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蛤---献给霓樱
(2020-04-03 20:13:55)
标签:
情感 |
小时候蚌蛤很多,随便到河边摸一下都能摸到。它也是日常的一道菜,虽然它们的壳看上去又黑又脏,但它们的肉却洁白鲜嫩。有时爸爸从河里摸来,有时妈妈从菜场买来,我们在家剖杀。到现在我还记得开壳的过程,刀刃插进蛤壳缝,拼命撬开壳,再用刀剜下连在内壳上的肉。有时会碰到死也不肯开壳的蚌,它紧紧的闭合,这时候我就能感受到一种对抗,但最终总是我们取胜。有一次碰到一只顽强抵抗的蚌蛤,谁都打不开,恼得我往地上摔,还用刀背砸它,结果蚌蛤壳砸碎了,我看到那块肉在里面颤抖。那时我毫无感觉,根本没有想到它是个生命,只知道它是美味的肉。而大人们置它们于死地的办法更是简单,将它们整个往沸水里一扔了事。
自从父亲得了癌症,朋友传授我放生法门,我们家的人都尝到了甜头,不但能理解动物的疼痛,也增长了不忍它们疼痛的怜悯。更有意思的是,在放生中,我还经常看到了它们的美丽,甚至它们的品格。
比如蚌蛤,这群沉默的水产生命,就是在菜市场,也是放在最不起眼的地方,一般都是装在蛇皮袋里扔在地上,敞开的袋口露着它们一律黑乎乎、脏兮兮的模样。也有对它们稍好些的摊贩,会把它们放在塑性筐里,看上去稍微有些地位。
蚌蛤是水产市场唯一没有享受打氧的水族,在它们左右的水箱里,鱼类们至少还被打着氧,蚌蛤安静地倾听着邻居水箱的动静,好像通过那轻微的卟落落声音回忆着在水乡里的生活。
也许它们认命了,也许它们坦然承受自己的苦难了,它们在给贩卖自己的摊主们换来利润的同时, 甚至不去浪费摊主们一点的河水。它们永远靠在一起,层层叠叠,相依为命,不吵, 不闹, 不互相拥挤。如果我们懂得蚌语,一定会听到它们的互相鼓励, 互相安慰, 正是它们这种团结, 安静, 坚忍的品质,使它们能在恶劣的环境下存活数天。
我们走过水产市场,可以从死气沉沉低着脑袋的黄鳝身上看到绝望,从鱼类身上零乱剥落的鱼鳞知道它们受的折磨,从蟹类断掉的脚足了解到它们的痛苦,可蚌蛤似乎从来不想让人们看到这些,它们的沉静越发加重我心底的沉重。
在厨房间,杀鱼杀龟甚至剪虾,它们都会挣扎,可蚌蛤不会,最多拼命缩紧自己。小时候,看到大人将它们扔进锅中的沸水,会看到非常神奇的景象,它们在这滚烫的沸水中慢慢地打开一直保护着自己外壳,绽放出一朵朵白色的莲花。它们是唯一死得优美的动物。
我父亲去世后,不少朋友为他老人家念佛放生,其中有从未谋过面的樱霓。心里除了感恩还是感恩,为了感谢他们的关爱,我也决定去放生祝福他们。
我在家门玄关处放了两只水盆,将菜市场买来的蚌蛤分别养在里面。门口是我的一双蚌壳棉鞋,棉质,黑色。小时候妈妈给我们做的就是这种棉鞋,她称它为蚌壳棉鞋,第一次发现蚌壳棉鞋不仅暖和,还那么好看,原来我们早就沾了蚌蛤的光,利用了它的形式。
一小时后,它们全启开了缝,有的吐出柔软的舌头,好像露出柔软的心。更有趣的是一会这儿一会那儿,不断的有泡泡浮上来,我从来没见过蚌蛤吐泡泡,像放节日汽球。
没想到的是,它们竟然变干净了,不像在摊位上那样身上全是粘稠的脏乎乎的泥垢。没有洗涮它们,怎么就变得洁净光滑了呢?而且色彩也变得漂亮,外壳近乎半透明。由此还能看出它们色彩的细微不同,有的泛青,有的偏黄,有的草绿,我蹲下和它们说话时,它们还会调皮的吐一下小舌头。这个奇迹使我明白过来,原来河蚌知道自己得救了,它们的心舒展安定了,才能呈现出平和美丽的身姿色彩。而在过去我误会了它们,以为它们在水产市场是淡定的,勇敢的。其实面临生死关,它们和鱼虾一样,也是紧缩着,恐惧着的呀。
我每天给它们换清水,喂食面包屑,蚌蛤变得越来越好看,好看到像换了一个品种。虽然它们在盆里显得非常安逸,但还是要放它们回归水乡,河里有泥有微生物,比待在人类的家宅中好多了。
同时回向给亲爱的朋友霓樱,许多如她这样善良而普通的女子,是值得敬重和爱护的,她们虽然像蚌蛤一样默默无闻,但有着自己的德行馨香。祝愿她们像蚌蛤一样坚忍,也像蚌蛤一样素净美丽。愿这次放生能成为朋友一生平安的助缘。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