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瘟疫专杀内热人
(2022-03-18 14:12:32)
标签:
转载 |
瘟疫专杀内热人
整理者——方雅
说天地,乾坤不动日月忙,
讲四季,四季有热也有凉;
大自然,春温夏暑秋为燥,
到冬天,寒冬腊月把人伤;
天难测,风云突变一瞬间,
不讲情,无情风寒人难抗;
不相信,风寒伤人百般变,
不相信,瘟疫流行瘟热伤;
只听说,瘟疫流行最可怕,
听人讲,成片人类能死光;
真凄惨,尸骨遍野横千里,
太可怕,白骨露野如雪霜;
君不见,千里不听鸡狗叫,
君不见,床帐里面空荡荡;
看路上,出门少见行人走,
满眼是,白骨露野路两旁;
只听见,悲恸哀嚎哭啼声,
只看见,兵荒马乱民遭殃;
又看见,路上可怜饥妇人,
为什么,挥泪哭声不还乡;
真可叹,生下孩子无法养,
真无奈,抱子弃草太凄凉;
喊一声,我的儿子莫怪娘,
你不知,为娘不知去何往;
你看看,瘟疫流行多厉害,
多可怕,家禽家畜人死光;
你看看,庄庄人死太凄惨,
有多少,全家老少都死光;
你看看,壮年青年死的苦,
真可怜,家里撇下爹和娘;
只看见,有的父母都死尽,
好可怜,撇下儿女无人养;
只看见,奶奶去把孙子找,
只看见,有的儿孙去找娘;
只看见,尸横遍野埋不上,
只看见,猪狗吞尸叫嚷嚷;
只看见,妇人哭儿路上坐,
只听见,哭唤儿女早回乡;
只看见,路上行人都呼喊,
只听见,有的叫爹还叫娘;
只听见,哭声喊叫盼儿女,
只看见,个个哭的好悲伤;
只哭的,哭声动人人无奈,
看见那,君子过路泪汪汪;
只看见,君子路过忙下马,
只看见,手抓缰绳喊上苍;
只哭的,石人石马都掉泪,
只哭的,小鸟展翅难飞翔;
只哭的,冤魂野鬼把天叫,
喊一声,炼石补天女娲娘;
可是那,上苍有眼看不见,
可是那,上苍病倒张玉皇;
可是那,王母娘娘不管事,
可是那,太白金星睡梦香;
可是那,沙灰迷住千里眼,
可是那,顺风耳朵毛长长;
南天门,冤魂冲天乾坤变,
凌霄殿,上天惊动张玉皇;
看神祖,玉皇手指三声问,
问哪般,为何冤鬼到天堂;
再问声,人间发生什么事,
太白神,赶紧人间望一望;
太白看,瘟疫流行太可怕,
看人间,瘟疫死人太凄凉;
哪知道,瘟疫流行止不住,
看了看,苦难百姓要死光;
张玉皇,喊声太白赶快救,
快快快,要差文昌走一趟;
文昌星,上前接到玉皇旨,
马上马,带着使命下天堂;
文昌星,降在中原南阳地,
人世间,转世张寨本姓张;
是何人,姓张名机字仲景,
为人类,救苦救难医圣当;
医圣爷,看看人间风寒病,
不外乎,风寒化热瘟疫伤;
医圣爷,紧紧抓住风寒病,
只有他,才知风寒把人伤;
太阳篇,开卷就写伤寒论,
伤寒论,六经辨证辨出方;
他知道,瘟疫流行两种病,
两味药,选出桂枝对麻黄;
他知道,桂枝能解中风病,
他知道,无汗解表麻黄汤;
两味药,能治人间风寒病,
他知道,人类得病就两恙;
他知道,人间风寒天天在,
他知道,风寒无情把人伤;
他知道,人间百病风寒起,
他知道,避寒就暖莫受凉;
他知道,衣食保暖天天讲,
他知道,千万患者莫受凉;
他知道,受寒就化瘟疫病,
他知道,受风化火把人伤;
他知道,受风淌汗还发烧,
他知道,受寒无汗身上烫;
他知道,风寒得病两种证,
他知道,伤寒中风两种恙;
他知道,中风必得桂枝解,
他知道,伤寒必须麻黄汤。
什么叫伤寒,到冬天,风云突变,天特别冷,穷人多,富人少,身无衣,缺食缺粮,突然天寒地冻,忍饥挨饿,肚里无食怨天冷,身上无衣怨天寒,在这时,寒冬腊月天又冷,人人受了伤寒,受寒多了,就叫流感。流感爆发不是一大片,就是一条线,张仲景南阳做官回来,同族人三百,死掉三分又二,伤寒十居其七,他眼看着一个家族,人要死光了,看看病人,奄奄一息,有人发高烧,脸红,身上有汗,脉出现浮缓,身出汗,被子还不敢离身,掀开被子还特别怕风,仲景恍然大悟,哦,这么怕风,就是人体质虚,营卫不调,胃里没有营养,饿了出汗又受风,仲景爷就知道,这叫太阳风,他选出来桂枝,制出来桂枝汤,来救这个太阳风,喝过桂枝汤,要用一碗米粥,来补充胃的营养,来调和营卫,营养足了,营卫调和了,那是桂枝汤加上一碗米粥起的作用。仲景定下来太阳风是虚证,必须要用桂枝汤。
他还看有种病人,身上无汗,身上干燥,脉浮紧,特别怕冷,被子盖得再厚,还是怕冷,睡床上发抖,张仲景灵机一动,太阳风出汗怕风,这种病人,不出汗怕冷,哦,张仲景定论这叫伤寒。张仲景选出来麻黄,制定了处方,叫麻黄汤。
只有张仲景他能想得起,桂枝能治中风,麻黄能解伤寒,就这两味药开卷,第一味药开卷写太阳风,第二味药开卷写的伤寒,那是麻黄汤,两味药写出了《伤寒论》,就是说人得病,都从风寒起,风寒是百病之首,不用桂枝解不掉中风,不用麻黄解不掉伤寒,这两味药的开卷,辨出来三百九十八条,辨出来一百一十三方,为什么变出这么多条文,为什么变出来这么多处方,桂枝汤出现,不用桂枝汤,误了太阳病,医误再误,太阳篇出现这么多条文,这是医误的,该用桂枝汤不用造成的。他知道,麻黄汤出现,不用麻黄来解,伤寒解不掉,医误再误,太阳风太阳寒,反反复复在身上变化,传经入里,所以才变出来这么多条文,这么多处方。他知道医误病,该用桂枝不用,解不开中风,桂枝汤解不掉,继续传经。他知道该用麻黄,不用麻黄,寒在身上变化,变化传经,一个风一个寒,在太阳篇上篇幅写的最多,条文最多,出现一百七十八条,变出一百一十三方,都是桂枝该用不用,都是麻黄该用不用,才出现这么多条文,才出现这么多处方。
没有桂枝不能治中风,没有麻黄不能治伤寒,张仲景在太阳篇定下风寒两大症状,写出上中下三篇,太阳风第一篇,麻黄汤第二篇,大青龙第三篇,太阳经上三篇三个方,变化无穷。治不掉伤寒与中风,传经入里,脏腑化热化寒,化寒的少,化热的多,伤寒论就是这样来的,他就是这样写出来的。
桂枝汤证,麻黄汤证长期携带在身上解不掉,传经入里,这是该用桂枝不用,该用麻黄不用,三阳才化热,化热没有及时地解掉,这个热在脏腑里长期携带,某年冬天,天气特别寒冷,风寒流行,不是一条线就是一大片,没有人会治,中风带内热,活活地烧死,伤寒化内热,这就叫伤寒流行。伤寒治不掉,化内热,就成了瘟疫病。流感来的快,特别有内热的人,死的也快,张仲景在这时才明白,人间没有会治的。我不写出《伤寒论》,不把麻黄桂枝写明白,这个伤寒流感,你是治不掉的,他就选定了这两味药,麻黄治伤寒,桂枝治中风,该治的不治,传染病到处蔓延,片片人都能死光,那是尸横遍野,白骨露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