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山中何事醒时明月醉后清风
山中何事醒时明月醉后
清风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416
  • 关注人气:11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专属于男女生的生命成长课程 2016-05-06 钟杰  新校长传媒

(2016-05-09 19:49:34)
分类: 教学新招

http://img.proxy.xmtbang.com/?url=http://mmbiz.qpic.cn/mmbiz/r634NA0IqMbbASDbqGxdyOgYZMVb5EzltaKdq4O9HxL4tjnmq5b4pdpicHkzx4LcC1oJ2IJHJiakfiaUAWT7vicaqg/0?wx_fmt=jpeg2016-05-06 钟杰  新校长传媒" TITLE="专属于男女生的生命成长课程 2016-05-06 钟杰  新校长传媒" />

曾经,我非常迷恋管理。我费尽心思,在班里建立了一个强大的管理网络,给孩子打造一个生命成长的管理场。

但是,后来发现:精细的班级管理和精心的文化熏陶下,孩子们自然成长得比较好。但是他们一旦离开了老师的引领,自己又没有方向感迷茫、沮丧了,生命状态很快沦为无序和平庸。

这是怎么一回事?

说到底,是孩子心里那盏灯没有亮!一个心里黑灯瞎火的人,怎么可能找到前行的方向呢?

那就要为孩子点亮心灯,帮助孩子找到他们生命成长的方向。以后不论他们去到哪里,都不再迷茫,能够很快适应,很快地调整自己,进而找到更好的自己。

根据对以前学生的调查反馈,对现有学生的了解,还有对整个社会的洞悉,我试着开发“男女生的生命成长课程”,以课程为节点,将孩子生命成长中需要的养分源源不断地注入他们的心田。希望这个生命课程把孩子的心灯点亮。

我是这样来设计我的“男女生的生命成长课程”的。


课程的系统性



这是首要考虑的问题。每个孩子的生命成长,都是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因此,在设计这个课程的时候,就必须进行系统的考虑。

我将课程分为初、中、高三个层级课程。初级课程,重在引导孩子认识自我;中级课程,旨在引导孩子经营自我;高级课程,着力于引领孩子们超越自我。总共有44堂课,我称之为“男女生必修44堂生命课”。这44堂课前后有交叉,上下有铺垫,附录如下:

第一部分 初级课程 认识自我

1.相亲相爱一家人(男女生)

2. 为自己准备一面照妖镜(男女生)

3.一场关于青春期的盛宴(男女生)

4.把女孩惯成神(男生)

5.你知道你有多重要吗(女生)

6.传女不传男(女生)

7.你的事业是父亲(男生)

8.保护自己是头等大事(女生)

9.做个有学生味的孩子(男女生)

10.重视你的大姨妈(女生)

11.野蛮身体,文明精神(男生)


第二部分 中级课程 经营自我

12.好性格好人生(女生)

13.传男不传女(男生)

14. 青春女孩一定要知道的几个真相(女生)

15.做个大气的男孩(男生)

16.做个善解人意的女孩(女生)

17.阳刚之中有柔和(男生)

18.女孩是拿来呵护的(男生)

19.做个万人迷并不难(女生)

20.男儿有泪也要弹(男生)

21.屌丝的逆袭(男生)

22.做个有智慧的女孩(女生)

23.做一朵明艳干净的白莲花(女生)

24.责任感是人生的基石(男女生)

25.做个聪明的好女孩(女生)

26.保住你的底牌(女生)

27.何必要在一棵树上吊死(女生)


第三部分 高级课程 超越自我

28.做个女汉子又何妨(女生)

29.先成为自己的英雄(男生)

30.为何失联的都是女孩子(女生)

31.不做狐狸小姐(女生)

32.女不强大天不容(女生)

33.最不容易弄丢的人是亲人(男女生)

34.爱情的真相(男女生)

35.远离校园暴力(男女生)

36.她为何成了未婚妈妈(女生)

37.腹有诗书气自华(女生)

38.男人是野生动物(男生)

39.守住一个秘密比泄露一个秘密更重要(女生)

40.如何做好你爸妈的小甜心(男女生)

41.做个打不死的小强(男女生)

42.把自己打造成品牌男神(男生)

43.把自己打造成高层女性(女生)

44.让我们都来修炼一颗父母心(男女生)

括号里面标男女生,表示这个课是男女生都要上的。标男生,表明这个课只有男生参加,女生需要回避。标女生,则表明只有女生参加,男生要回避。


课程的针对性


我们每做一件事,做之前都要扪心自问:我这样做,究竟要解决什么问题?

事前做好预设,心中才有丘壑,临场才不会手忙脚乱。通常情况下,我会根据我的经验,以及调查研究,将每个学段可能出现的问题预设出来,再根据这个预设来确定我的课程主题。比如,中学阶段,在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A、性知识缺乏; B、人际交往不畅;

C、审美不足; D、精神矮化;

E、情感依赖; F、性格缺陷;

G、内心蒙昧; H、早恋问题;

I、心灵脆弱; J、亲子关系疏离;

……

老师们不要惧怕问题,而是要以研究的心态去迎接孩子们所产生的问题。对这些进行分析归类,找出其中的规律。

比如,一个起始班级,第一周,孩子们相互不认识,师生也不熟悉,学校的地皮孩子们也没踩热。这个时候,孩子的心里是没底的,甚至是胆怯的,他还处在观望、探察之中,所以他们不可能做出违规的事来。有些老师在第一周就忙着烧起三把火,实在是操之过急了。

这时候的孩子,其实最缺的是朋友,没有情感的归宿感,心里空落落的,失落、压抑、不满、胆怯、观望……各种不安情绪搅和在孩子心中。此时,老师最需要做的,不是亮出几把刷子去吓孩子,而是帮助孩子建立朋友圈,给予孩子安全感和情感的归宿感,那么班级很快就稳定下来了,而且师生关系也会更亲密。这就是事先预设,根据预设做出来的课,就能及时合理地解决问题。


课程的有效性


虽说过程很重要,但如果是没有结果的过程,我想,还是少一些比较好。

既然要做,那就既要做好过程,也要保证有好的结果。我做这个课程,不论是从功利的角度(分数),还是从孩子生命本身的成长来讲,我都追求效果。那么,我究竟追求什么样的效果呢?

A、引爆孩子的生命成长点。当孩子生命成长的按钮被按下了,我们还怕孩子不成长吗?

B、推动孩子自觉成长。不论是孩子,还是成人,生命一旦自觉,成长就主动了。

C、帮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当孩子变得自觉、主动,他就很容易找到最好的自己。这是为师的一件大功德,值得去做。

顺便说一句,当孩子的生命都已经走向自觉,都已经学会自我成长了,他们的成绩会差到哪里去呢?当然,不能否认,有些孩子因“性格、能力、动机”等因素处在一个消极的层面,

成绩确实很难提升。那也无妨啊,只要孩子的生命状态是积极的,早晚他们都会找到最好的自己!


课程的延续性


心血来潮,或者“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我都不赞同。要做,就一定要有一个宏观的构架。杂乱无章,半途而废,既累人,还耽误时间,并且没有效果,划不来。

因此,我在设计这个课程的时候,进行了三年的规划,做了通盘的考虑。不管我是带一年,还是带三年,我都要做三年规划,甚至还规划得更远。

我非常认可一句话:带学生三年,就得为学生考虑三十年!我这个课程,虽然立足现在,但功效是在将来。总之,课程只有持续地做,前后交叉,上下铺垫,才会发酵出有利于孩子生命成长的元素。


课程的多样性


任何东西,单调就会乏味。尤其是孩子,总是跟他们玩一种花样,他们就会

厌倦。因此,我们在设计课程的时候,要更尽可能地全面开花,多处着力。

A、讲座课(专业讲座,只要讲得生动有趣,孩子们并不反感。相反,以一种严谨的学术态度给他们讲,他们听得非常认真)。

B、班会课(虽然是常规课,但可以上得不常规,尤其是要体现其趣味性,将孩子们激活,让他们受到震动,效果仍然是非常好的)。

C、活动课(这是孩子们最喜欢的课,活动要有趣,并且能让大多数孩子参与,即便不参与的,也能从中找到笑点)。

D、辩论课(男女双方就某一个问题进行辩论,场面非常激烈,孩子们参与度非常高,并且又能锻炼孩子们的思辨能力和口才,一举多得,值得一做)。

E、讨论课(这种课型很常见,也常用,重点是要激发出孩子表达和质疑的欲望来)。

F、实践课(有些时候,说教不如让他们动手去做)。

G、调研课(以一种严谨的态度去探求生命中的疑问,孩子们还是蛮有兴趣的,一旦做成,他们很有成就感)。

H、私房话(这是我跟男孩与女孩非常私密的交流,不容外人听见)。

总之,不要把课程搞得死气沉沉。太无趣,太无聊,德育的作用就失效了,甚至还会起副作用。


课程的丰富性


很多班主任拿着我的课件去上课,上完总会苦恼地问我为何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如果只是上几节课就能达到我们想要的目的,教育也就太简单了。就像我们的语文学科,小学学6年、初中学3年、高中学3年,总共12年,做了不少的作业,写了不少的试卷,大考小考无数,可是高考的时候,不少孩子还考不及格。

有些老师一看要上班会课了,就赶紧上网百度一下,然后在百度文库里下几个课件,复制粘贴,修修剪剪,就拿着课件去上课了,根本没想过这个课件是否跟自己的设计理念相一致,是否是学生所需要的。不进行预设,不考虑学情,只管完成任务了事,然后就奢望着学生既听话,又有个性,还有创造力,生命状态积极向上,班上个个都是学霸。教育哪有那么容易?世上哪有这样的好事!

我的这个生命课程,可不是只上完课就了事了。我还进行了相关的拓展,让课程变得极其丰富。比如,我上第一课:相亲相爱一家人。鉴于孩子们初到班级,对老师、同学、学校都不熟,他们心里这个时候最缺的就是情感归宿,没有朋友圈,心里感到孤独压抑。那么这个课,我通过做游戏、搞活动,帮助孩子们快速地建立朋友圈,同时还要给他们奠定一个情感基调:我们就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课上完之后是不是就结束了?还没有。这才跨出了一只脚,还有一只脚没有跨出去。因此,根据课程主题,以及孩子们的实际需要,我推荐了《帕丁顿熊》这部电影,全班一起看。影片的故事围绕一只年轻的秘鲁小熊展开,讲述了这只喜欢吃果酱的小熊从暗无天日的秘鲁抵达伦敦迷路后,与人类发生的一系列特殊经历的故事。一个渴望为自己找到一个家的小熊,对人类充满善意,经过种种努力,最终找到了一个温暖的家。

这部电影很有趣,动物很萌,人很可爱,全程无尿点,不仅是小孩的最爱,大人也非常喜欢。看这部电影,我就是想告诉孩子们:连不同种类的生物都可以成为一家人,我们这些同类生物有什么理由不能成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呢?

除电影课程拓展外,我还有阅读课程的拓展。比如在初级课程中,对男生和女生进行了性教育(男女生分别进行,男生的性教育课是《你的事业是父亲》,女生的性教育课是《保护自己是头等大事》)之后,每个孩子都要共读性教育的书籍。男生共读《身体的秘密——青春期男孩使用手册》,女生则共读《身体的秘密——青春期女孩使用手册》。读完写出读后感,再进行交流。这样的拓展,孩子们收获颇丰。

至于音乐课程以及励志课程的拓展,其实就是我在班里推行的“养心课程”。正是因为每个主题都有相关的拓展,课程的内容就极其丰富了。

很多我想说,但又不便说,或者是没有时间说的话,就让这些拓展内容去说了,说得比我好、比我全面。孩子的心灯,说不定就在这些拓展内容的影响下,不知不觉给点亮了。


课程的选材


把课程的各项设计思路都理清了,接下来就该思考如何做课的问题了。德育课程,尤其是这个“男女生的生命成长课程”,没有现成的教材,也没有可依据的课程纲要,有的只是我在遵循孩子们生命成长的规律下,再根据生本教育的理念,以孩子们可持续发展为前提设计出来的课。因此,我在课程选材上非常用心。我所选的材料必须考虑如下几个特点:

1.有趣味。不论是成人,还是孩子,骨子里都喜欢有趣的东西。再说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选材的时候,一定不要忽略其趣味性,符合孩子们的年龄特征和心理需求。

2.有深度。别小看我们的孩子,如果我们拿出来的东西没有一点深度,他们是会嫌弃的,甚至会觉得你这个老师该out了。再说了,有一定深度的课程,可以促进孩子去思考,从而获取更多有营养、有价值的东西。

3.对比度强。所选材料如果前后能形成鲜明的对比,那么很多话不需要老师再啰唆了,孩子们一看就明白,突出什么,选择什么,孩子们心中自然有数。这样就避免了说教,让孩子们自己去教育自己,效果会更好!

4. 冲击力大。选出来的材料如果能从视觉上和精神上对孩子造成强烈的冲击,让他们眼前一亮,心中一惊,脑子一震,很自然地,美好的种子就在孩子不经意之间埋下了。

5.与时俱进。为什么我要特别提出这一条呢?我们做一个课,实在不易,因此,很多老师一旦做成了,就想一成不变。哪有这样的好事啊?你想不变,可孩子变了呀。因此,老师们必须与时俱进,所选材料也要与时俱进,学生才会真心佩服你这个老师。

比如,我的中级课程中有一个课是“保住你的底牌”,这个课必须要在初二完成。可是我这个学期带的是一个初三班级,前面都没有做过我这个生命课程。

有一次,有个女生问我,暑假是否看过《花千骨》。我说看过啊,那女生非常惊讶,说,你都要追这些脑残剧啊?我心中一动,立马在女生中做了调查,问她们哪些看过《花千骨》,结果女生都说看过,并且反响很热烈,说暑假追得连觉都不想睡。我灵机一动,我何不抓住这个热点,将《花千骨》的内容引进来,引导我的那些女生从倪漫天和花千骨那里学点东西。而我,从这个热点切入,既能很快赢得女孩的好感,并且还向她们露了一手:我虽然也追脑残剧,但我这个脑残比她们那些脑残厉害得多,因为我看得出剧情的实质、人物的本质,而她们看不出!除此之外,这堂课里我还把郭美美这个反面人物放了进来,把朴槿惠这个伟大人物也放了进来,一堂课下来,那些女孩果然对我佩服得五体投地。课上完,我给女孩们推荐了电影《肿瘤君,滚蛋吧》,还让女生共读《朴槿惠传》。女生当然得益很多,对我好感丛生,从此俯首帖耳。

6.能引发思考。如果我们的选材只注重趣味性,而忽略了其应该有的思考元素,那么这个课就太小儿科了。学生会觉得中看不中用。因此,我们选材的时候一定要选择一些反映当下社会生活的材料。比如,我的高级课程中《做个打不死的小强》,我就选择了两组材料做对比。

一组是一个男生向女生求爱,遭到拒绝,男生跳楼,所幸只是摔断腿骨,并无性命之忧。一组是女孩因失恋跳河自杀,恰好一个送外卖的17岁男孩经过,男孩见义勇为,跳下去救起了女孩,自己却溺亡了。这两组材料虽然让人唏嘘,但确实是可以触动孩子的心灵,引发他们对男女感情的思考和对生命的思考。

这个“男女生的生命成长课程”历时三年,内容极其丰富(一本书也未必能涵盖得完),绝非几千字可以讲述清楚的。我这里抛砖引玉,也是希望能给老师们提供一个课程思路,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风格,以及学生的情况,开发出属于自己的班本课程,给孩子点亮一盏心灯,帮助他们找到最好的自己!

从管理到文化建设,再到男女生的生命课程,这一路走来,有艰辛,有迷茫,甚至也有过退缩。但每当我想起我自己曲折的成长经历,想起我的种种巧遇,我就会精神百倍,我必须要去做那个点灯的人!因为,我始终相信:教育,不一定能杜撰神话,但一定能创造奇迹!


http://img.proxy.xmtbang.com/?url=http://mmbiz.qpic.cn/mmbiz/r634NA0IqMaNssDT3ISCnK1HaIdSJAgdORiaKeMbBSy3LLWoyTLgeLDq7f2kcaEDiajgqvSYH3GzyGC6qL1Q3hiaQ/0?wx_fmt=jpeg2016-05-06 钟杰  新校长传媒" TITLE="专属于男女生的生命成长课程 2016-05-06 钟杰  新校长传媒" />

钟杰,网名艾岚

深圳市光明中学语文高级师,全国知名班主任,班级自主化管理实验领军人物。自2006年始,钟杰撰写了200多万字的班级教育叙事,出版教育专著三部,其中《教育航海记》被湖北第二师范院校作为培训在校大学生的网络教材,《治班有道——班主任智慧手册》被大夏书系列为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培训用书。著名德育特级教师张万祥把她的“德育预设”称之为“班主任领域的一大发明”。


文章来自:《星教师》杂志201601期《年度班主任育人方略及带班艺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