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

标签:
教育 |
教学设计——《教师课堂教学技能与微格训练》公选课作业
设计者:冯芝燕
指导教师:贺宝勋
知识点名称: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
学科:地理
授课年纪:高中一年级
所属院系:国土资源学院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选自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的第二课时。本单元以地球上的大气为主题,以大气与人类的关系为主线,从大气运动及其规律,大气常见天气系统,以及气象灾害,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影响几个方面进行体系编排。而大气常见天气系统既是对前一节内容的延伸,又是对后面内容的铺垫。
高压,低压与天气这一小节着重阐述了,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系统。本课程进一步引申把高,低压系统与天气系统联系起来,又简单到复杂,由宏观到微观,对学生知识能力是进一步的提升和加强。
教学目标:
1.理解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的概念。
2.从气温、气压、湿度、降水、风等几个方面分析各种天气系统的形成及其气流特点,并综合出各种天气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状况。
1.通过引导式切入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通过独立思考和相互合作,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介绍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系统,训练学生独立分析推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运用所学知识,通过天气图进行天气形势的预报,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2.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增进对我国天气气候多变复杂等特点的认识,并增加学生对基本气象知识的了解,对灾害天气有所认识,增加防灾、减灾的意识。
3.通过阅读、分析各类图形,培养学生重视实践、勇于实践、乐与实践的的观念。
教学重点:
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气流特征及其天气特点。
教学难点:
学习者特征分析:
教学方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板书设计:
第三章
二.
|
气旋 |
反气旋 |
气压状况 |
气压中心低,四周高 |
气压中心高,四周低 |
气压梯度力方向 |
从四周垂直指向中心 |
从中心垂直指向四周 |
气流流向 |
逆时针方向中心辐合上升 |
顺时针方向中心辐散下沉 |
天气状况 |
多阴雨天气 |
晴朗干燥天气 |
我国典型天气 |
冬季东南沿海的台风 |
长江流域的伏旱,冬季寒潮 |
三.实例
|
成因 |
时空分布 |
范围 |
危害 |
预防 |
台风 |
水温>26度 |
夏季沿海 |
较小 |
强风,特大暴雨,风暴 |
监测,预报 |
寒潮 |
冷空气入侵 |
冬半年 |
大 |
霜冻 |
警报,防寒 |
教学过程:
老师:上课!
学生:起立!
老师:同学们好!
学生:老师好!
老师:请坐!
老师:同学们有没有看过天气预报呢?
学生:有。
老师:那同学们在天气预报中听到了哪些内容呢?
学生:气温、阴天或晴天、降水的可能性、降水的强度、风力的大小、空气能见度等。
老师:对,非常好。我们现在来看一看在这些天气状况影响下的一些图片(老师用多媒体放一些关于在台风和寒潮影响下的具体地方图片)。
老师:大家知道图中是哪些天气吗?(如果学生不能引出答案,老师应适当提醒)
学生:台风,寒潮等。
老师:有没有同学知道它们是怎样形成的?可以结合我们前面学习的知识。(若学生回答偏离的太远,则提示通过热力环流分析)
学生:。。。。。。(学生自主发言)
老师:好。同学们都有不同的意见,不过我先不说谁对谁错,我们大家通过接下来的了解再各自或互相分析到底哪种言论才是正确的。
老师:那大家知道它会产生哪些影响吗?
学生:洪灾、霜冻等。
老师:的确,它会对我们产生灾害性的影响。那到底台风、寒潮是怎样形成的?它会对人类产生怎样的影响?下面我们一起先通过对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的了解,再分析台风、寒潮的形成及其对人类的具体影响。同学们可以先看一下书上的43页。(老师板书标题)
老师:大家刚才看了书,可以告诉我低压,高压与气旋,反气旋的关系吗?可以从它们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回答。
学生:它们的相同之处是都是对天气系统的描述,不同之处是低气压与高气压是针对气压分布状态而言,气旋和反气旋是针对气流状态而言。
老师:非常正确,大家掌声鼓励!
学生:掌声鼓励!!!
老师:这个问题呢。我们具体可以在书上43页第一段看到。(老师板书)
老师:那现在我们以北半球为例,大家看老师画的这个图。(老师画出低压(气旋)简图)这里老师先告诉大家一个概念——等压线是指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相等的各点的连线。好,知道了这个知识,我们再来看这个图。气压由四周向中心分别为1005.0hpa,1002.5hpa,1000.0hpa对吧?因此,气压是有四周向中心。。。。。。(老师用多媒体上放出相关的气旋图)
学生:递减。
老师:所以中心是什么气压区?
学生:低气压区。
老师:非常好!因为我们前面学了水平气压梯度力,对吧。因此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下,气流是从。。。。。。
学生:高压流向低压。
老师:对,所以是从四周流向中心。那因为在北半球,还要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气流会向哪个方向偏转呢?
学生:向右偏。
老师:好,那气流就都向右偏。同学们看到这个气流的流向,有没有觉得向我们生活中的什么东西呀!(老师用多媒体放出漩涡图片)
学生:有点像漩涡。。。。。。
老师:对呀,就是像漩涡,因为是气流的漩涡,对吧。因此我们称它为气旋,那它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老师将画面调回气旋图)
学生:逆时针。
老师:对,逆时针。那气流不断地从四周辐合到中心,就像我们吹气球一样,不断地吹入气体,那低气压中心的气流不是就会越来越多。这时候会发生什么呢?
学生:爆炸,流出去。。。。。。
老师:是的,气流从四面八方流入中心,使中心气流被迫抬升。由于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气流在上升的过程中会降温凝结,成云致雨,因此由低气压控制的地区多阴雨天气。比如说夏秋季节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
老师:同样,与近地面的气流一样气流辐合上升之后在某处堆积,这是就会向四周辐射,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它在高空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
学生:顺时针。
老师:非常好!刚才我们分析了低气压控制下的天气,下面我请一个同学来为大家分析一下高气压控制下的天气,就按我们刚才的步骤。大家可以先思考一下。。。。。。
老师:好,这位同学。
学生:。。。。。。
老师:非常好,请坐下。那我来总结一下刚才这位同学的发言。在高气压的控制下,近地面气流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从中心向四周辐散,沿顺时针方向。由于中心气流不断流向四周,需要气流补充,因此高空气流辐合下沉,下沉过程中,随高度减小,温度升高,所以水汽不易凝结,天气晴朗。同时高空的气流由四周向中心辅合,沿逆时针方向。比如说我国长江流域夏季的伏旱天气和我国东部地区冬季的干冷天气。(老师用多媒体放出反气旋图)
老师:其中在低压,高压控制下最典型的天气就是台风和寒潮。(老师用多媒体展示台风,寒潮图片)
老师:台风是当水温超过26摄氏度的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温湿空气大规模升至空中,周围低空空气向中心流动,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形成大漩涡。大家知道它是在哪种气压的控制下吗?
学生:低气压。
老师:对,大家看这些图片,它主要会形成强风,特大暴雨,风暴潮。大家看天气预报,听到的最多的是台风发生在那些地方呢?
学生:海边,沿海。。。。。。
老师:是的,因为它是在大面积的高水温影响下形成的,是吧。它在我国的分布主要是在沿海地区,如果台风的级数太大,内陆也会受到影响。
老师:那它是在那些季节发生的呢?
学生:夏季。
老师:准确的说是夏秋季节。
老师:刚才我们还提到了寒潮,对吧?
学生:对。
老师:那寒潮是怎样形成的?又会对人类产生哪些影响?有没有同学来尝试分析一下?
学生:。。。。。。
老师:它是由冷空气入侵造成的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同时还会产生大风,雨雪,冻害等。其中对于我国而言,冷空气的来源有我们本章第二节中讲到的蒙古-西伯利亚高压等。
老师:那寒潮是哪种系统下产生的?
学生:高气压控制下的系统。
老师:非常好,同学们所了解的寒潮会带来哪些灾害性的影响呢?
学生:农作物死亡,交通受阻。。。。。。
老师:是的,它会给我们带来多方面的影响,因此我们需要及时的做好预防工作。
老师:好,上到这里我们的可就接近尾声了。我们今天的重点主要是要大家掌握低压,高压控制下的天气情况以及气流特征,同学们要能准确的分析与运用。同时还要掌握这两种气压控制下的经典天气——台风和寒潮的形成原因,分布,影响等。那这里老师给大家留一个课后探究,我们这节课是以北半球为例分析的,同学们课后可以以南半球为例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老师:好,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学生:起立!
老师:同学们再见!
学生:老师再见!
教学资源: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教学创新:通过老师的引导,让学生在了解了学习与分析步骤后自主分析讨论,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分析能力。同时加以图片和生活中的实例,吸引学生兴趣,让书本与生活紧密结合。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了解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