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案例(或个案研究或教学案例)
(2015-06-25 15:34:16)
标签:
育儿教育 |
教育案例(或个案研究或教学案例)
(1)什么是案例?
案例是一种记载教育教学典型事例的有效手段,也是校本研究中独具特色的研究成果表现形式。案例就是老师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生的有意义、有价值的故事,把这些故事记录下来,加上作者的反思和感悟,从而引发人们的思考,就是案例研究。教育教学中的案例讲述的肯定是一个故事,并且在许多情况下讲述的是一个有趣的故事,其中会有一些生动的情节、鲜活的人物,但是作为案例的故事,必须是一个真实的事例而不能是编制者自己凭空想象杜撰出来的,而且这个故事要有一个从开始到结束的完整情节。片断的、支离破碎的无法给人以整体感的所谓故事不能作为一个案例。教育教学中的案例都是对某一事例的描述,但是这种描述应包括一定的冲突,要说明故事发生的具体时间、地点以及特定的背景,并反映出教育教学工作的复杂性,揭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如态度、动机、需要等。教师撰写案例,是对教师的新要求,也是教师从一个单纯的实践者转化为研究者的重要途径。对于广大教师来说,撰写教育教学案例并不是十分困难的事。
(2)案例的基本结构:
每个完整的案例大体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情境描述——是案例的构成主体;撰写时要注意几点:A、描写要真实具体,有细节,不能从“预设目的”直接跳到“结果”。B、写作者要正视自己可能对描述对象存在的偏见,既要反映真情实感,又不能陷于感情宣泄。C、可以是一个或多个案例,反映纵向的变化或横向的比较。
问题讨论——写作者或研究者根据案例情境中隐含的问题或困境提问,以使读者进入更深层次的思考与探索,进而提出基于自己观点的解决方法。
设释与研究——这是案例的评析部分,是案例写作者或研究者从理性的角度对之进行总结和反思,也可以提出建议供读者借鉴或参考。
(3)什么样的案例是好案例?
一个好的案例应该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A、典型性:
B、故事性:
C、问题性:
D、真实性:
体现。
案例一:
问题学生诊断
个案姓名:吴某;性别:男
一、问题简述:
吴学习散漫,上课不专心,学习成绩一般,而且与学生经常打架,出手较狠。开学初就与同学连续打架三次。个人卫生习惯差,穿着较邋遢,课桌上物品摆放不整齐。
二、资料收集:
1、从其奶奶口中得知,他7岁时母亲因经受不起父亲赌博而服毒自杀,给他幼小的心灵留下了阴影,性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重猜忌,总是用不信任的眼光去看别人。
2、从一年级起,他就寄养在奶奶家里,父亲出国打工。
三、个案分析:
1、亲情的缺失。
吴从小丧母,年幼时又因父亲为了生计出国打工,与奶奶住在一起,与父亲相处时间较少。他除一日三餐由奶奶照应以外,经常独自一人在自己房中,造成常有被忽略感,认为自己不被人所喜欢,故有消积感。
2、早期教育的不当。
奶奶对孩子要求刻板,而孩子由于天性活泼好动,常被批评,时间一长,就渐渐变的敌视别人,自我封闭。
3、同伴群体的排斥。
他其行为习惯不良,加之不懂得与人交往,故长期处于被同辈群体排斥的地位,这种地位造成他对被接纳的需要的满足受到阻抑,使其心理严重失衡,渴求受人关注。应此他对于同学不能满足他的要求的情况就通过拳脚来解决。
四、个案指导的设想及实施:
1、消除敌意,建立信任感。
爱打架孩子,多半是因为“肌肤饥渴”,班主任要多给他们爱抚。我想首先我要用爱融化他心里的坚冰,消除他的不良情绪。有时,我总是默默地走到他身边去,帮他把桌子收拾干净。有意无意地摸摸他的头,我想他是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的。
2、帮助提高,增强自信心。
(1)辅导功课。
他对学习成绩挺在意,可是很厌恶做作业。一次,测验试卷批出后,我发现他考得很糟,放学后,我将他独自留下,拿出试卷给他看,首先帮他肯定了一些长处,又帮他分析错因,归纳他的不足之处。他表现出了不同寻常的认真,第二次考试就考了75分,期中考试考了80分。
(2)心理引导。
那一次,他在课外活动时又大打出手,扇了XXX一个耳光。第二天我知道后把他叫到了办公室,我没有批评他一句,而是打开了XXX写得一篇关于他的日记(刚好XXX写了关于他进步了的日记)让他看。他看着看着眼泪就刷刷地流了下来。我问他怎么了,他哭着对我说,老师,我错了,我昨天打了他。一切尽在不言中,我拉着他的手说,老师相信你会越来越好的。
(3)与家长沟通。
与此同时,我背着他与他的奶奶沟通了几次,委婉的向她建议,希望她多抽些时间陪陪孩子,他奶奶对孩子的教育也有了重新的认识,她表示一定会好好教育自己的孩子。现在她只要一有空就会来学校看望孩子,并且还经常和我联系了解孩子的情况。
(4)营造温暖的集体环境。
在与他交谈时,我将他的一些想法,对同学的一些认识等牢记在心。那次事件后,他对XXX比较信服,这个同学成绩较好,为人随和安静。于是,我找到这个同学,希望他能愿意和我一起帮助伟杰,他同意了。我又找到他,征求他的意见,结成“一帮一”助学小队。
五、个案指导成效:
1、有一次,上课时,他与同学因课桌拥挤发生矛盾,当发现我看着他时,他第一次主动向同学认错。
2、现在,他每天按时交作业了,被同学选为了小队长,他所领导的小队在班级“优秀小队”竞赛中遥遥领先。他自己的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3、近几个月,没有发生过一起他与同学吵架、打架的事件。
六、讨论
1、对因早期教育不当、缺少关爱等因素造成的问题儿童,更应为他们创设平等的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的环境。儿童是在不断发展的,心理还不成熟,在爱与友善的环境中更容易纠正错误,使他以健康的心态正视自己,以积极的行为超越过去,向好的方面发展,进步。
2、家庭环境、学校教育对学生成长影响是巨大。环境是改变儿童的重要因素,只有营造一个健康、温馨的环境。才有可能使儿童走向健康的成长之路。
3、对有问题的学生,不要轻易放弃,要了解其原因,多从心理的角度去分析,并给予真诚的指导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