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维东:写作课程理论重建与有效教学策略

标签:
育儿教育文化 |
分类: 写作教学 |
时间:2017年12月12日晚
地点:作文聊天吧
主持:张祖庆
主讲:荣维东
嘉宾:朱煜
管理:杨婷 陆麒娟
整理:周小琴 王琳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220/28b2b8fe2ab7418ab3a86a6ac222a084.jpeg
主持人张祖庆
亲爱的各位作文聊天吧的朋友们,大家晚上好。很高兴有机会为荣维东教授主持今晚的活动。今晚的活动将开创我们作文聊天吧的新历史。此刻,北中国大地已经开始飘雪,而我所在的新加坡,却依然是盛夏季节。为了作文,为了语文,我与朋友们远隔千山万水,进行一场零距离的交流,这能否称得上是一场跨国的学术交流?
荣教授登场之前,允许我啰嗦几句:
首先,我要借此机会感谢,作文聊天吧强大的管理团队,在群主章晓的带领下,兢兢业业,把作文聊天吧打理得井井有条。向管理员们表示崇高的敬意,你们辛苦了。
其次,我也要感谢各位聊天吧的新老朋友们对我本人的牵挂。在新加坡访学三个月,日子过得很充实。早晚锻炼,白天学习;洗衣做饭,自己料理。周末去转一转新加坡值得一看的地方,到图书馆看看书,偶尔写写文章,感觉好像回到了学生时代。在此,我提前祝朋友们学期结束工作愉快!
第三,我要想荣教授表达我的敬意。
荣维东教授是我非常景仰并佩服的,有真才实学的教授。
荣维东是西南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语文高级教师,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语文课程教学论方向)。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写作学会中小学写作教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曾从事中学语文教学18年,获“教学能手”“学科技术拔尖人才”等称号。2010年获华东师范大学“支援西部奖”。2011年4月,赴香港大学教育学院研修;2011年7月,赴英国伦敦大学教育学院培训;2014年8月-2015年8月国家留基委派美国堪萨斯大学“访问学者”。《语文教学通讯》(2013.4)《中学作文教学研究》(2017.1)等杂志封面人物。目前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包括25篇人大复印)。学术著作有
《交际语境写作》《写作范式转型论》等,主编《语文教学原理与策略》《语文文本解读实用教程》《语文课堂微教学技能训练》等。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220/93f25af28111425dbcfbcecd0a349c7a.jpeg
教授在语文教学理论建设上,有很深的造诣。尤其是他提出的交际语境写作,更是填补了国内这个领域的空白,为写作理论的重构和中小学写作教学改革未来指明了方向。可以说,荣教授的研究,是领风气之先,引学术航向。
今晚,让我们在12.12,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幸福地聆听荣教授的学术分享《写作课程理论重建与有效教学策略》。请大家特别关注“课程重建”“有效策略”,这些关键词。掌声请出荣教授!
重庆荣维东教授
荣维东:写作课程理论重建与有效教学策略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220/8aaf051b01d449cb87a99f119c8806e6.jpe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220/61c61b77fbdb4ded840a421786cc44c5.jpe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220/5f09ad7742854ba98dac2fa6ab598ef4.jpeg
非常感谢张老师的邀请,让我有机会能和大家聊聊作文方面的话题。咱们先从几个例子说起。
第一个例子,教研室主任说儿子的看图表达不及格。他说,图画上画的是小朋友看见马路上车来车往,十分害怕。老太太领着小朋友过马路。老师说应该小朋友领着老太太过马路。你觉得这位老师的说法对吗?咱们不应该用阅读能力评判写作能力。
第二个例子,《我的理想》写的是一个想做狗的小男孩,想保护妈妈。老师认为不是科学家和警察,不符合题意。(语文教育语言学理论:缺乏语境学的知识)
第三个例子,低年级用“围着”造句,老母鸡围着草垛在转。老师认为不高级,学生改成地球围着太阳转。(高级的情景化的运用)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220/ff5d33c53bc944a0b6f9a42d6634397e.jpe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220/100c1a3533274ccfaaa3c177e1b06d06.jpeg
我国语文课程层面的具体落实措施很不到位,过于重视情感宣泄和生动优美的艺术表达,在精密的概念语言和逻辑表达方面训练极为欠缺,教师上课看重的是文学作品,擅长的是激情四射,重视文采生动远胜于理性思辨,重抒情审美超过求知思考,情感有余,理智不足。就目前语文教学现状,我们更应该防止轻视、贬低科学言语的倾向。
强调刚性的书面表达能力,根本原因是在学科领域和专业领域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必须准确使用概念。这就需要突破传统过于注重词汇、文法及修辞的刻板印象,鼓励学生运用准确的话语进行,使学生更专注于逻辑思维的运作,更好调动先前知识、既有知识与某事件的解释关系。这种概念语言的运用需要专门训练。很多文学青年,并不能顺利进行严密思辨文章的学术写作,甚至不能恰当进行应用文体的写作,就是明证。魏小娜在《真实写作教学研究》中如是说。
应用文写作更为重要,实用的写作,思辨的写作在别的国家才是主流。写作不是为了应试,而是为了适用。这正如潘新和说的那样:“美国写作主线是为了应用,我国写作是为了表达。”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220/17b17f6dcc074a708c71b5a36c57f4c7.jpe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220/4258248900a84eb3969f148d4551ac8d.jpeg
写作知识的课程研究是基于文章学的知识,叶圣陶的作文论。中小学写作的知识仍存在一定的贫乏,主要表现在主题、材料、结构、语言四个方面。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220/23e8ab1768664eef83f2ff3188a3962c.jpe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220/ed463da1f9d44ab390d2208f8d40ae7b.jpe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220/edb658e6f0fa4e23b4fd1c69d5467f94.jpeg
学生缺乏生活的说法不一定正确。每个人都有足够量的信息和内容来写,一般人的信息潜藏冰封,不会写作可能是不会从长时记忆中提取信息。这也是老师要做的事。
写作即思维。写即想。想得丰富、具体、清楚,就能写得丰富、具体、清楚。要教孩子思考,他的写作材料就会源源不断。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220/0d5964d7c47f49b99361d6fdabd2434e.jpe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220/3b3cdba258064d6ab65e986728d2659f.jpeg
读者意识、文体意识、语体意识是交际语境写作强调的三个意识。写作教学理论发展存在三种范式转换,即传统以关注写作结果为主的“文章中心”写作;到20世纪60年代以来以关注写作过程为重心的“作者中心”的写作;以及当代以关注写作真实情境、动机和社会功能为重心的“读者中心”的写作。我国长期以来的作文课程形态,基本上是以“文章中心”的写作。写作上注重主题、内容、结构、语言、体裁等文章知识和记叙、说明、议论三大文体,写作教学主要是读写结合。而写作,本质上是一种交流行为,营造具体真实或拟真的写作任务场景,教学生自由地表达与交流,正成为写作的趋势。世界写作课程正在发生从“文章——过程写作”向“交际——语境写作”的范式的重大转型。
高明的作家往往具有极强的读者意识。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220/4b22c350785146489d8411627ed6d014.jpeg
文本中心,作者中心,读者中心是当前写作教学的三种范式。其要素比较如下: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220/3d946125cab54e5da87fe20a2d4ba6a4.jpeg
将写作课程内容框架,立体化就会得到一个写作课程标准指标框架,如图: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220/4fa7758415994f6fbd1289913aeefeab.jpeg
这个写作内容标准框架应该主要包括三个维度即:“语篇—结果”维度、“过程—能力”维度、“交际语境策略”维度。比如我们的写作课程标准,可以从语篇—结果指标、过程—能力指标、交际语境指标分三个维度去表述。
我们谈交际语境写作,不是说就不需要文章写作、过程写作了,而是以基于交际语境下的三种范式的整合。教学中应体现其整合性,展现有机融合的过程。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220/b72ae791f5ff496086becb3a76a093fc.jpe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220/28f4fd263ae0455a88bdacb5f78b3a52.jpe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220/aad9ba6ecbc542bfba5ee69588f7529d.jpe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220/0487fc7182944ebdb529350ba9557c16.jpeg
写作练习是为了应用,其实就是这种种假想的读者。写作练习可以没有教师,可不能没有假想的读者。——朱自清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220/6ac8e9ddc923486c8401c21f3923f73d.jpe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220/9b6b5e81934d46b78c26eaba0bc5fb55.jpe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220/111abf40b3764e6e835fc86cef3c2a7d.jpe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220/373902887841417c9c0e7b4459b76d82.jpe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220/8a5039befcaf461382a2c29225a5e6cc.jpe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220/40a27b9416644bf4982e524252b7c782.jpe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220/8f62d3a16d6e49c89bdc1db6a38eb02d.jpe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220/e540998aaf8d4301bcb8c177ab747fa6.jpeg
不同的人,说话方式内容不同。读者不同,内容和方式也不同。根据语境,我们可以让学生从读者、目的不同角度来为角色选择材料。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220/cc50915bbc1b4e2690af8025d02631d8.jpe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220/13f6fde2f8454362b863a6f80d0ce5c1.jpeg
先来看个课例——荒岛生存:你将和你的伙伴在荒岛上生活一个月,从而显示年轻人的机智勇敢与适应能力,你将作出许多决断、探险。 上岛之前,允许各小组选择一些设备:六种生活必需品和两种奢侈品。配置的物品应满足小组每个成员的需要。完成选择后,写下选择理由与日记两则——即将出发与刚出发时的感受。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220/83c5b053d123497d954978aa75bc7acc.jpeg
从写作任务中很明显可以看出,基于生活情境的写作达到了文学写作和应用写作的深度融合。我们教师有必要为学生营造写作的真实任务情境,让学生在“做中写”。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220/2436421eff7c41d6b50996d44754b10e.jpe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220/8314f1d2e0b44522a6ae0673247814a5.jpe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220/b382e79a5ec74d29a92fb7b99a5f993a.jpe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220/a331992b75b141ab9d5c53d847e296c5.jpe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220/ed6b787ab8ad4346904d2fd42aa27932.jpeg
从上述课例中,我们可以进一步明确基于交流取向的写作发生模型: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220/9c69d1b1686e410681fcc8c429ae2709.jpe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220/59ed33f76a824d3d80220b0339b9c382.jpe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220/d102aaa2230e4a5fb23a6ef34e345dd7.jpeg
话题、角色、读者、目的,不仅要看语境,还要去看孕育文章的交际语境。说话可以滔滔不绝,写作很困难。原因:1、口头语言成为本能。2、书面语言在我们大脑基因里还没有自动化。
在微信、QQ上进行写作在速度、内容、数量上确实高于在纸笔上写作。有交际对象是其中一个蛮重要的原因。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220/23518deecdfe42feaaa4d7f1cc7c8f6e.jpeg
因而,写作要求学生讲真话,老师更要创设真的语境或是接近真的语境。好的语言是合乎语境的。并非用好多排比、比喻、夸张。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220/67e102b1f5b24998af54a885b210141b.jpe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220/f8e683fa417a4a4ca35178d9f607fc5f.jpe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220/4a2433b930f94baf80ab0cd881b9be85.jpeg
我们用“语篇写作内容”而不用“文章写作内容”,是因为我们认为,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写作观。即:“文章写作观”和“交际语境写作观”的不同。基于传统文章学的观念,我们认为,文章一般指独立成篇、有组织的、能表情达意的文字。我们倡导学生的写作应该以“功能语言学”为理论依据,写出来的是自由活泼、可长可短,包含丰富多彩的各种文类,以达成交际功能为宗旨的“功能性语篇”。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220/2bf60fb24db74a55b1b1542268586441.jpe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220/86f46d51076c453e8c1e5d71ad39d78a.jpe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220/a92b6ae6d25543869842374788ed485a.jpe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220/36abd7162ebd4da0b95b5418fb7e8ba0.jpeg
写作核心问题是:1、怕写2、没内容写3、不会写。
谢枋得说:“凡作文,初要胆大,终要心小,由粗入细,由俗入雅,由繁入简,由豪荡入纯粹。此集皆粗枝大叶之文,本于礼义,老于世事,合于人情。初学熟之,开广其胸襟,发舒其志气。但见文之易,不见文之难,必能放言高论,笔端不窘束矣。”这就是说,作文构思的时候要大胆自由、任思路纵横驰骋,就会有无限丰富的内容可供选择,但行文和写完之后,要依据“礼义”“世事”“人情”等社会语境、文化语境、交际语境的需要,进行选择、修改、确定、定型。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220/04f914f286c3455e98b32fe904ce6080.jpeg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220/0cc12c6b719549a595747e7509618fdd.jpeg
我们提倡的“交际语境写作”是指为达成特定的交际目的,针对某个话题,面向明确或潜在的读者进行的意义建构和书面交流。 交际语境写作借助于真实或拟真的社会情境、任务场景或者具体语境开展写作,是一种情景化的、交流性、社会化的写作,是最大程度接近于或者还原于生活真实的写作,是自然生态的写作。写作动机来自于内在的表达需要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