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数学简算竞赛总结
汉中市陕飞一小
唐岩
从学生一开始接触计算开始,简便计算的思想就从不同角度渗透到学生的计算过程中。在小学四年级的计算题中,简便计算作为独立的题型出现。它作为计算题中最为灵活的一种题型,能够使学生计算思维的灵活性得到充分锻炼,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与计算结果的准确性。下面,我对本次四年级数学简算试题作如下分析:
一、计算方法。
本次测试题中,绝大题目学生可采用数学定律进行简便计算。部分题目要求学生必须进行简便计算。从学生的总体答题情况看,大部分学生都能够辨别出简便解题的方法,但在解题过程中往往含糊不清,导致结果出错。以上情况说明,学生掌握的数学定律不够牢固,缺乏练习。因而,在今后的教学中,仍应坚持对学生简算能力的培养。
二、题目形式。
本次竞赛试题中有口算题,脱式计算题,列式计算题,应用题和拓展延伸题。在口算题与脱式计算题中,不要求学生必须使用简算方法。纵观学生的试卷答题情况,口算题中数值简单,数学乘法定律较为明显,学生失分很少;在脱式计算题中,考察学生综合应用乘法定律的能力。例如:(140×15)×(5×6),此题可根据乘法交换律与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降低了直接根据运算顺序来计算的难度。但有部分学生未发现式子中的计算定律,直接计算,增加了计算难度并导致计算结果错误率较高。在列式计算题中,要求学生进行简便计算,也就是间接要求学生要列出综合算式然后进行简便计算。此题不仅对学生分析题意与简算能力有较高要求,还考察学生是否能够列出综合算式从而进行简便运算。
三、计算准确率。
从本次竞赛的卷面看来,学生对于应用数学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有一定的了解,但在解题过程中由于粗心、马虎、缺乏练习、知识掌握不牢固等原因,计算准确率受到了较大影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