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育案例(或个案研究或教学案例)

(2015-06-25 15:34:16)
标签:

育儿

教育

教育案例(或个案研究或教学案例)

             窦桂梅

1)什么是案例?

案例是一种记载教育教学典型事例的有效手段,也是校本研究中独具特色的研究成果表现形式。案例就是老师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生的有意义、有价值的故事,把这些故事记录下来,加上作者的反思和感悟,从而引发人们的思考,就是案例研究。教育教学中的案例讲述的肯定是一个故事,并且在许多情况下讲述的是一个有趣的故事,其中会有一些生动的情节、鲜活的人物,但是作为案例的故事,必须是一个真实的事例而不能是编制者自己凭空想象杜撰出来的,而且这个故事要有一个从开始到结束的完整情节。片断的、支离破碎的无法给人以整体感的所谓故事不能作为一个案例。教育教学中的案例都是对某一事例的描述,但是这种描述应包括一定的冲突,要说明故事发生的具体时间、地点以及特定的背景,并反映出教育教学工作的复杂性,揭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如态度、动机、需要等。教师撰写案例,是对教师的新要求,也是教师从一个单纯的实践者转化为研究者的重要途径。对于广大教师来说,撰写教育教学案例并不是十分困难的事。

2)案例的基本结构:

  每个完整的案例大体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主题与背景——每个案例都应有鲜明的主题,它通常应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核心理念、常见问题、困扰事件,或者发生在学生身上的典型事例,要富有时代意义,体现改革精神;应是对研究对象基本情况和背景(例如,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等)的客观描述。

  情境描述——是案例的构成主体;撰写时要注意几点:A、描写要真实具体,有细节,不能从预设目的直接跳到结果B、写作者要正视自己可能对描述对象存在的偏见,既要反映真情实感,又不能陷于感情宣泄。C、可以是一个或多个案例,反映纵向的变化或横向的比较。

  问题讨论——写作者或研究者根据案例情境中隐含的问题或困境提问,以使读者进入更深层次的思考与探索,进而提出基于自己观点的解决方法。

  设释与研究——这是案例的评析部分,是案例写作者或研究者从理性的角度对之进行总结和反思,也可以提出建议供读者借鉴或参考。

3)什么样的案例是好案例?

一个好的案例应该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A、典型性:

    所谓典型性,第一,在教育教学上具有一定普遍意义;第二,是常常可能遇到的事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某一类事物、某一类教育活动的共性。这样的案例有较强的研讨价值,有助于一定的教师群体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提升教育理念。教育案例的典型性是相对的,因为教育案例的基本属性是其特殊性,因此我们只是强调在一定的范围内具有典型性。

B、故事性:

    一个案例应该包含一个教育的故事,而且这种故事是生动的、完整的、动态的、鲜活的,这种故事常常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外。有故事性的案例才能引人入胜,才能引起大家的关注、共鸣、兴趣和思考。

C、问题性:

    教育案例中应该提出问题,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要重要的多。教育案例要有问题,就要有矛盾冲突,就要揭示教育教学工作的复杂性,就要反映教师与学生复杂的内在的心理状态。有问题,案例才有研究价值,才能激活思维、激活学术活动。

D、真实性:

  案例必须是已经发生过的真实的事件,而且是常态的情景下发生的事件。教育案例区别于其他教育文体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其真实性。真实性是案例的生命力所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现既真实又具问题性、故事性、典型性的案例素材,是一个优秀教师难得的素质。保证案例的真实性,是一个教育工作者的最基本的良知的体现,是教师职业道德的

体现。

 

 

 

案例一:

问题学生诊断

个案姓名:吴某;性别:男

一、问题简述:

吴学习散漫,上课不专心,学习成绩一般,而且与学生经常打架,出手较狠。开学初就与同学连续打架三次。个人卫生习惯差,穿着较邋遢,课桌上物品摆放不整齐。

二、资料收集:

1、从其奶奶口中得知,他7岁时母亲因经受不起父亲赌博而服毒自杀,给他幼小的心灵留下了阴影,性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重猜忌,总是用不信任的眼光去看别人。

2、从一年级起,他就寄养在奶奶家里,父亲出国打工。

三、个案分析:

1、亲情的缺失。

吴从小丧母,年幼时又因父亲为了生计出国打工,与奶奶住在一起,与父亲相处时间较少。他除一日三餐由奶奶照应以外,经常独自一人在自己房中,造成常有被忽略感,认为自己不被人所喜欢,故有消积感。

2、早期教育的不当。

奶奶对孩子要求刻板,而孩子由于天性活泼好动,常被批评,时间一长,就渐渐变的敌视别人,自我封闭。

3、同伴群体的排斥。

他其行为习惯不良,加之不懂得与人交往,故长期处于被同辈群体排斥的地位,这种地位造成他对被接纳的需要的满足受到阻抑,使其心理严重失衡,渴求受人关注。应此他对于同学不能满足他的要求的情况就通过拳脚来解决。

四、个案指导的设想及实施:

1、消除敌意,建立信任感。

爱打架孩子,多半是因为肌肤饥渴,班主任要多给他们爱抚。我想首先我要用爱融化他心里的坚冰,消除他的不良情绪。有时,我总是默默地走到他身边去,帮他把桌子收拾干净。有意无意地摸摸他的头,我想他是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的。

2、帮助提高,增强自信心。

1)辅导功课。

他对学习成绩挺在意,可是很厌恶做作业。一次,测验试卷批出后,我发现他考得很糟,放学后,我将他独自留下,拿出试卷给他看,首先帮他肯定了一些长处,又帮他分析错因,归纳他的不足之处。他表现出了不同寻常的认真,第二次考试就考了75分,期中考试考了80分。

2)心理引导。

那一次,他在课外活动时又大打出手,扇了XXX一个耳光。第二天我知道后把他叫到了办公室,我没有批评他一句,而是打开了XXX写得一篇关于他的日记(刚好XXX写了关于他进步了的日记)让他看。他看着看着眼泪就刷刷地流了下来。我问他怎么了,他哭着对我说,老师,我错了,我昨天打了他。一切尽在不言中,我拉着他的手说,老师相信你会越来越好的。

3)与家长沟通。

与此同时,我背着他与他的奶奶沟通了几次,委婉的向她建议,希望她多抽些时间陪陪孩子,他奶奶对孩子的教育也有了重新的认识,她表示一定会好好教育自己的孩子。现在她只要一有空就会来学校看望孩子,并且还经常和我联系了解孩子的情况。

4)营造温暖的集体环境。

在与他交谈时,我将他的一些想法,对同学的一些认识等牢记在心。那次事件后,他对XXX比较信服,这个同学成绩较好,为人随和安静。于是,我找到这个同学,希望他能愿意和我一起帮助伟杰,他同意了。我又找到他,征求他的意见,结成一帮一助学小队。

五、个案指导成效:

1、有一次,上课时,他与同学因课桌拥挤发生矛盾,当发现我看着他时,他第一次主动向同学认错。

2、现在,他每天按时交作业了,被同学选为了小队长,他所领导的小队在班级优秀小队竞赛中遥遥领先。他自己的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3、近几个月,没有发生过一起他与同学吵架、打架的事件。

六、讨论

1、对因早期教育不当、缺少关爱等因素造成的问题儿童,更应为他们创设平等的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的环境。儿童是在不断发展的,心理还不成熟,在爱与友善的环境中更容易纠正错误,使他以健康的心态正视自己,以积极的行为超越过去,向好的方面发展,进步。

2、家庭环境、学校教育对学生成长影响是巨大。环境是改变儿童的重要因素,只有营造一个健康、温馨的环境。才有可能使儿童走向健康的成长之路。

3、对有问题的学生,不要轻易放弃,要了解其原因,多从心理的角度去分析,并给予真诚的指导和帮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