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歌在数学《找规律》中的运用
(2016-11-25 21:08:18)
标签:
教育 |
数学探究:找规律
活动目标:
1. 观察、发现物体排列的ABC规律,能按ABC规律排列物体。
2.能用语言表述物体的排列规律。
3.能认真听同伴发言,较专注地参加活动。
4.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具:教学挂图32-24,木珠有规律穿成的项链两串。
2.学具:幼儿用书P48-49,形状花片,笔。
3.会按AB规律排列物品。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1.情景导入,引导幼儿兴趣。
(1)小朋友们看,今天,老师漂亮吗?哪里漂亮?引导幼儿发现老师身上的项链。
(2) 这串项链是用什么做成的?这些珠子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3)教师按顺序说出珠子的颜色,问:你们发现了什么?
(4)小结的排列规律。
二、问题解决(按照规律创编儿歌)
1.穿珠子,做项链。
(1)这串项链上的珠子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2)引导幼儿说出项链上的珠子形状不同。
(3) 这串项链上的珠子是按什么规律穿得呢?它还没有穿完,谁能帮我把它穿好呢?
(4)引导幼儿说出珠子的排列规律,请个别幼儿接着往下穿珠子,把项链穿完。
2.形状花片排一排。
(1)这里有很多形状花片,请大家玩一玩,在桌上排出规律的花片条。
(2)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3)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
三、操作与拓展
1.出示教学挂图,介绍操作内容。
(1)按规律涂色。
(2)按规律圈物体。
2.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3.教师与幼儿一起交流操作结果。
4.拓展游戏。(按创编儿歌,猜测排列的规律)
(1)以游戏“形状花片排排队”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ABC排列规律。
(2)游戏玩法:将幼儿分成两组,自由选择形状花片,按照ABC规律进行排列,排好后,说一说自己用了什么样的形状花片,怎么给它们排队的。
活动反思:孩子们在穿珠子的环节中,能力较强的能一下子完成,而能力较弱一些的孩子不能一次性就完成。在第一次的交流分享排列规律时,宸瑜说:“我是一个红的珠子、一个黄的珠子、一个红的珠子、一个黄的珠子、一个红的珠子……”我便使用儿歌的节奏回应他:“一个红,一个黄,一个红,排着队儿变项链,我的项链多美丽。”在玩形状花片的环节中,阳阳使用我的方法玩了起来,边玩边说:“一片圆圆花片,两片三角花片,一片一片真美丽。”我将阳阳的编的儿歌与小朋友们一起分享,让孩子们用概括的语言表述峰峰的规律。乐乐说:“红色圆片片、绿色方片片、蓝色三角形,围成圆圈做游戏,我们的游戏真有趣。”瑶瑶说:“是一片两片,一片两片的。”紫依说:“是一排一排的。”我通过追问要求,孩子们用儿歌形式的语言准确地表达,在有趣的儿歌节奏下有助于幼儿更好地理解排列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