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嵩】沧海桑田,一座古城的前世今生

(2015-04-23 14:30:58)
标签:

杂谈


http://ww2/large/e77766eegw1erfh1jz8jsj20m80awtgf.jpg  “大嵩作为一座曾经拥有过辉煌历史的古代城池,在走过六百多年的风雨沧桑后,尽管物质的有形印记几至荡然无存,但无形的文化脉动还是把它的故事传承给了后世,铭刻于人民的记忆深处,成为世代大嵩人薪火相传的精神遗产。”《瞻岐史略》中这样写道。
http://ww3/large/e77766eegw1erfh21zpsrj20lo0bptcl.jpg    作为寻迹者,很难用脚步去度量它的时光跨度,只能用心灵去悉心体悟它的脉脉私语。遥想当年,大嵩城沿着凤凰山绕山而筑,高高的城墙像一条凝固的飘带,逶迤舒展。

站在仅存百余米的遗址上往远处看,只见大嵩新城背山面海,房屋鳞次栉比,福泉山重峦叠嶂,凤凰山青松挺拔,大嵩江百舸争流,象山港白帆点点,唯道声“山海的味道未变”。

http://ww2/large/e77766eegw1erfh6tsz61j20no0hsdl1.jpg

隐隐约约中,透过历史的烟幕,似乎还能辨认出古城昔日的影子,依稀可以辨见往昔大嵩古城飘扬的战旗、喧闹的街市、川流的人群……

http://ww2/large/e77766eegw1erfhi81a0lj20s20e3adp.jpg

http://ww1/large/e77766eegw1erfh8jrn77j20vk0noq5h.jpg

在古代时候,大嵩滨海平原就是象山港面的一片茫茫汪洋,天然地秉承了海洋气息。史载,宋,大嵩城始设防;元,泊驻水军远征日本人列岛;明,修筑所城屯守千户;清,为浙江提督前营防汛重地;民国,有地方驻军守备;抗战时期,大嵩城一度陷落,为守军游击区;建国后,实习军民联防制度,在海边荒屿山建立了民兵哨所。

http://ww1/large/e77766eegw1erfha5z321j20i709rwh9.jpg

大嵩古城是瞻岐海防文化的最典型代表。在百姓间,至今还流传着抗倭名将“十八指挥官”的故事:明正统四年,40余艘倭船大举进犯,抗倭勇士们奋起还击,他们用鲜血换来一次次胜利,使得滨海平原百姓免遭战役之苦,得以休养生息,安居乐业。彼时,大嵩所城,繁华又辉煌。

http://ww4/large/e77766eegw1erfhimq3woj20no0hljvr.jpg

然而,随着泥涂淤积面积的不断扩展和上升,大嵩滨海平原开始形成。渐渐地,沧海变桑田,大嵩古城渐变内陆区,其军事功能在清朝晚期开始退化。城池,在民国时期,特别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也遭受了“严重毁容”,古城的雄姿早已灰飞烟灭,古城的繁华更是荡然无存,剩下一段沧桑石头垒起的城墙和残留在凤凰山顶上一垣土夯的墙基遗址。

http://ww4/large/e77766eegw1erfhjz8nm7j20q50klahv.jpg

    而今的古城,充满着安适平缓的生活气息。带着历史的从容,让这段记忆慢慢流淌,流过郁郁葱葱的大嵩古道,流过宝相庄严的宝光寺,流过四季似景的大美山,流过九曲平阔的大嵩江,流过无数口口相传又化入笔尖成墨的书页,一代代,一世世,迷离又鲜活着。

http://ww4/large/e77766eegw1erfhkkyuptj20m80etjwe.jpg

    残留的城墙依然默默守望,看炊烟袅袅,听顽童嬉戏。正是时光凝固,记忆留存,念一座古城的前世今生。

http://ww3/large/e77766eegw1erfhlzphsbj20m80ggjwd.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