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秘色瓷(4):吴越国钱氏家族越窑秘色瓷佛雕盘龙纹罂

标签:
转载 |
分类: 馆藏品 |
在故宫博物院“秘色重光—秘色瓷的考古大发现与再进宫”展览,看吴越时期钱氏家族墓地出土越窑秘色瓷佛雕盘龙纹罂等文物。
展览注释文字介绍,唐朝末年,钱穆平江浙有功,被任命为镇海节度使,吴王。开平元年(907年),吴越立国。至太平兴国二年(977年)纳土归来,历七十余年。建都钱塘(今杭州市)。国内经济富庶。吴越国历三世五王,依次为钱穆、钱元瓘、钱弘佐、钱弘倧、钱弘俶。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在临安市、杭州市发现钱氏家族墓地。
钱元瓘(887―941年),字明宝。初名传瓘,即位后改名。杭州临安(今属浙江)人。吴越武肃王钱镠第五子。乾宁元年,授盐铁发运巡官,迁金部郎中。天复元年(901年),授礼部尚书。曾被宣歙观察使田頵拘为人质,几被杀,后得还。天祐二年,为检校右仆射。吴越武肃王钱镠天宝四年,进授司徒,守湖州刺史。八年,授镇海军节度使。十三年,充清海军节度使。宝大元年,充两浙节度使。宝正元年,受命监国。长兴三年(932年)春,嗣吴越王位,去国仪,用藩镇法遵中朝年号。在位十年,善事后唐、后晋政权,保土安民。先后被封为吴王、越王、吴越国王、天下兵马都元帅。天福六年八月卒,年五十五。后晋赐谥文穆。著诗千余首,有《锦楼集》10卷,已逸。《全唐诗补编·续补遗》卷12收其诗2首。《全唐文》卷130、《唐文拾遗》卷11
钱元瓘妃马氏墓(康陵)出土了44件秘色瓷。
故宫博物院网站《“秘色重光—秘色瓷的考古大发现与再进宫”展览开幕》摘录:
“秘色重光—秘色瓷的考古大发现与再进宫”展是以晚唐五代至北宋初年的秘色瓷器为主要内容,展品共计187件(组),包括浙江省慈溪市上林湖后司岙窑址出土的秘色瓷器标本,还有法门寺地宫等佛教遗址、吴越国康陵、辽圣宗贵妃墓等皇家陵寝出土的秘色瓷珍品。在从唐代晚期到北宋初年的近两百年间里,越窑烧造的秘色瓷一直都是专供皇家使用的珍宝。除唐、宋两朝皇帝外,使用过这些瓷器的还有辽、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郭、柴两姓以及吴越国的帝王)。不仅有唐代陆龟蒙《贡余秘色茶盏》诗明确说明秘色瓷是为皇帝烧造的贡品,而且《吴越备史》、《十国春秋》、《宋史》等书都有吴越国钱氏向中原王朝进贡秘色瓷器的记载。但宋代以后,关于秘色瓷器的记载越来越模糊,秘色瓷终成悬案。继1987年法门寺地宫发现秘色瓷之后,近两年考古工作者对上林湖后司岙窑址的考古发掘,不仅是秘色瓷的又一次重大发现,而且明确了秘色瓷的最主要产地,进一步揭开了长期以来有关秘色瓷的神秘面纱。
越窑秘色瓷佛雕盘龙纹罂
五代(907-960年)
浙江省杭州市五代天福七年(942年)钱元瓘墓出土
浙江省博物馆藏
越窑秘色瓷方形罍
五代(907-960年)
浙江省杭州市五代天福七年(942年)钱元瓘墓出土
浙江省博物馆藏
越窑秘色瓷瓜棱盖罐
五代(907-960年)
浙江省临安市五代天福四年(939年)康陵出土
临安市博物馆藏
越窑秘色瓷方形罍
五代(907-960年)
浙江省临安市五代天福四年(939年)康陵出土
临安市博物馆藏
越窑秘色瓷花口碗
五代(907-960年)
浙江省临安市五代天福四年(939年)康陵出土
临安市博物馆藏
越窑秘色瓷盘
五代(907-960年)
浙江省临安市五代天福四年(939年)康陵出土
临安市博物馆藏
越窑秘色瓷碗、盏托、盒
五代(907-960年)
浙江省临安市五代天福四年(939年)康陵出土
临安市博物馆藏
“秘色重光—秘色瓷的考古大发现与再进宫”展览
“秘色重光—秘色瓷的考古大发现与再进宫”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