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理论依据
(2016-09-29 09:07:17)分类: 科研任务 |
培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理论依据
1、个别化教育理念 个别化教育是一种以适应并发展学生的差异性和个别性为主旨的教学策略与设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能力、需要、兴趣、身体状况等设计不同的教学计划或方案,采用不同的教学资源、不同的教学方法和不同的教学评价手段进行教学,从而使班级中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合适的教育,并取得最大限度的进步。培智学校的课程开发与实施应坚持个别化教育的理念。
2、生存教育理念
生存教育是通过开展一系列与生命保护和社会生存有关的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向学生系统传授生存的知识和经验,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生存意识、生存能力和生存态度,树立科学的生存价值观,从而促进个性自由全面健康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过程。由于智力落后儿童的特殊性,培智学校更应坚持生存教育的理念。
3、生活教育理念
生活教育理念既反映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发展的趋势,又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着重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和创造能力。生活教育主张以“生活”为中心组织课程与教学内容,强调“教学做合一”,“社会即学校”等。培智学校的课程开发与实施应坚持生活教育的理念。
4、环境生态课程相关理念
环境生态课程理念主张将儿童置于日常常态生活(着重指其家庭、学校、社区、职业)环境中,依其能力水平及适应现状,以未来适应生活环境为导向,充分了解生活环境,运用生活环境,为促进发展而提供适合其教育需求的课程。培智学校的课程开发应依据学生的环境生态,为学生适应环境而服务。
5、生活质量理念
生活质量(Qualicy of Life)有多种中文译法,还有人译为“生命质量”、“生存质量”等。研究认为,个体特征(如智力障碍程度、健康状况、适应行为、自我决定能力、社会能力等)、环境因素(如安置方式、就业模式、照顾者特征、社会支持等)在一定程度上都可能对智力障碍个体的生活质量产生影响。培智学校的课程开发与教育教学应该为提升智力残疾儿童的生活质量作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