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农村学前教育的现状分析及解决策略
(2018-05-21 09:00:07)农村学前教育的现状分析及解决策略
摘要:我国早已全面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近几年来,国家提出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更是加大了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农村基础教育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缩小了与城市教育的差距。我国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也明确提出:“实施素质教育,要从幼儿阶段抓起”。虽然人们都在关心,重视幼儿的早期教育,但农村的幼儿教育在实施过程中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简单,表现出严重的滞后性,直接影响着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本文通过先分析现农村幼儿园的各方面不足,然后找出不足原因及对策的方法,阐述了农村幼儿园保教内容不全面,家长教育理念淡薄,教育骨干易流失等原因,最终得出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加大教育投入、流住人才、创新科学的管理机制等对策. 清醒地看到农村幼儿教育存在的诸多困难与不足,认真研究,加以解决,抓住发展机遇定会迎来农村幼儿教育事业更加明媚的春天。
关键词: 学前教育
幼儿教育对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实现智力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重视幼儿教育不仅为人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还有利于缩小社会贫富差距、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然而近几年来,国家在加大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教育公平的同时,农村幼儿教育发展严重滞后的矛盾日益突出,直接影响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社会反响十分强烈。我对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幼儿教育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对当前和今后农村幼儿教育问题作了一些有益的思考。
近几年来,农村幼儿教育事业借助政策上的强劲东风,出现了如雨后春笋般的蓬勃发展状态。"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即使是在偏远的农村,其幼儿家长也像城里人一样纷纷送子女入园,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也进一步加强了对农村幼儿教育事业的管理和指导,特别是县镇教育主管部门对幼儿教育工作的重视与支持,极大地促进了农村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全社会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也进一步提高。这一切都为农村幼儿教育事业的深入发展营造了良好氛围,奠定了很好的发展基础。
一、农村幼儿教育现状:
农村人口密集,留守儿童居多,随着幼儿教育的兴起,涌现许多的民办幼儿园。据调查,在2010年之前,我国农村幼儿园基本处于民办占70%-90%,有也只是附设在小学内,绝大多数幼儿园条件简陋,师资匮乏,大多数幼儿教师没有受过正规的教育培训,有的甚至文化素质处于初中状态,再加上幼儿园布局结构不合理,缺乏多政府管理,导致农村幼儿园仍处于十分落后和被动的状态。自2010年后,政府加大了投入力度,改、扩建了不少乡镇中心幼儿园 ,使农村广大幼儿也能享受到和城市一样的优质教育资源,弥补了公办学校在农村学前教育领域的空白。
(一)学前教育具备一定规模,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
从总体上看,全省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普及程度还需要提高。各市(区)也不平衡,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或三年的入学率都大大低于学前一年的入园率,学前教育普及状况良好。
(二)学前教育办学主体多元化,公办引领管理相对规范
从全省情况来说,各市(区)所属各县(市、区)学前教育的办学格局大体一样,办园主体基本上都是公民办并举、民办多于公办的多元化办园格局。但是,从建设达标情况看,公办幼儿园却毫无疑问的处于优质引领的地位。省级示范、市一级、县二级以上幼儿园,基本上都是由县级以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或有关国有单位直属的公办幼儿园。
(三)师资队伍具备一定规模,素质能力差异较大
虽然以前我省的学前教育发展并没有真正纳入教育事业的发展规划中去,但由于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导致政府、社会和幼儿家长等,对学前教育始终都给予高度重视或关切,使得学前教育在具备相当大的办学规模的基础上,与之相匹配的幼儿教师队伍自然也具备一定的规模。截止2010年底,全省各市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保教人员共48559人。正是这支基本的教师队伍,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我省的前教育事业得到基本正常的运行。当然,从专业性的角度看,情况并不乐观,全省幼儿教师具有幼儿教育专业(或学前教育专业)背景的教师(含获幼教师资格证的教师)所占平均比例仅为38.94%。有多达61.06%的教师不具备从事学前教育专业的资格(表7)。有的县(区)情况更严峻,幼儿教师的专业合格率更低,如陇县幼教专业幼儿教师仅占16.9%,洛南县幼教专业教师只占2.8%。另外,根据各调研组的实地考察与访谈,在各县(区)不具备幼教专业资格的幼儿教师中,主要分布在各类民办幼儿园。由此可见,全省幼儿教师的专业合格率并不理想,特别是民办园,问题更为严重。
就全省来说,公办幼儿教师的来源渠道比较明确,即全部由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根据需要统一招录。具体来说,公办幼儿园的教师有三个来源:一是撤点并校后的富余中小学教师转任,有的乡镇幼儿园,几乎全部都是这种情况。如周至县现有幼儿教师307人,其中的111名公办教师中的100名都是由小学教师专任而来。二是公开招聘幼教专业毕业的编制内教师,这部分所占比例很小,而且由于没有编制,所以各县(区)几乎没有这方面的安排,目前也都是计划从 2011年开始,每年招聘少量的专业教师。三是公开招聘幼教专业毕业的非编制内教师(聘用教师),这部分教师所占比例比较大,各地市公办与民办幼儿园的聘用教师平均超过占60%,部分县(区)的公办幼儿园聘用教师的比例也比较高,公办正式招录的教师数量太少,远远不能适应和满足我省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民办幼儿园教师的来源基本都是由各园自行根据需要进行招聘录用。由于没有较为严格的幼儿教师准入制度,全省各县(区)的民办幼儿园教师的来源则完全是幼儿园的举办者根据自身需要自行招录,教师的能力与素质状况普遍较低。
全省各市及所属县(区)幼儿园教师的平均年龄普遍在35岁以下,部分县(区)的平均年龄还低到30岁以下,这个年龄应该说比较符合学前教育需要教师年轻化的特点。
调研表明,我省目前绝大多数幼儿教师的学历以中师(中专)和大专为主,少数的研究生、本科幼儿教师都分布在西安、咸阳、榆林、延安等大中城市公办幼儿园或好的民办园,这说明 仅从学历上来说,我省幼儿教师的学历矛盾还不是十分突出,且学历和能力之间还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快速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与素养已成为当务之急。
(1)专任幼儿园园长的四个类别
(2)专任园长的培训及任职资格差别较大
9.幼儿园其他岗位工作人员配备反差很大
(四)保教经费收取标准偏低,勉强维持支出需求
(五)准确掌握无证办园情况,清理整顿工作正常开展
1. 摸清无证办园的基本情况
2. 采取切实措施抓好无证园整顿取缔工作
二、目前农村幼儿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育资源缺乏,保教质量令人担忧
1. 迎合“功利化”心态需求,普遍存在“小学化”倾向
2. 学前班教育问题突出,完全小学化教育错位
(五)盘活资源愿望良好,实际操作困难重重
(六)民办园招生恶意竞争,影响学前教育健康发展
(七)供求关系因素复杂,非法办园取缔困难
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我经过分析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1、保教内容不全面
幼儿教育中由于教育对象年龄小的特殊性,对于幼儿既要保育又要教育,其中“保育”也是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对于幼儿的教育,要求保教并重。“保育”就是保护幼儿的健康。但健康的内涵十分广泛,有身体方面的,有心理方面的,还有社会方面的。“教育”即有目的的教育,这是按照体、智、德、美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如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传授知识经验,发展智力、语言及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积极的情感和良好的个性品质。
2、硬件设施设备不足
(1)、农村现有幼儿园大多为小学附设学前班、公办园或个体园,多数园的办园条件不符合要求,活动室、寝室、室外活动场地、活动设施及教玩具等大小硬件严重不足,阻碍了幼儿园的发展。
(2)、个体办园多数财力有限(当然更多的是为了追求"低投入,高产出"的经济效益),不愿花钱增大办园成本(有的是利用私人住房办园),因此不仅硬件设施较差,还存在消防安全和食品卫生隐患,幼儿园活动室面积狭小,幼儿活动和休息都受到影响。幼儿教师的管理也不完善,多数幼儿教师没有健康证和上岗证。
3、缺乏专业性团队
(1)、公开教师招聘,专业性教师因地方偏僻,待遇差,交通不方便,离家远等原因都会主动放弃,呈现“招不来”现状。
(2)、临聘教师主要来源于镇周边乡村,因学历不高,专业性不强,思想意识淡薄,呈现“用不来”现状。
(3)、临聘教师中的骨干教师,因工资低,无福利,外出学习机会较少,呈现“留不住”现状。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幼儿家庭教育层面
(1)、教养者文化层次低,教育观念落后
在我们农村中0-3岁孩子大多数留在家庭中养育,年轻家长无论能力或文化并不高,有些家长自己都没长大,为人处世像个孩子,事事依赖父母,以长辈传授的传统育儿经验带养幼儿,而由于缺乏科学的指导,导致家庭教育存在两个极端:一是过于重视生理上的需求吃饱穿暖,而忽视了精神方面的需求;二是有的家长盲目地超前和过度的教育,没有根据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把应该在下阶段做的事,提早到3岁前来做片面强调对孩子施行识字、数数教育。
(2)、家长还不够重视幼儿教育
在农村的许多家长都认为孩子上不上幼儿园没关系,认为小孩子还小也不会学什么,干吗那么麻烦天天送进送出,还不如放在家里。有一部分将幼儿送进幼儿园的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认识也存有偏差,他们认为,教育孩子是老师的事情,自己农活忙,事情多,无暇顾及子女的教育问题。在为幼儿园家长举行的家庭教育咨询活动中,只有10%的家长前来参加。
(3)、农民家庭经济收入偏低
在我们农村多数家庭以务农为主,农民的经济收入并不高,虽然现在农村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但幼儿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每年三千元左右的学费仍让家长望而却步,他们认为孩子在幼儿阶段学不到多少知识,只是让老师帮忙看孩子。虽然家长也有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美好愿望,但由于经济原因和认知原因,家长认为孩子上幼儿园要交这么多的钱,还不如,将孩子留在家自己带,还能省下不少的钱。
2、教育机构幼儿园层面
在农村师资薄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是幼儿教师流失现象比较严重,有一部分教师是脱离幼儿教师这一工作岗位,也有一部分教师是离开农村到大都市中去工作。另一方面农村幼儿教师专业素质业务能力较低。
3、社会教育层面
(1)、各部门之间缺乏有力的联系
目前我国各级政府部门也开始关注我国的婴幼儿早期教育,以提高我国的人口素质,我们幼儿园将幼儿的教育延伸对0—6岁的婴幼儿的早期教育工作。卫生部门定期为婴幼儿保健及家长科学育儿及医学的指导和咨询,为辖区内婴幼儿进行定期体格检查和生长发育监测等。对妇联、计生部门等也都有相应的工作要求,但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联系。
(2)、缺乏完善的制度
从社会教育来看教育事业的发展还相对滞后,真正涉及社会文化与教育方面的社会服务与社会管理甚少,涉及幼儿早期教育的就更少。这就需要有完善的社会教育管理制度,保证早期教育能够很好的实施。
三、解决的策略:
在解决上述诸多问题方面,我个人建议要做到:
5、地方人民政府要提高对发展幼儿教育的认识,加强对幼儿教育工作的领导,把幼儿教育工作纳入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加强幼儿教育的科研工作,认真研究解决幼儿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把幼儿教育工作作为考核地方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8、加大宣传广度和深度,端正对幼儿教育的认识。充分考虑农村实际,利用家长会,学生报名时组织家长学习有关党和政府关于发展幼儿教育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变革教育观念,帮助他们把儿童看作是具有发展潜力的,不同于成人的独立主体。儿童的潜力只有在与适当的教育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幼儿知识的丰富、能力的提高、个性的形成是通过自身积极的探索、主动的活动实现的,而不是老师一味的灌输。利用幼儿周末回家时间,组织幼教宣传小分队,通过和幼儿家长交谈、填写调查问卷、发放宣传幼教知识资料。开放幼教家长开放日,让更多的家长参与到孩子的学习、游戏、生活中,加深家长对幼教特点的认识。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家长看到自己孩子发展的势头,增强对幼教方式转变的信心。
参考文献:
5、徐亚文,李红卫,孙丽红《幼儿园管理的66个细节》 吉林大学出版社
6、姜旭:《陕西省学前教育发展状况、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