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丘设计之旅 | 东京中城
标签:
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景观设计 |
分类: 迈丘设计之旅 |
迈丘设计之旅 | 东京中城
导语:迈丘小编已经陆续对美国、英国、意大利、西班牙、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的知名设计案例进行深入分析,获得了众多粉丝的关注。从今天起,迈丘小编将开启日本建筑景观设计之旅,通过对东京、大阪、京都等多个城市的六本木之丘、东京MIDTOWN、表参道等建筑景观大师们的作品学习分析,为大家带来一次设计盛宴。
城市再生典范:东京中城
东京中城(东京ミッドタウン,Tokyo
Midtown)是一个日本东京都港区的多用途设施开发计划,位于六本木的旧防卫厅原址和和赤坂九丁目,距离六本木500米处,是复合型城市综合体,被堪称东京拥有最大片绿地的购物中心。
设计信息
▲ 平面图
总设计:日建设计
总体规划:SOM
设计两翼:安藤忠雄
庭院部分 美术馆/商业楼:隈研吾
景观设计:EDAW (AECOM)
拱廊接(商业空间):Communication Arts
东京丽思卡尔顿室内:Frank Nicholson
项目资料
所在地:东京都港区赤坂9丁目内
占地面积:约68,891 ㎡
地区规划面积:约102,000 ㎡
使用面积:约563,801 ㎡
容积率: 6.7
设计理念
以“纽约曼哈顿Midtown”为蓝本,
以“Diversity(多样性)、Hospitality(款待)、On the Green(绿色)”为设计理念,
以“市中心的高品质日常”作为商业理念。
组成部分
东京中城共由6座建筑物组成,最高一幢有248米,顶层是东京首间丽嘉酒店,将商务办公、主题商业、文化艺术、酒店公寓和传统园林有效的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动静结合的城市氛围。汇集了各种各样的商店、餐馆、写字间、饭店、绿地、美术馆等设施,许多企业都将总部迁往东京中城,包括USEN、日本雅虎、富士胶片、富士全录、Goodwill
Group 等
东京中城景观设计方案是日本景观建筑史上的一大飞越,其设计的开放空间与绿色空间面积占总面积的比重达50%以上。综合多元化景观元素与周边开放空间和广阔的绿色空间相互辉映,实现了外部环境与内部设计的连贯过渡,浑然天成。新式景观设计中最为显著的特色便是保持并移植了多达130棵的天然乔木,形成了一条自然的绿色廊道。蜿蜒的人行走廊,将系列花园和喷泉连贯一体,维持了传统日式建筑精髓的同时,又有效地融合了现代建筑元素与现代设计因素,实现了传统日式风格与当代设计元素的和谐融会。
广场
Plaza
广场主要用于时尚名店和咖啡厅组成,有电视大屏幕和休憩空间。
▲ 中心巨大的钢构架,设计来自日本榉木,是一个室外的灰空间。
▲东京中城的标志
▲采光井,为室内引入自然光
▲黑色加玻璃的指示牌,时尚简洁,设计感十足。
▲ 艺术雕塑
▲特色凳
拱廊街
Galleria
拱廊街实际上就是购物中心,在这全长约150米、高约25米、4层竖井式结构的大空间。时尚精品和商店玲琅满目,是东京中城的主要购物区。在拱廊街的“庭园阳台”,可以欣赏美景,愉悦身心。
▲以“竹子”为主题的生态中庭
▲ 从上而下的水景
▲ 地下一层的安田侃的《意心归》与广场上雕塑《妙梦》,在不同平面的空间产生呼应
绿色公共空间
东京中城的巨大魅力,在于拥有丰富的树木花草,仿佛远离都市中心。桧町公园过去是长州藩毛利家位于麻布的别墅的庭园,约2公顷。名园里的绿树花草仍一如往昔地把美丽的风姿展现给人们。而
与桧町公园相连的中城庭园里,有草坪广场和慢跑道。
▲从商场中庭眺望户外庭院及雕塑
▲ 中城庭园的草坪广场 ▲艺术雕塑
▲桧町公园
三得利美术馆
隈研吾设计的三得利美术馆以融合了日本的传统和现代“和的现代”为基调,创造了宁静安详的都市空间,外墙采用日本传统的白色百叶(纵格子),馆内采用木材,竹子,和纸等日本传统素材,表现出自然的热情与柔和,同时还大量使用了三得利的威士忌酒桶的木材,让人在漫步之余,似乎还能闻到一股微微的酒香。
▲ 三得利美术馆的外观
▲ 内部玄关
21_21 DESIGN SIGHT
21_21 DESIGN SIGHT由日本建筑大师安藤忠雄(Tadao
Ando)设计,以三宅一生“一块布”的概念为设计是一栋地上一层、地下一层的低层建筑,悄然隐身在Tokyo
Midtown的边陲地带。
▲美术馆入口
▲美术馆地下空间
▲旱喷
▲ 雨水处理
▲ 交通线路图
* 图片来源网络,部门照片由迈丘设计师提供,仅供学习参考!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