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一、顺应自然,自然角创设适时、适宜、适度
《新纲要》中指出:“要充分利用周围环境的有利条件,以积极运用感官为原则,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显然,自然角的创设是至关重要的,那么我们幼儿园如何顺应自然,适时、适宜、适度地创设好自然角,让自然角真正发挥它的教育功能呢?
1.自然角创设印证季节特点。
创设符合季节特征的自然角布置,既美化环境,培养幼儿审美情趣,又能让自然角长时间充满生机,使幼儿长期保持兴趣。春天来了,各种绿色植物,五颜六色的盆栽小花,许多已经发芽或即将发芽的种子,这些都是幼儿喜欢的。还有更让幼儿感兴趣的养殖区里的小蝌蚪、小金鱼、蚕宝宝等这些错落有致的自然角,让幼儿园充满了春天的味道和气息。夏天到了,放一块浸湿的毛巾,让水蒸气在阳光下冉冉升起,让幼儿乐此不疲。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这个季节中可以提供各种成熟的水果让幼儿进行欣赏,并用水果和蔬菜制作栩栩如生的水果娃娃,从中体现收获的喜悦。寒冷的冬天里我们养一些水仙花,水养的萝卜,养一些小乌龟,看看小乌龟为什么不吃东西了等。总之,一年四季幼儿在与动植物的亲密接触中探究着、发现着、更体验着发现的乐趣。
2.自然角创设体现地方特色
自然角种植或养殖些什么东西,应该根据幼儿园所处地域和自身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创设有自己地方特色的自然角。如我们宁波的幼儿生活在海边,这里的海产品、贝壳特别的多,我们就可以利用这样的资源来进行特色创设。老师可以发动幼儿和家长把平时去游玩时挖来的或捕捞来的海螺带到幼儿园,只要把这些大大小小的海螺壳经过稍微的装饰,如画上线条画、图上颜料等就变成了一个个富有艺术的特色器皿。在上面可以种大蒜、种葱还可以饲养小蝌蚪、小金鱼等。平时幼儿午餐时吃过的鱼刺等,也是很好的材料。我们可以把它们收集后洗干净晾干,投放到自然角里,让幼儿进行比较、分类、排序等科学探索活动。我们还可以把一些贝壳穿起来变成一串串精美的项链后投放到自然角,让幼儿进行欣赏活动。我们的幼儿生活在城乡结合部,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有田地的家长,让幼儿带来菜地里的农作物,放在自然角里观察、照料,展开了一系列的观察探索。所以我认为,回归自然的自然角更适合我们幼儿。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3.自然角创设浓缩自然精华
大自然是活教材,而自然角是浓缩的大自然。我们应充分利用好这个自然资源,在创设时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身心发展的需要,有层次、分类别地精心设计与布置,按幼儿的认知水平,选用合适的内容和材料。如:小班幼儿年龄小、能力差以直观、常见、成品类为主,可安排一些色彩鲜明、易于观察的事物,像饲养乌龟、小金鱼、欣赏花卉、认识蔬菜等等。而中大班的幼儿对操作和参与兴趣进一步增强,我们就多提供给他们动手的机会,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精神,适宜观察生长周期稍长的动植物。如:丝瓜的生长过程、小蝌蚪变青蛙、蚕宝宝吐丝结茧等,这样适合年龄特征的自然角,更能有针对性地激发幼儿的求知、探索兴趣,增强活动的教育效果。
二、融入课程,自然角管理自主、互助、互学
新课程倡导“孩子是活动中的主人”的教育观念,让幼儿在有教育准备的环境中,通过积极探索活动,在自主获取有关经验的同时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管理自然角并不只是教师的事情,而是应让幼儿参与力所能及的管理,在管理中自主、互助、互学,从而让自然角与幼儿发生长久的互动,成为管理的主人公。
1.勤做标签,鼓励自主管理
教师应该主动帮助幼儿将带入园的材料做好标记,尽量做得详细些,这样便于让幼儿明确自己以后要重点关注和照料的对象。天天为它们换水、喂食,坚持为小苗浇水、除草,并和老师一起做观察记录,周末轮流把小动物带回家喂养。教师还要鼓励幼儿,主动将自己带来的材料介绍给班上其他的小朋友,这也是幼儿自己主动观察、认识和探究的过程。通过相互之间的交流学习,自然角的每样事物很快就会和幼儿交上朋友,日后看管起来自然就省事多了。通过让每个幼儿为自己带来的动植物做标签、服务,一方面,可以激发孩子的爱心和责任感,培养孩子初步学习观察动植物生长变化的过程,另一方面,可以给幼儿一定的任务体验完成任务的成功感觉。
2.分工合作,支持互助管理管
让幼儿学会管理自然角并不是轻而易举之事,我们教师要动脑筋,想办法,慢慢培养。我们可以根据幼儿平时的能力差异,分成小组,每周选派一名值日生
轮流负责。这样,幼儿的主动性被调动起来了。对于小班的幼儿,主要让他们观察,并能协助教师做一些简单的工作,如:可以在教师示范的基础上,给植物浇水,给小动物增添食物等。中班的幼儿可以在教师的帮助下,用值日的方法,分工轮流照顾自然角的动植物,从而培养幼儿分工合作、互相帮助的良好品质。对于大班幼儿,我们教师可以指导他们自己独立来管理自然角,让幼儿自己分工,建立值日交班制,要求头天值日的幼儿向第二天值日的幼儿交班时,必须告知动植物的生长情况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我们教师在幼儿劳动和管理自然角的过程中只是起督导检查的作用。
3.展示交流,颂扬互学管理
幼儿由于认知水平和照料经验有限,虽有满腔热情但真正照料起来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所以,我们经常利用晨间活动,餐后活动时间让幼儿说说自己在管理过程中的疑难点和好的方法与其他幼儿进行交流分享,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如:当两个管理员分管的黄豆种子,其中一盆烂了的时候,那么这位管理员就会提出疑问:“为什么我管理的这盆黄豆种子会腐烂?而另外一盆没有呢?”通过讨论交流,明白了原来这盆没有及时换水。让幼儿知道了其中的原因。又如在给小金鱼喂食时,有的幼儿就是记不住给小金鱼喂多少。于是我就让有经验的幼儿说说他们的好办法,有的说可以在金鱼缸上贴小贴士,用图示的方法来标注喂多少,也有的说,可以用易懂的儿歌的方法来记住,如:“我是小金鱼,一天吃一顿,不能吃太多,请你要记住”。每当幼儿想出好的管理方法进行交流时,我们老师会以送小礼物或五角星的形式进行表扬。幼儿在观察管理的过程中,把自己习得的发现、经验与同伴分享,便于梳理和提升经验,又为幼儿提供了展示交流机会,有时还有不少额外的收获和惊喜。
四、回归自然,自然角展示淳朴、环保、多元
不管是自然角环境的创设还是材料的投放,都不需要奢华,不建议花费太多的财力和,而是支持淳朴的、低碳的、自然的投入,让材料都源于幼儿的生活,回归原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