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林武宪,台湾著名的儿童诗歌作家,也是我们自小熟悉的诗歌作者。他所创作的童诗充满灵性,散发着自然、生活的气息,纵使您已经过了童年的岁月,重温这些触动心灵的文字,总能带给你不同的感受。
《秋天的信》是林武宪的代表之作。简洁的语言,舒适的韵律,哪怕三岁小儿读起来也朗朗上口。原来生活之美、自然之美,如此简单。
林武宪出生於1944年,彰化县伸港乡人,由於小时候家里开书店,在那个台湾经济还没有起飞的年代,一般孩子很少买课外书,都是在学校或图书馆里借书来看,而家里经营书店的林武宪接触书却相当容易,对於课外书,他几乎来者不拒,时常沉迷在书中的广阔世界里,也因此造就了他一辈子爱看书的习惯。嘉义师范毕业後,林武宪到台北服兵役,从1967年开始,大约有三年时间,他都在台北渡过。台北市的文化环境和资源在台湾首屈一指,爱看书的林武宪在这里是如鱼得水,只要有空,他就把时间花在书店、图书馆和旧书摊上,认真的看书,同时,也开始朝语文方面钻研,这段时间的磨炼,替他日後严谨的创作风格奠定了紮实的基础。
1971年,林武宪在偶然的机缘下,参加了『板桥国教研习会』所举办的『儿童读物写作研究班』研习,这个研究班请到了林海音、潘人木等多位着名作家来讲课,由於受到了前辈的启发和鼓舞,也由於感受到儿童文学的强烈魅力,那段期间,林武宪完全沉浸在儿童文学的世界当中,创作的热情也因此被激发出来,陆续写了不少作品。1972年,林武宪集结了他在研究班的创作,出版了他的第一本儿童诗集─《怪东西》,从此踏入儿童文学的领域,几十年持续创作不断。
林武宪不但是杰出的儿童文学作家,也是尽职的老师,他青年时期从师范学校毕业之後,就回到小学就读的母校伸港新港国小担任教职,後来也曾经代理过校长职务,在学校服务期间,他不但全心全力的投入儿童教育工作,也设立了伸港乡第一笔奖学金─林永春奖学金。直到1992年,他因为担任国语教科书的编审工作,常常往来於台北、彰化之间,不但压力大,也实在忙不过来,才从教职退休,隐身教育界幕後,担任儿童文学和国语教科书的编辑、审查工作,从另一个方向替儿童贡献心力。
不再教书的林武宪,也有更多时间可以投入儿童文学,他曾经应邀赴韩国访问,也曾经应新加坡教育部的邀请前往讲学。同时,他的不少作品被译成英、日、韩、德等多国语文,感动了许多不同国家的人。而且,他的童诗也屡次被国内外作曲家谱成歌曲,在欧、美、亚洲各地演唱。2004年8月,在日本名古屋举行的第七届亚洲儿童文学大会,大会上演的音乐剧《亚洲之风》中,〈淘气的风〉就是代表台湾的林武宪诗作。
林武宪个性坚毅沈着,对作品字斟句酌,丝毫不马虎。他总是努力克服迎面而来的困难,不轻易被击垮,他从年轻的时候就一直认为:「一步跑不到山顶上」,想要欣赏山顶美丽的风景,就必须一步一步慢慢爬,他坚信:唯有脚踏实地的耕耘,不问收获的付出心血,才有机会亲嚐果实的甜美,领略山顶的美景。基於这样积极、认真、脚踏实地的人生态度,他诗中的主题、立意,多半都有感而发,具有教育意义。
由於下笔谨慎,林武宪的作品并不多,他的创作领域包括儿歌、童诗、图画故事和童话,其中以儿歌和童诗评价最高。在他所写的〈我对儿童诗的看法〉这篇文章中,他认为童心、诗心和想像,是儿童诗不可或缺的要素。他创作的主题以自然、亲情、友情居多,文字浅白朴实,自然而温馨。他所写的《我爱ㄅㄆㄇ》、《安安上学》、《怪东西》都拥有众多读者。这个儿童节,请和香港坤宁花店一起,来回味一下林武宪的童诗世界吧!
http://s14/mw690/004fashngy6JblmFAUBf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