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叶尔克西《永生羊》读后感----------安亮泽

(2014-11-14 18:37:59)
标签:

安亮泽

读后感

永生羊

叶尔克西

分类: 读后感

北塔山,牲口世界的生死交汇。北塔山,人羊挚情的一梦三牵。《永生羊》借助孩童视角,在旧年尘土飞扬的时空里。从时间深处溢出来,缓缓流向了另一段不可预知的时光。四季迁移的哈萨克毡房。一年两度的大举迁移。我们的故事也就从这样一个天地苍茫的地方开始。淘汰羔子萨尔巴斯,老实孩子黄毛丫头。人的悲欢离合和羊的生离死别就发生在了那个特殊年代的特殊地方。梦幻般讲述着一段不为人知的生活秘密。

那只被叶尔克西称为永生的羊,哈萨克女童精心喂养下。在自然神秘信仰的感召呼唤下。慢慢由弱到强,虽然它的姿势美丽得像一头警惕的鹿。但它终究抵不过命运的轮回。长肥以后,大人们要以它为食。正像哈萨克们每宰杀一只羊时会说的那样:“你生不为罪过,我生不为挨饿,原谅我们!”这就是自然法则,一切只能照此逻辑演绎——我们不能挨饿!于是。此羊命该如此,因为它是羊,它世世代代都是生而为羊,世世代代都是为人所食。被食之后,它依然要在下世为羊。因此它是永生羊。虽然人们承认,此羊无罪,但是却需要它付出生命和肉体的价值来维护人的生存。这就是这个世界生命链中久已形成一种弱肉强食的不平等惯例,这也使一些生命现象永远处于被强食的地位。同时也从另一个方面透视出哈萨克人充满质感的生命形态,用诗意而朴质的语言,诠释哈萨克人对生与死的朴素理解,羊生不为罪过,人生不为挨饿。”世上的事,就是这样简单。“一只羊被宰杀了,另一些羊又会来临,它们的生命在时空中循环往复,永无休止。被人宰杀吃掉,只不过是生命往复的一种方式,没有更深的意义。就像一场大水,只能是一场大水,说明不了什么一样。”从自然中来,又回到自然中去,这也不失为一种豁达的生死态度。在《永生羊》中,我们获得的是一种祥和的、从容的生死感悟。在那只即将被宰割的羊身上。我们可以通过哈萨克女童的目光,透彻的看到了生与死的意义。

但是奇怪的是,就是在那一刹那,她却猛然得到了一个启示——“我和这只绵羊相识已经有好几个世纪了。几个世纪以前,这个萨尔巴斯就是一个羊身,我是一个黄毛丫头。我们曾约好要在几个世纪之后在这北塔山上邂逅相遇,向世人证明,这个世界真正的主题不是爱情,而是生命与时空。”于是。文章的中心开始深化。主题开始突出。我们跟随着这位牧羊女孩开始了认真而真实地探索作为一个哈萨克人的那种对于生活中美的事物的追求、探寻和感知。作为一个牧羊女孩的那种最单纯也最坦诚而且最为儿童认同的审美意趣和美感形态。让我们从内心深处充满着对于同是生命同是弱者的同情、关爱和不平。因为我们的灵魂深处,依然保持着那种天然的生命平等观着那种对于弱肉强食生命现象的不满

铺展的青草年年将人畜引向远方又回到老地方。自然与人世的交融中,唯一不变的一颗纯真童心,是引领一切的魂。我们跟着作者一起回到那个久违的又似乎不曾有过的童年家乡。 展开了一段看似朴素迷离又似乎确实发生的心灵旅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