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个人资料
淡泊人生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043
- 关注人气:6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温州市永嘉县三十八个乡镇名称由来
(2016-05-31 05:54:44)
温州市永嘉县三十八个乡镇名称由来
塘镇
相传古时这里是一片湖塘水浦,龙泉山(下塘山)与蟾山(屿山)将水乡分成三塘(上塘、中塘、下塘)。因地处屿山上部,故名上塘,镇以村名。
瓯北镇
1989年由清水埠镇与江北乡合并而成,因位于瓯江北岸故名瓯北。
桥头镇
因村头昔有石板桥而得年名桥头村,镇以村名。
桥下镇
因旧时村头有木桥,村位于桥的下方且地势较低,故名桥下村,镇以村名
乌牛镇
传说南海观音紫竹园中有一株仙茶,清香四溢,其茶叶用甘泉冲饮,可养身心,不料一日有一仙牛闻其清香,偷入紫竹园,被观音发觉,仙牛急衔仙茶逃跑,观音追至瓯江北岸一地,见此地山青水秀,是仙茶繁殖的好地方,便将仙牛打下云头,落在江边,化为乌牛,令其镇守仙茶。乌牛镇由此而来。
西溪乡
1992年由瓯渠乡、六龙乡、荆源乡合并而成,因境内有西楠溪,故名
徐岙乡
地处山岙,因徐姓人家始住故名
沙头镇
楠溪江的潮汐只到此处,下泄楠溪河水与上溯潮汐在此处顶托,砂石沉积,故名
陡门乡
相传古代乐清瑶岙一名女子嫌山区无河不能划龙舟而不愿与陡门陈氏成婚,男方为迎合新娘心愿,特地在村涧中筑造陡门,积水成湖,使山区也能在每年端午节划龙舟。陡门闸遗址现仍在,后人称该山为陡门山,乡名因此而来。
渠口乡
因其地处大小楠溪汇合处,故名渠口
下寮乡
传说宋代建村时住草寮,故名
花坦乡
花坦村过去村后有花园,故名花坛,后人讹为花坦,沿用至今,乡用村名。
枫林镇
枫林原名丰里。明朝时,因村南前山遍布枫香树而易名为枫林,乾隆年间枫林已称镇,枫林镇名一直沿用至今。
岩头镇
据传祖先于唐末清泰年间,从福建长溪拓墙,迁居永嘉档溪西巷,后羡慕芙蓉三岩胜境而唐末清泰年间,刘姓自闽长溪拓墙迁永嘉档溪西巷后羡慕芙蓉三岩胜境迁此,因其地位居芙蓉三岩”之首,故名岩头,又称上芙蓉。
表山乡
应山得名
五chi(音 尺)乡
传说唐末有猎户自闽迁此时,见溪边有五只(溪鸟)(束力鸟),取名五chi(音 尺)
东皋乡
因地处溪东岸高地,故名。
鹤盛乡
旧名鹤乘,已求吉祥,清末改为今名。
西源乡
村西水牛坑、小垟坑、直坑诸水都源于西,故名,乡以村名。
岭头乡
因村处于山岭的顶端,故名,乡以村名。
鲤溪乡
一说因村前溪中多鲤鱼故名,又说古时李姓建村故名“李溪”,后改今称
溪口乡
因地处潘坑溪与黄南溪的交汇处,故名。
张溪乡
因有张姓始住,故名。
岩坦镇
以所在地戴氏宗祠前有一片平坦岩石而得名岩坦,镇以村名。
黄南乡
以黄姓居住在小东尖南麓而得名
大若岩镇
1992年由桐州乡与白泉乡合并而成,因其境内有大若岩风景区,故名
碧莲镇
根据清光绪《永嘉县志》载,“位于城北四十五都,有延天台,望碧峰,龙头岩,独秀峰,并起如莲花状,故名碧莲。”明朝洪武己酉夏,刘基念族而五服,命驾来竭祖庙——永嘉郡祠赠一额,欣视溪水碧清,莲山草木葱茏,遂赐村名为碧莲,镇以村名。
茗岙乡
因山岙盛产茶叶,故名。
昆阳乡
旧名官垟,后雅称今名。意为“紫光罩昆岗,霞光晒阳谷”而取名
巽宅镇
原名孙宅,清乾隆年间以谐音改今名
山坑乡
以村前溪坑而得村名,乡以村名。
应坑乡
昔有应姓村民始住而得名。
石染乡
相传古时在村前有赤色巨石犹如染上红色,故名。
界坑乡
因其地处永嘉、缙云、仙居交界溪坑边,故名。
西岙乡
以山岙而得名
大岙乡
因地处大山岙边而得名
溪下乡
原名屺下,后演化为今名
潘坑乡
由潘姓人家始住而得名。file:///storage/emulated/0/Android/data/com.sina.sinablog/files/article_img/2427fdfc0fe3c1d15120406ae20e5c54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