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智化寺如来殿

(2019-01-30 21:41:40)
标签:

转载

分类: 古迹拜访
原文地址:智化寺如来殿作者:蓝色的海星40
[转载]智化寺如来殿
智化殿的后一进院子,中轴线上是一座两侧建筑,如来殿和万佛阁,现在天气渐渐晴朗起来




[转载]智化寺如来殿
01.




[转载]智化寺如来殿
02.




[转载]智化寺如来殿
03.如来殿主尊为释迦牟尼佛,左侧为帝释天,右侧为大梵天




   帝释天于佛教中之地位,与梵天同为佛教之护法主神,是佛教“二十诸天”中的第二位天王,乃十二天之一。镇护东方,居于须弥山顶之忉利天,其城称善见城。左右有十大天子侍卫其侧。他曾率诸天神以牛头旃檀树为佛陀及诸罗汉建造重阁讲堂,并奉献床榻卧具及各种饮食供养佛及弟子。帝释天常常和诸天在他的居所须弥山善见城相聚,商讨天下善恶诸事。




[转载]智化寺如来殿
04.帝释天




[转载]智化寺如来殿
05.主尊释迦牟尼佛,据蹭听馆长介绍,佛前的供桌和青花花瓶还是明代的,但在前面说的盗卖中青花花瓶一同去了美国




[转载]智化寺如来殿
06.大梵天在佛教中常以之与帝释天同为佛教护法神




[转载]智化寺如来殿
07.非常漂亮精致的天花彩画、经柜和佛龛




[转载]智化寺如来殿
08."万佛殿"层层彩雕上的佛龛




[转载]智化寺如来殿
09.被监守自盗卖给美国人的智化殿和万佛阁的精致藻井,现在我们只能看到图片




[转载]智化寺如来殿
10.万佛阁藻井现居美国纳尔逊--阿特金斯博物馆,有幸的朋友不要忘了去看哦




[转载]智化寺如来殿
11.在万佛阁里共有900个佛龛




[转载]智化寺如来殿
12.如来殿因上层的墙壁隔扇装饰佛龛约9000个,内置小佛,所以又称“万佛阁”




   有人以为如来殿这9000尊佛都是释迦牟尼“如来”佛,其实并非如此。
   释迦牟尼有10个名号,“如来”只是其中一个。如来,梵文Tatha Sata(读为 “多陀阿伽陀”)的意译,按《大藏经•大智度论》卷24解释:“如实道来,故名如 来”,“如来”是循真如而觉悟的意思。
  “佛”,则是大彻大悟的人。“如来佛”作为同义反复的名词,冠之以释迦牟尼是理所当然,但“如来佛”并不是专指释迦牟尼。因为佛教发展到公元1世纪,大乘佛教认为佛不止释迦牟尼一位,其数如恒河沙子。而恒河的沙子是无法数计的。智化寺如来殿供奉近万位“如来”,就生动地把这层意思表达出来了(蹭听馆长讲解)。




[转载]智化寺如来殿
13.




[转载]智化寺如来殿
14.标有字母的藏经橱




   如来殿内还保留有明英宗的赐经之碑,堪称镇馆之宝。碑额为“皇帝圣旨”。碑身“皇帝圣旨,朕体天地保民之心,恭成皇曾祖考之志,刊印大藏经典颁赐天下用广流传。兹以一藏安置智化寺永充供养,听尔住持右觉义然胜及其徒众看诵赞扬,上为国家祝釐,下与生民祈福,务须敬奉守护。不许纵容闲杂之人私借观玩、轻慢亵渎致有损坏遗失,敢有违者必究治之,故谕。天顺六年十二月十五日。”
   这是明英宗于1462年(天顺六年)赐予智化寺大藏经后所立石碑。    
   网上查,明英宗赐予其他寺院、道观的赐经圣旨碑文从未见到指名道姓给谁的的,在这个圣旨碑文里却写着“听尔住持右觉义然胜及其徒众看诵赞扬”,这个然胜为何得到明英宗如此另眼相看;明英宗在正统年间《大藏经》就刊印完成,并广赐天下著名寺院道观,为何天顺年间又单独为智化寺赐经;此碑何人所立?
   从这通“赐经之碑”的碑阴上的碑文得知:僧录司左街讲经,前奉诏校雠三藏,广善戒坛传戒宗师,智化开山持恩旌表孝行承旨,提督汉经厂教经,兼敕建大兴隆寺第四代住山然胜勒石。从碑文得知此碑为“然胜”所立。这个“然胜”和尚是智化寺第一代住持,也是庆寿寺(大兴隆寺、双塔寺)第四代住山,并在僧禄司有职务。
   碑文中“持恩旌表孝行承旨”之句据《明实录英宗实录》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九十九记载,“僧录司右觉义兼智化寺住持僧然胜奏,故太监王振有功社稷,赐祠额名旌忠已立旌忠碑于祠前,乞赐赠谥实万世旌忠之劝,命礼部议之。”,《万历野获编》补遗卷一记载,“又一年,智化寺住持僧然胜又奏:故太监王振有功社稷,已赐祠名旌忠立碑于祠前,再乞赠谥为万世劝,上命礼部议之。 至天顺六年,然胜又奏,智化寺成于太监王振,旧有赐经及敕谕,正统十四年散失无存,乞仍颁赐,以慰振于冥漠。上又从之。”
   从史料得知,智化寺住持“然胜”打着太监王振的旗号屡屡上奏英宗,先奏让皇上为王振立旌表碑、再奏让皇上为王振赠谥,最后打着王振旗号又奏让皇上赐经,这些上奏都得到了英宗的许可,这就出现了明英宗天顺六年为智化寺“然胜”单独赐经的赐经之碑。




[转载]智化寺如来殿
15.借得达人“活力金鸡”君照片,我拍的都是无字碑,谢谢啦。石碑原来存放在鼓楼,智化寺大修后得以归位




[转载]智化寺如来殿
16.




[转载]智化寺如来殿
17.




[转载]智化寺如来殿
18.




[转载]智化寺如来殿
19.




[转载]智化寺如来殿
20.如来殿前的两座碑,碑面被磨光了,正好我只会拍无字碑[转载]智化寺如来殿




   如来殿后面还有大悲堂,又称“极乐殿”,堂中原有石制须弥座,供木制千手观音坐像。此殿西配房被明英宗命为“精忠祠”,供有王振塑像。东为方丈院。现均已无存。





[转载]智化寺如来殿
21.如来殿后中轴线上还有大悲殿




[转载]智化寺如来殿
22.




[转载]智化寺如来殿
23.从门票看,智化寺中轴线上主体八座殿堂都保留非常完好,和民国时期一致




[转载]智化寺如来殿
24.东侧墙上有关于古建的介绍,很有趣,拍下来,效果不太好,但均可点击看大图




[转载]智化寺如来殿
25.明承宋制 布局严谨 点击看大图




[转载]智化寺如来殿
26.梁架结构 独具特色 点击看大图




[转载]智化寺如来殿
27.点击看大图




[转载]智化寺如来殿
28.柱头卷刹 点击看大图




[转载]智化寺如来殿
29.举折与举架 点击看大图




[转载]智化寺如来殿
30.推山和收山 点击看大图




[转载]智化寺如来殿
31.桁与枋的承接方式 点击看大图




[转载]智化寺如来殿
32.顺扒梁的运用 点击看大图




[转载]智化寺如来殿
33.斗拱支撑 装饰华美  左图为梁思成先生手绘的历代斗拱演变图及唐代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 点击看大图




[转载]智化寺如来殿
34.历代斗拱演变图 点击看大图




[转载]智化寺如来殿
35.智化寺斗拱特点 点击看大图




[转载]智化寺如来殿
36.双联坐斗 点击看大图




[转载]智化寺如来殿
37.点击看大图




[转载]智化寺如来殿
38.屋顶形制 古朴典雅 点击看大图




[转载]智化寺如来殿
39.脊兽及鸱吻 点击看大图




[转载]智化寺如来殿
40.明清龙吻 点击看大图




[转载]智化寺如来殿
41.明代彩画 素美端庄 点击看大图




[转载]智化寺如来殿
42.




   智化寺属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一座明代古刹,始建于明正统八年(1443年),具有独特的明代特色。其庄重典雅、用料独特的黑硫璃瓦顶,素雅清新的装饰彩绘,精美古朴的佛教艺术,有“中国古音乐活化石”美誉的“智化寺京音乐”,都是不可多得的瑰宝。智化寺兴建于明代(公元1443年),初建时是明英宗宠信的太监王振的家庙,不像一些古刹名寺具有恢宏的历史或悠久的渊源,现在它虽然是一处不起眼的寺院,但是在繁盛时曾占地约两万平方米。目前东西两路已荡然无存,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保存基本完整,共四进院落,总长278.8米,宽44.5米,方圆12683.78平方米,是北京现存的唯一仍保持着明代风格的佛教寺庙建筑群。
  智化寺的曲折历史是明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缩影;它的古代建筑是京城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建筑群;它的京音乐是震撼乐坛的古老乐种;它的佛教艺术是罕见的转轮藏、有珍贵的元代经书……。随着时光转移,它像一位500多岁的老者,在高楼林立的都市静静敞开山门,等待着人们的欣赏。    1982年北京市佛教协会恢复活动后,在凌海成等人积极推动下,一些老乐僧被请回庙里。当时共找到八名,分别是明声、秀全、增远、兆禅、绪增、福广、学礼、本兴。其中增远和福广是智化寺第二十七代和第二十八代僧,一个吹笛,一个捧笙,加上吹管的绪增,成为主要演奏者。智化寺音乐与西安城隍庙音乐、开封大相国寺音乐、五台山青黄庙音乐及福建南音一起,同属我国现存的最古老音乐。为了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遗产,1986年3月31日,北京市佛教协会成立了“北京佛教音乐团”。同年底,该团即赴西德、法国、瑞士等国演出,引起极大轰动。
   智化寺内还保存有一部乾隆版《大藏经》经板,共724函,7240余册,收佛典1675部,重达400吨,是目前世界上仅存的两部汉文大藏经经板之一,堪称中国木版书之最(另一部是《高丽藏》,现珍藏于韩国伽耶山海印寺,该寺因收藏经板而享有“海东敦煌”的美誉)。

   在胡同民居中竟然隐藏着这样一座珍宝,当春暖花开时,院内的西府海棠和梨树纷纷开出了雅洁的花朵,那时才是最好的拜谒季节。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