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伊·利希滕斯坦:Whaam!
标签:
文化 |
提起波普艺术,罗伊·利希滕斯坦 (Roy
Lichtenstein)是一个不能被忽略的名字。渡鸦的设计师们选择了他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同时也是波普艺术中有名的代表作——《Whaam!》
《Whaam!》是利希滕斯坦在1963年创作的双连画,画的左半边是一辆战斗机发射了一个火箭,右半边则是火箭击中了敌人的战机并使其在空中爆炸了。
这幅作品的灵感源自于漫画家 Irv Novick在DC Comics 出版社上的连载《All-American Men of War 》中的 "Star Jockey”这个故事。故事背景是这样的,在作者虚构的二战时期中,飞行员Johnny Flying Cloud预见到自己在驾驶P-51 野马式战斗机的时候,还会同时击落其他喷气式战机。
但利希滕斯坦在创作《Whaam!》的时候,把攻击战机跟目标战机都换了不同类型的飞机。除此以外,《Whaam!》并没有出现原作品中飞行员喊的:“敌人变成了一颗燃烧的星星!”("The enemy has become a flaming star!”)
http://s13/mw690/004fAF7ggy6Ul8jEIkkcc&690
利希滕斯坦通过双连画的方式,改变了形象元素与叙述元素的关系。鲜艳的红色,黄色的爆炸,拟声词Whaam,再加上对话框,使得不同的物体形象之间拥有了更强烈的故事性,增强了叙述中的因果关系。
《Whaam!》被认为是结合了时代性,空间性以及精神力的伟大作品,就“Whaam”这个词本身而言,通过运用拟声法,生动地展示了画面右侧表达的内容,增强了整幅作品的张力与影响力。
利希滕斯坦从《All-American Men of War 》获取灵感的作品可不止《Whaam!》。
http://s1/mw690/004fAF7ggy6Ul940fgQb0&690
http://s11/bmiddle/004fAF7ggy6Ul95Vs820a&690
这幅作品的灵感源自于漫画家 Irv Novick在DC Comics 出版社上的连载《All-American Men of War 》中的 "Star Jockey”这个故事。故事背景是这样的,在作者虚构的二战时期中,飞行员Johnny Flying Cloud预见到自己在驾驶P-51 野马式战斗机的时候,还会同时击落其他喷气式战机。
但利希滕斯坦在创作《Whaam!》的时候,把攻击战机跟目标战机都换了不同类型的飞机。除此以外,《Whaam!》并没有出现原作品中飞行员喊的:“敌人变成了一颗燃烧的星星!”("The enemy has become a flaming star!”)
http://s13/mw690/004fAF7ggy6Ul8jEIkkcc&690
利希滕斯坦通过双连画的方式,改变了形象元素与叙述元素的关系。鲜艳的红色,黄色的爆炸,拟声词Whaam,再加上对话框,使得不同的物体形象之间拥有了更强烈的故事性,增强了叙述中的因果关系。
《Whaam!》被认为是结合了时代性,空间性以及精神力的伟大作品,就“Whaam”这个词本身而言,通过运用拟声法,生动地展示了画面右侧表达的内容,增强了整幅作品的张力与影响力。
利希滕斯坦从《All-American Men of War 》获取灵感的作品可不止《Whaam!》。
http://s1/mw690/004fAF7ggy6Ul940fgQb0&690
http://s11/bmiddle/004fAF7ggy6Ul95Vs820a&690
利希滕斯坦也是在1963年开始大量地模仿其他人的作品,从广告到漫画,从市井小民的习作到艺术大师的名作,他曾说道“我的那些带有明显模仿痕迹的作品,都是我真正仰慕的佳作。”
利希滕斯坦因《Whaam!》系列而爆红,自然是饱受争议的,甚至有艺术家公然在接受访问时说道“利希滕斯坦就是个抄袭狂!”在1967年,利希滕斯坦曾公开说明过为何创作一系列以漫画为原型的作品:
“我在创作时都会尽量还原。我并不是为了复制,而是为了改写,我让我的作品跟原画几乎一样,就是为了更好地使他们结合在一起。”
谁也说不清那是抄袭还是结合,利希滕斯坦在质疑达到最高峰时,也试过回应“我作品创造的目的跟带给人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我认为它们是在批判性地改造原作,但是任何理性的分析都难以证明这一点。我从没怀疑我是在创作,只是别人的批评足以让你心生不安。”
但再多质疑都无法阻挡他一夜成名。利希滕斯坦创作了与当时抽象表现主义相对的,写实的波普艺术绘画风格,其作品被广泛收藏并得到了大众的喜爱。“Whaam!”式的画风,才是真正造就了让人一边大喊“Whaam!”一边追捧的利希滕斯坦。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