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AAS热点追踪| 2015/16超级厄尔尼诺事件

(2016-03-15 08:55:24)
标签:

杂谈

       什么什么?!世界气象组织说厄尔尼诺已经达到高峰,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又说拉尼娜要来了!拉尼娜跟厄尔尼诺联袂作秀,你方唱罢我登场,意欲何为?快来和小编一起研究一下吧~
AAS热点追踪:
2015/16超级厄尔尼诺事件
        根据Nino3.4海温指标(表征厄尔尼诺强度的重要指标),2015年春季发生的厄尔尼诺事件已在2015年冬季(2015年12月-2016年1月之间)达到峰值,是一次超强的厄尔尼诺事件(厄尔尼诺指数将在2015年年底接近2.5℃左右)。根据哥伦比亚大学ENSO预测中心给出的预测结果,在未来两到三个月,热带太平洋的正常海温状态出现的概率将增大至60%左右。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郑飞研究员和朱江研究员等给出的最新预测结果显示,本次厄尔尼诺事件有90%以上的可能性将维持到2016年春季,并且这次厄尔尼诺事件有可能到2016年夏季后转变成一次拉尼娜事件。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img_xiumi_us/d8984376c986e036b1ebf533b8dad272.jpg2015/16超级厄尔尼诺事件" TITLE="AAS热点追踪| 2015/16超级厄尔尼诺事件" />
http://cmdp.ncc-cma.net/pred/cn_enso.php?product=cn_enso_iap

科学指导:
中科院大气所郑飞研究员

策划:小林编辑;撰文:小金编辑

2015/16超级厄尔尼诺事件跟踪
       根据Nino3.4海温指标,2015年春季发生的厄尔尼诺事件已在2015年冬季(2015年12月-2016年1月之间)达到峰值,是一次超强的厄尔尼诺事件(厄尔尼诺指数将在2015年年底接近2.5℃左右)。它比97/98年发生的厄尔尼诺高出0.1-0.2℃左右。根据NOAA(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观测,目前这次厄尔尼诺的峰值已经过去,表现出衰弱的特征。从2015年12月到现在,热带太平洋中东部的暖海温异常大于2℃的面积已经显著缩小。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img_xiumi_us/8e253fb8f703956323c6883fd8018966.gif2015/16超级厄尔尼诺事件" TITLE="AAS热点追踪| 2015/16超级厄尔尼诺事件" />
       根据哥伦比亚大学ENSO预测中心给出的预测结果,在未来两到三个月,热带太平洋的正常海温状态出现的概率将增大至60%左右。
网址链接:http://iri.columbia.edu/our-expertise/climate/forecasts/enso/current/

2015/16年超级厄尔尼诺事件的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郑飞研究员和朱江研究员等研究人员,利用2016年1月25日大气所厄尔尼诺集合预报系统(IAP Leefs_CDA)的最新结果,预测此次厄尔尼诺事件有90%以上的概率将维持到2016年春季(4-5月份之间,图2),春季中东太平洋大部分海域将维持一个暖水的状态(图3)。同时,这次厄尔尼诺事件有可能在2016年5-6月份结束(图1,图2),到2016年夏季后则有70%以上可能性转变成一次拉尼娜事件(图2-图3)。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img_xiumi_us/08af21e6f5e0e9e298e932bf68263c84.jpg2015/16超级厄尔尼诺事件" TITLE="AAS热点追踪| 2015/16超级厄尔尼诺事件" />
图1:大气所厄尔尼诺集合预报系统(IAP Leefs_CDA)从2015年3月-2016年1月起始对2015年超强厄尔尼诺的预报情况。黑线为观测的厄尔尼诺指数,彩色线为各月起始的12个月预报结果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img_xiumi_us/4eba2ff06b08af0daf6355c6f0579953.jpg2015/16超级厄尔尼诺事件" TITLE="AAS热点追踪| 2015/16超级厄尔尼诺事件" />
图2:大气所厄尔尼诺集合预报系统(IAP Leefs_CDA)2016年1月起概率预报的厄尔尼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红色柱体代表厄尔尼诺事件的发生概率,超过历史阈值则说明发生可能性较大,统计结果基于100个样本的集合预报)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img_xiumi_us/223df94330579ffae4d7567c9bf38290.jpg2015/16超级厄尔尼诺事件" TITLE="AAS热点追踪| 2015/16超级厄尔尼诺事件" />
图3:大气所厄尔尼诺集合预报系统(IAP Leefs_CDA)2016年1月起预报的2016年春季和夏季的热带太平洋海温状况。(红色区域代表海温较常年偏高、蓝色区域代表海温较常年偏低)

背景知识
        厄尔尼诺-南方涛动现象(英语:El Niño-Southern Oscillation,ENSO,或厄尔尼诺/拉尼娜-南方涛动)是发生在横跨赤道附近太平洋的一种准周期气候类型,大约每5年发生一次。ENSO事件是指东太平洋赤道区域海面温度[厄尔尼诺(El Niño)事件时变暖,La Niña(La Niña)事件时变冷]和西太平洋赤道区域的海面上气压的变动。这两种变动是相互联系的:东太平洋的暖洋阶段,即El Niño,伴随着西太平洋的高海面气压;东太平洋的变冷阶段,即La Niña,伴随着西太平洋的低海面气压。南方涛动的大小可以南方涛动指数(SOI)来量度,即大溪地与达尔文的海平面气压相差。一般来说,在El Niño的情况下,SOI为负值;而在La Niña的情况下,SOI为正值。

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三个位相

热带太平洋的正常海温状态
       
       热带太平洋的正常海温状态(既不是El Niño也不是La Niña),信风从东往西吹横跨热带太平洋的表面,把温暖潮湿的空气送到西太平洋,而太平洋中、东部比较凉爽。温跃层是在西部比东部深。西太平洋温暖的海表面温度使空气上升,热量和水分向高层输送,从而形成大气对流的过程。如果空气足够湿润,将会导致高耸的积雨云和雨。空气在西部上升而在东部下沉,表面形成东风气流,这就是沃克环流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img_xiumi_us/54bfecce4b525425179165108696da90.png2015/16超级厄尔尼诺事件" TITLE="AAS热点追踪| 2015/16超级厄尔尼诺事件" />
热带太平洋的正常海温状态示意图

厄尔尼诺事件(暖ENSO事件)
        在厄尔尼诺事件,信风减弱甚至可能反向,从而热带太平洋中、东部的海水温度比正常偏暖。暖的海水温度异常与中、东部太平洋的温跃层加深有关。上翻减弱也有助于形成偏暖的海水表面温度。在澳大利亚北部海域的海表温度比正常时偏冷,对流的中心从澳大利亚向东偏移至热带太平洋中部。这导致一些国家,如基里巴斯和秘鲁降水增多,但在澳大利亚的降雨量偏少。最大的影响通常在澳大利亚东部地区,而在塔斯马尼亚西部的影响一般较弱。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img_xiumi_us/f48b275a0ac10fe5d05e55951241eeb7.png2015/16超级厄尔尼诺事件" TITLE="AAS热点追踪| 2015/16超级厄尔尼诺事件" />
厄尔尼诺示意图

拉尼娜事件(冷ENSO事件)
       在拉尼娜事件时,沃克环流在西太平洋对流更大,信风加剧。随着信风加强,温暖的海水被限制在西太平洋,造成澳大利亚北部的海温比正常偏暖。热带太平洋中、东部海表温度比平常偏冷,温跃层移动更接近表面。从深海的冷海水上翻作用加强导致海表温度降低。
由于信风增强和沃克环流增强,使得上层空气水汽含量增多,澳大利亚地区北部的对流和云量也增多。这增强了澳季风,如果条件合适,会导致澳大利亚湿度和降水的增加。拉尼娜事件通常导致澳大利亚东部和北部降水增多。北部和中部澳大利亚的部分地区拉尼娜现象的影响要超过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img_xiumi_us/4d2fedb7def57e79eaee954e48174441.png2015/16超级厄尔尼诺事件" TITLE="AAS热点追踪| 2015/16超级厄尔尼诺事件" />
拉尼娜示意图

延伸阅读:

Q
A
&
为什么2014年冬季未出现
超强厄尔尼诺事件?
        
        2014年5月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显著增暖,其空间分布与1997年相似,而国内外各研究机构均预测2014年将会发生类似1997年的超强厄尔尼诺。然而,2014年夏季赤道中东太平洋的暖海温异常发展停滞,虽然冬季发生了厄尔尼诺事件,但其强度远弱于预期。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博士生李健颖和毛江玉研究员等利用再分析资料比较了2014年与1990年夭折型厄尔尼诺事件和1997年超强厄尔尼诺事件发展过程的异同,指出强厄尔尼诺事件发生的两个必要条件是前期赤道太平洋海气耦合系统累积足够多的不稳定能量,以及春季赤道西太平洋出现强西风事件。2014年春季赤道西太平洋西风事件偏弱,同时赤道太平洋海气耦合系统不稳定能量偏低,阻碍了赤道太平洋皮耶克尼斯正反馈的形成,最终令2014年的厄尔尼诺事件强度明显弱于预期。

原文链接:
http://159.226.119.58/aas/EN/10.1007/s00376-015-4269-6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img_xiumi_us/0698a852abc636af5f187c9cd4601e99.jpg2015/16超级厄尔尼诺事件" TITLE="AAS热点追踪| 2015/16超级厄尔尼诺事件" />
参考文献:
Zheng F, Zhu J, Zhang R, et al. Ensemble hindcasts of SST anomalies in the tropical Pacific using an intermediate coupled model. Geophys. Res. Lett., 2006, 33:L19604.
Zheng F, Zhu J, Zhang R. Impact of altimetry data on ENSO ensemble initializations and predictions. Geophys. Res. Lett., 2007, 34:L13611.
Zheng F, Zhu J. Coupled assimilation for an intermediated coupled ENSO prediction model. Ocean Dyn., 2010, 60:1061-1073.
Zheng F, Zhu J, Wang H, et al. Ensemble hindcasts of ENSO events over the past 120 years using a large number of ensembles. Adv. Atmos. Sci., 2009, 26:359-372.
 Zheng F, Zhu J. Improved ensemble-mean forecast skills of ENSO events by a zero-mean stochastic error model of an intermediate coupled model. Clim. Dyn., in press.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