  
  《云仙杂记》,卷八,西王母居龙月城,城中产中黄李,王母惜之过于蟠桃。
  
  以上是我从袁珂编著的《中国古代神话传说词典》中摘录的。照我这样清理下去,也许永不会有头绪和结论。
  
  不过,通过西王母,可以较为清晰的看出神在外形上的演变过程,从到神兽同体,到神人同体,是人的自信逐步提高的过程,最后,自信了的人类终于认为,人类,是具有神的外形的。
  
  何新所著《诸神起源》,从壁画古籍中做了大量考据,考据过程我就不细说了,细说也不过是去大段大段地抄录。
  
  我直接说结论:
  
  太阳神崇拜是远古时代各大文明区的一种原始宗教形态。在中国自新石器时代到早期殷商的上古时代,也曾经存在过一元的日神崇拜。
  
  本来是问王母是谁的妈,怎么就说到太阳神这儿了,别担心,一定会绕回来的。
  
  《诸神起源》里说,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伏羲,太昊,高阳,帝俊,帝 ,黄帝,实阳上都是同一个神太阳神的变名。
  
  后来太阳神被人格化,再后来太阳神一份为三,即太上神黄帝,日神羲和,月神常仪,其实是三位一体。日神演化为多名的众多太阳神、羲和、伏羲、黄帝、帝俊。月神也发生了多元化的分化,又说:嫦娥、常羲、女和、螺母、女娲、西王母本来只是一个神的异名分化。
  
  这里可以打个比方,各地区方言不同,如同古代中国部落之不同,同样是称呼父母,有的地方叫爹,有的地方叫爸爸,有的地方叫妈,有的地方叫娘。由于名称的分化进而导致―神向多神分化,这是中国神话演变的一个重要规律。
  
  陈建宪著《玉皇大帝信仰》中,有一节专门说到了王母娘娘的改嫁问题,说西王母是来自华夏民族西部的一个以白豹为图腾的部落,来中国后的第一任丈夫是黄帝,汉代改嫁给了东王公,后来又改嫁给了玉皇大帝。
  
  其实,只差一步,就找到答案了。
  
  再回到讨论西王母是谁的问题上来,月神,螺母,女娲指的都是西王母,那儿自然她们的丈夫就是伏羲和黄帝,即太阳神,也就成了东王公。
  
  现在总算明白了,没明白的请看《诸神起源》,我也是看了半天看明白的。
  
  黄帝和女螺,伏羲和女娲,西王母和东王公,说的都是配偶的日神和月神,也就是一对夫妻关系。
  
  这里所谓的王父和王母并不是帝王的称号,《尔雅..释亲》说:父之考为王父,王父之妣为王母。
  
  郝氏疏:王父母即祖父母之谓也。
  
  翻译一下,王父就是祖父,王母就是祖母。在以日神、月神为王父、王母的图腾观念中,即把太阳和月亮看作人类的祖父母,就是人类的始祖。
  
  这下简单明了多了,王母就是拈土造人的女娲。
  
  《太平御览》卷七八引《风俗通》,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拈黄土做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絙于泥中,举以为人。
  
  我们都是王母的孩子,我们就是这世界的王。
  
  按这种考证来说,《西游记》中把西王母和嫦娥、玉皇大帝和东王公的身份弄混了,但这不能怪吴承恩,他没有读过何新的《诸神的起源》。
  
  关于玉皇大帝,《诸神的起源》没有考证,《中国神话传说词典》究竟没有找到这个词条。
  
  堂堂玉皇大帝,统治世界最大的神,究竟又是从何而来,且听下回乱码,玉皇大帝的来历。
  

 

玉 皇 大 帝 从 何 而 来
  玉皇大帝掌管天地一切的众神,知名度最高,权力最大,中国民间信仰中最具分量最为重要的一尊大神。
  在《西游记》中,如来佛向孙悟空说明了玉皇大帝之所以成为玉皇大帝的原因,如来佛说,你那厮乃是个猴子成精,焉敢欺心,要夺玉皇大帝尊位?他自幼修持,苦历过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该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你算,他该多少岁数,方能享受此无极大道?你那个初世为人的畜牲,如何出此大言!不当人子!不当人子!折了你的寿算!趁早皈依,切莫胡说!但恐遭了毒手,性命顷刻而休,可惜了你的本来面目!
  先说明一下,如来佛有个地方没弄清楚。首先孙悟空不是猴子成精,而是石头成精,是个石猴,外表是猴子,实质是块石头。第二,孙悟空本来无父无母,说不当人子是正常的,还不如说他是个没爹没妈的野种更确切。
  在这里如来佛所强调的只是玉皇大帝的岁数,孙悟空没算算玉皇大帝到底多大岁数,我算了一下,大概是两亿两千六百八十万年。
  按后来孙悟空被囚禁500年至唐初贞观元年获释,孙悟空闹天宫的时间在公元127年,应该在后汉时期。后汉的皇帝在外戚和宦官之间寻找这自我和权力。
  从127年到2007年,我还要朝上加1800年,玉皇自幼修持的时间在2亿2千6百多万年以前,那时候地球的古生代刚刚结束,地球刚刚进入中生代的三叠纪。恐龙在这个时期开始登上世界的舞台,这些庞然大物占据地球的时间长达1亿6千万年。在随后从侏罗纪到白垩纪长达1亿多年的漫长岁月里,恐龙都是这个世界上绝对的主宰者。非常不幸,玉皇大帝,还有那些生不逢时最早的出现的哺乳动物,都将生活在恐龙那巨大的阴影之下。1亿6千万年过去了,白垩纪末,地球经历了一次巨大的灾难事件,在地表居统治地位的爬行动物大量消失,恐龙完全灭绝,一半以上的植物和其他陆地动物也同时消失。究竟发生了什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恐龙和大批生物突然灭绝?始终是地质历史中的一个难解之谜,目前大家接受最多的观点是天外陨石撞击地球的说法。不管怎么说,在这场生命危机中,哺乳动物是这次恐龙灭绝事件的最大受益者,并将在随后的新生代占领这个世界,成为新的统治者。
  还有一种可能,可能就是玉皇大帝带领诸神干掉了恐龙,为人类登上历史舞台让出了空间。
  于是乎,我有了关于恐龙灭绝之谜的另一种大胆的假设,就是玉皇大帝灭绝恐龙说。
  我个人以为,对玉皇大帝的正统解释,应该来自于道教。
  在《道藏》洞真部《高上玉皇本行集经》中,有原始天尊众神介绍了玉皇大帝的来历。
  从前有光严妙乐园,国王老而无子,王后梦太上道君送子,王子正月初九生,生时身带光芒,长大后将财富尽施穷人,后弃王位修道。转生转生,转来转去,济世救人,宣讲道法,经历三千二百劫,终登仙藉,号称“清静自觉如来”。成仙后,又潜心修行亿劫,终于位登玉帝。
  道教为人们提供的玉帝履历,几乎是佛教创始人释乔达摩悉达多觉悟成为释迦牟尼如来佛的翻版复制品,其故事如出一辙。
  想通过读道教的各种典籍乃至文人们的笔记小说加之民间的各种传说,来理清玉皇大帝的来历和事迹,会让人崩溃。我已经面临崩溃的边缘了。
   “玉帝”和“玉皇”的名号不见于中国早期的神话传说。
  最早文献记载是南朝道士,茅山宗的开创者陶弘景所著《真灵位业图》,在陶弘景排列的神仙座次中,玉皇和玉帝为两个不同的神,玉皇道君排在玉清三元宫右位第十一,高上玉帝排在玉清右位第十九,都是道教主神元始天尊的下属,地位都不怎么高。
  陶弘景之后,玉皇之名不断出现在道教经籍中,《龟山元录经》中说:“高上玉皇上圣帝君九天玉真,皆德空洞以为字,合二定以为名。”
  《初学记.道释部》中将玉皇、玉帝二名连在了一起,称“上皇玉帝君”。
  在民间天帝崇拜与道教神统对玉皇大帝信仰的同时,唐代文人在诗歌中大量引用并描述玉皇大帝。如大诗人李白的“不向金阙游,思为玉皇客”。“黄鹤上天诉玉帝,却放黄鹤江南归”。白居易的“仰谒玉皇帝,稽首前致诚”。学仙者要在“奏之玉皇”后才能位列仙班,诗人梦中在天庭见到的是玉皇帝,而不是元始天尊和如来佛。
  我必须在我崩溃之前,停止阅读,停止查找资料,尽快把答案说出来。
  我的答案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玉皇大帝是经过民间,道教,还有诗人们,广泛民选产生的众神之主。
  剩下的就是有人间的帝王和政府正式批复认可了。
  那本据说是由唐明皇李隆基撰写的《月令注释》一书,首次将玉皇大帝的生日钦定为正月初九。
  然而,真正将玉皇大帝正式捧上众神之主宝座的,奠定他天上帝王地位的,却是宋朝的真宋皇帝。
  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九月,宋真宗在滋福殿为玉皇大帝设像,供奉。第二年正月朔日,正式封玉皇大帝的圣号为“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玉皇大天帝”。
  宋徽宗政和六年(公元1116年)9月塑日,徽宗皇帝又上尊号为“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昊天玉皇大帝”,将对玉皇与国家最高 祀典昊天上帝合为一体。
  在民间、道教、文学和官方力量的推动下,终于是玉皇大帝正式登上万神之主的宝座。
  晕吧,我也晕。
  这位玉皇大帝,竟然是经民间传说,道教编篡,文学描写和官方认可的中国的民选上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