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中的“教学目标”不能随便写
热度 5已有
8726 次阅读2016-1-22
17:28 |个人分类:经验交流|系统分类:教育| 教学目标, 动词
新课标里面有三维目标,即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记住这小段文字容易,但对它的认识和理解却没有入门。
教学目标是一个内容非常广泛的教学知识点,无论从教学论,还是从教育心理学方面看,均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然而,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予以重视,觉得可有可无,下面举几个常写的错误的句子。
1、通过学习正方形的概念和有关定理,培养学生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错因:“培养”是一个十分模糊的动词,只学习“正方形”就用“培养”二字,太大太空,何况什么是“辩证唯物主义”还不知道呢?
2、带领学生观察几何图形,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观察能力。
错因:其教学目标很大,区区观察图形是无法实现宏大的目标。
3、让学生阅读“杨辉三角”,增强民族自豪感。
错因:“民族自豪感”由诸多因素构成,“让”、“增强”都不是界定的动词,不能作为目的动词用。
我们的备课教案有多少是规范的,我自己的许多是不对,缘于随便写,只想完成任务,这是最原始的想法。
再就是没有人给予指导,真的不知道教学目标的书写还有那么多框框套套,有界定的动词,且有行为动词和非行为动词,还有目标动词,行为动词和目标动词要一致,否则是错误的。
我第一次知道这些,是在贵师大培训时,教授们上课讲的,对照自己写教案时的教学目标,羞愧难当,因为教案写的绝大多数是错误的描述,现在正在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力求早日学会。
不知道的时候,什么都敢写,知道这件事后,认真去写了,还是写不成,以至于现在仍然不敢轻易写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目标,也学习了一段时间,因为此方面的知识较高深,不易学会,但在坚持中。
无知时无畏,知道了学不会,慢慢学,终有一天会学会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