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儿歌,丰富幼儿园日常教学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2017-11-15 22:18:02)海门市教育科学规划微课题
《巧用儿歌,丰富幼儿园日常教学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海门开发区幼儿园 崔颖
一、课题的提出及现状分析
儿歌的主要特点是语言通俗易懂、形象具体可感、音韵自然和谐、富于动作性。这些特点正好符合幼儿年龄段身心特点和欣赏情趣,让幼儿易懂易记,有利于保持幼儿的专注力。在以往的幼儿园日常教学中,不少幼儿都会在某活动的某一环节中而感到枯燥乏味,便开始和旁边的小朋友窃窃私语或是自己玩衣角、鞋子、小手等,从而导致注意力不集中。经我观察,在日常教学中经常会出现类似的情况,因此我想在幼儿园日常教学中,利用儿歌的巧妙介入,使幼儿得到快乐的同时,还可以学到知识。幼儿教师还可以通过引导幼儿唱儿歌帮助幼儿积累基础语言知识、培养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激发幼儿的情感从而提高幼儿的专注力。运用儿歌激发幼儿对学习的兴趣,从而促进幼儿多方面能力的发展。儿歌作为幼儿园语言艺术教育的一种,不仅承担着对幼儿进行语言教育的重任,同时也承担着推进幼儿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发展的重任,它还是推进孩子们终身发展的新载体。不管是对幼儿来说还是教育者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在当前的社会中,儿歌常常被忽视或异化,导致出现了儿歌教育价值的忽视。基于此,本微课题以儿歌为基础,研究儿歌渗入幼儿园日常教学的价值,利用儿歌作为教学手段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本微课题的研究目标是利用儿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可以通过引导幼儿念儿歌、唱儿歌帮助幼儿积累基础语言知识、培养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激发幼儿的情感从而提高幼儿的专注力,使幼儿园日常教学活动趣味化。幼儿教师要巧用儿歌丰富幼儿园日常教学。内容是选择相对适合的儿歌,将其运用进幼儿园各学科的日常教学活动中去。应用儿歌教学丰富幼儿园各学科所学知识,如丰富幼儿的语言能力、丰富幼儿的动手能力等。
三、课题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1.观察法:分别在期初和期末对孩子进行观察记录,进行比较;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观察幼儿。
2.行动研究法:对儿歌丰富日常教学的研究主要在教学实践中进行的,并根据教学实践的具体情况进行灵活的处理和调整。
3.个案跟踪法:选取班上较典型的几个孩子跟踪观察,建立个案。
4.经验总结法:对整个研究过程的信息资料、实践活动资料分阶段加以整理、分析。
研究过程:
1.准备阶段(2016年10月—2016年11月),本阶段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通过对有关理论、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制定课题研究计划,撰写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
2.研究阶段(2016年11月—2017年10月),主要采用观察法、行动研究法、对比实验法、个案研究法来进行研究。积极与老师们分享一些创新、有效地日常教学活动个案。积极研讨交流课题研究方面出现的新问题,总结经验教训。
3.总结阶段(2017年9月—2017年11月),本阶段主要运用经验总结法,对课题的研究进行汇总,成果总结,撰写论文、研究报告,准备结题资料等。
四、课题研究的成效
儿歌的韵律简单、词语生动,幼儿很容易就掌握了,十分受幼儿的喜欢。幼儿教师可以通过儿歌丰富幼儿的日常教学,使幼儿得到多元化的教育。
在语言活动中或儿歌活动中,以儿歌为素材,引导幼儿学习基础的语言知识。幼儿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念儿歌时,学会用标准的普通话发音,为幼儿系统的学习汉语普通话下下基础;引导幼儿积累一定的语言词汇,丰富幼儿的语言知识库。在数学活动、美术活动、体育活动、健康活动中,可以用儿歌为幼儿创造学习情境,帮助幼儿找到动手学习实践的方向。动手能力、实践能力是重要的学习能力,幼儿教师可通过儿歌教学培养幼儿的学习能力。在音乐活动中,我们可以引导幼儿学会唱他人创造的歌曲,还要引导幼儿结合生活、实践、情感自创儿歌,使儿歌教学能够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反应出幼儿的心声。想象力是重要的思维能力之一,如果幼儿的想象力能被激发,幼儿的思维会充数得更加活跃。
经过我们的课堂实践,逐步形成了一些孩子感兴趣的,课堂效果好的教案文本,这些文本给后面的老师提供了教学参考,大大提高了教师的教学工作效率,孩子参与活动的兴趣更加浓厚。在研究过程中,巧用儿歌,丰富日常教学的案例有许多。例如以下20个案例都是含有活动教案、反思,科学活动:《多彩的树叶》、《空气的秘密》、《大米从哪里来》;数学探究:《找规律》、《按数取物》;语言活动:《小河马和刷牙精灵》、《猴子学样》、《有礼貌》;儿歌活动:《小兔子开铺子》、《我上幼儿园》;音乐游戏:《小兔与狼》、《颠倒歌》;体育活动:《调皮的大皮球》;
手工活动:《手帕变变变》;绘画活动:《小鸡小鸭在一起》、《小花伞》、《花园里有什么》;剪纸活动:《蝴蝶》;安全活动:《快乐一夏》;健康活动:《洗手》。通过课题的研究,孩子们在各科活动中感受到了儿歌带来的魅力,在各方面都得到发展。课题组的协助者与各班级的老师在听课、评课之后进行讨论,在研究中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通过本次微课题的研究,之前孩子们在活动中所反映出的来的问题都已经解决,活动不再乏味枯燥,孩子们不再交头接耳,活动质量明显提升。
五、问题讨论与建议
当然研究过程中我也感觉到有不足之处。比如,儿歌融入幼儿园日常教学是可以丰富教育教学的,但是各学科在融入儿歌时,儿歌在整个活动中所占的比重是不一样的,所要达成的活动目标是不一样的。这就需要我们在今后不断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我发现我们在理论知识上还有一些差距,只有进一步的提升自身理论知识,更好的自我提升,从而真正实现向“研究型”教师的转变。
2.
在研究课题的过程中,我发现:其一,要选用合适的儿歌是十分重要的。我们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合孩子的儿歌,还要根据学科活动选择适合本次活动的儿歌。其二,选用的儿歌要在活动中达成什么目标也是要重点思考的。
总之,研究中我发现,儿歌已成为我的小助手,我的好帮手。以儿歌融入教育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作为幼教工作者,应善悟“儿歌”,善授“儿歌”,善编“儿歌”。让儿歌涉足于更广阔的天地,发挥出无限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