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师迷恋“三角” | 建筑 室内 景观

标签:
城市规划建筑设计迈丘设计景观设计 |
分类: 专题 |
设计师迷恋“三角” | 建筑 室内 景观
三角形,多变、兼容与稳定,给人以均衡并稳定的整体印象。设计师们将三角形应用到建筑、景观、室内中,谈起了一场三角之恋,让我们眼前一亮。今天,迈丘小编就带您走进设计师的三角世界。
简约之美
三角形有一种特殊的神奇性
给设计师带来无限想象空间和灵感
建筑表皮和室内空间设计被经常用到
三角形的奇妙在于
它可以把运动组织起来
画面上朝着一个方向集
三角形的特色廊架和铺装
现代设计中最爱的元素
三角形精彩案例赏析
美国克利夫兰现代美术馆
设计:Farshid Moussavi
地点:美国俄亥俄州
建筑面积:3.4万平方英尺
这个六面镜面结构的建筑是美国俄亥俄州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的新馆外观设计。整个建筑共有四层,表面墙体由镜面黑色不锈钢覆盖,取代了旧博物馆馆址上复杂的场馆结构。
新博物馆的内部空间中空全高至建筑顶层,墙体结构外露,表面施以明亮的蓝色。白色的楼体台阶通往每层楼的各个陈列室和展厅,包括顶层一个大型的展示空间,该空间天花板的颜色与博物馆内部墙体采用相同的蓝色装饰,以改变博物馆一成不变的“白盒子”标准展示空间。由于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馆藏有限,其工作的重点在于策划和举办公共的艺术项目及活动。因此,建筑师在博物馆的地下设计了一个两层楼高的多功能厅,用于满足这些公共项目及活动开展的需要。
Capela em
Villeacerón 教堂
设计:S.M.A.O.
地点:西班牙,Real ,Cdad13400 Almadén
年份:2001
该项目建在一个小山顶上,变成了从入口看向住宅时的一个参考点,它距离一个低洼地2公里远,并在沿路口行走的路上会展示出不同的景象。它稍微有一些偏离东西轴方向。绕过一个教堂就能到达住宅区,使教堂成为入口的转折点。游客进入教堂内部后会沿着西立面一路向上走,直到到达不对称前立面的焦点处。
沿着这条走道穿过间隔,大大小小的翻折打破了原本简洁的体量,在不断变化的时间里产生一种封闭而简洁,开放而碎片化的空间序列感。项目中只有一个十字架,一盏玛瑙灯和一幅位于焦点处的图画强调出象征意义。通过在一个体量中设计翻折的造型,让一种简单的材料凸现出来:捕捉所有由体量生成的阴影的金色混凝土,从捕捉穿透空间组成中额外平面的直射光,到黎明中不稳定、色彩缤纷的透射光。在小教堂里光线充当起第二材质的职能,它能与混凝土形成对比,具有脆弱、多变、飘忽不定、不稳定,具有支配作用但又会消失无踪的特性。
美国St. Aloysius教堂
建筑师:Erdy McHenry Architecture
地点:美国
面积:17800平方英尺
年份:2009
该项目开始作为总体规划的一部分,扩大现有的并建一个新教堂教区。教堂的屋顶是双曲抛物线形式,且跨度较大,屋顶的直立锁边采用的是金属板材料。
两个重要的概念探索为教堂赋予了形式:“再支帐篷”,通过精致的上升屋线的表达出来,唤起简单的崇拜和圣伊修的四灵修的概念:圣体,主的激情,圣母之爱,和天使合唱团,坐在教堂内用于锚固屋顶的大混凝扶壁附近。
入口序列利用了祷告集会的社会影响。同停车场的关系通过一系列越来越私密空间,为祷告的聚会者和他们的教友带来了一种独特的接近方式。人们重新被带到祭坛,通过涂抹与基督教入门仪式相同的洗礼池中的圣水来重申他们的洗礼承诺,使得个体们“合一”了。
晶体E8
设计:coll-barreu arquitectos
地点:西班牙Vitoria-Gasteiz
总建筑面积:12.974 m2
年份:2008-2011
E8大楼是Alava科技园的扩建产物。设计考虑了使用的不确定性,够根据不同需求进行调整、变化,同时又在多变中保持了稳定性,是一座能够适应未来变化的建筑。
E8大楼中部镂空,它升起于地面,飞翔在空中,面朝四周风景,让自然风景得以完美呈现。建筑和景观的融合十分重要,同时也是人文精神的体现。然而更为重要的是,将来有一天若自然景观消失,这座人工筑造的玻璃折叠建筑将成为载有这段历史回忆的记录体、寄存器和捍卫者。
E8大楼采用了控制气候的策略,将其立面分为两层。内层是独立的防水外壳;外部是可通风的包覆层,如遮阳伞一般为大楼阻挡强光。冬季,内外层之间的空间如同一床棉被包裹着大楼,抵御外部的严寒。夏天则通过气压差降低内层立面的温度。这样可以极大地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排放。
现代概念浴室样板间
设计:孟买NU.DE
地点:印度
年份:2013-2014
面积:1800 平方米
孟买NU.DE提出了一个现代概念浴室样板间“ABC
Emporio”,设计团队设想了几何般的造型如雕塑一般,在建筑物的正面、侧面和门面部分由白色棋盘格状包裹着,强烈的动态的外观使得建筑脱颖而出。
白色形状的材料是由Dupont公司制造的Corian,如果您看完,你会注意到这种材料通过嵌入式的led灯在夜间制造出迷人的的照明。
长沙梅溪湖数字服务中心
设计:metrostudio 迈丘设计
地点:长沙
占地面积 :6134 m2
总建筑面积 :8380 m2
项目位于长沙梅溪湖片区,北临梅溪湖路,南接桃花岭。该项目依山傍水,自然资源优越,与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隔湖相望,堪称梅溪湖之门户。
建筑设计以“双砾石”为设计理念,以砾石为原型,通过削切、变形,构成两个独特的均衡体量关系,背山面水,向梅溪湖打开。建筑造型设计强调生长的态势,仿佛长于山中,使主体建筑充满韵律。建筑采用生态覆土形式,将数据中心放在一层及地下层,地上体量部分则设计成办公及生活功能。由建筑棱角线延伸而出的线条形成景观的肌理,由石材、不锈钢和灯光组合而成。建筑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特点,采光通风都能满足要求,整个建筑可以收集雨水用于灌溉。
景观设计考虑建筑景观一体化,景观空间从入口广场到边庭再到中庭,形成了良好的空间转换,从一层边庭到二层、三层公共平台形成了一气呵成的景观流线。
天门山茶餐厅
设计:北京同和山致 北京构易
地点:广西桂林
建筑面积:627 平方米
时间:2009-2011
天门山“山之港”临江餐厅是桂林市资源县天门山风景区的最新“景点”,主要为到此休闲和游览者提供就餐和休息的空间。建筑以某种“半透明”的方式来呼应场地周边的环境:竹林,杉木,丹霞地貌和江水。
建筑室内的面积为627平方米,其中包含了厨房、卫生间和一个完整的就餐空间。底层架空4.5米是为了应对降水的季节性涨落乃至50年一遇的洪水,并在低水位的时候给游客提供步行通道;临江的宽大单跑楼梯给人营造了某种过渡空间和在室外休息观察江景的场所;90公分宽的木质实体和玻璃虚体相间隔拼合成的肌理覆盖了从墙面到屋顶的围护界面,模糊了两者的分别;众多转折的三角形拼合在一起,这些变化的界面将外部景色进行了重新定义。长度为15米到20米之间的若干鱼腹梁支撑起屋顶,顺应了空间跨度的力学需要,并传递了某种微妙的动感。
三角形室内设计中应用
Arthouse咖啡厅
设计:Joey Ho Design
地点:浙江杭州
Arthouse咖啡厅位于一栋278平米的三层画廊中,是一处充满戏剧性的,不对称的空间。其内部空间由棱角分明的几何图形,锐利的波状墙壁装饰。设计师用突出的部分混淆了墙壁,天花板和地板之间的线条。简单的色调使餐厅显得优雅坚定又时尚有个性。
三角形景观设计中应用
在景观设计中,设计师将三角元素应用到汀步、铺装、树池、特色桌凳、廊架等中,现代、简约、
梅斯特将军纪念公园
佛山中企绿色总部中央公园
设计:metrostudio 迈丘设计
面积:59894 sqm
地点:佛山
年份:2013
中企绿色总部位于广东佛山南海区,总占地3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
由企业独栋花园总部商务区和八大顶级服务配套:国际会议会展中心、商务酒店、酒店式公寓、交流中心、中央公园、风情商业街、会所等组成,项目是珠三角首个独立产权和独立办公的绿色商务园区。中央公园景观面积51800平方米。
景观与建筑设计灵感来源于大自然森林之歌,提取森林绿叶之精华,得到“绿叶细胞”的概念,将细胞结构注入到园区的景观和建筑设计之中,构筑了一个生态、休闲的商务公园形象。
台北基隆港滨水公共空间
设计:Guallart Architects
地点:台北
竣工:2003年
在宽敞开阔的基隆港滨水景观中,几个雕塑感很强的景观小品点缀其中,给人一种清爽开阔没有阻挡的舒畅感,站在景观台上,可以尽览河岸的天际线,是放松心情开阔心胸的理想之地。一群人聚集在岸边的栏杆上,平视或者仰望着欣赏岸边的风景,低头俯瞰水中的游鱼,很是欢快。
迈丘设计项目三角形元素
成都华邑阳光里 © 迈丘设计
* 图片来源网络,部分照片为迈丘设计项目实景,仅供学习参考!
前一篇:迈丘设计微观 | 创意“假”影
后一篇:最有“味道”中国建筑 · 8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