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辽宁博物馆:历代玺印展------东海边的蚬子

(2018-11-24 17:09:48)
标签:

收藏

文化

历史

分类: 馆藏品
辽宁博物馆:历代玺印展------东海边的蚬子 (2018-11-19 06:59:00)
中国的玺印有着三千年左右的历史,其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艺术、宗教等密不可分,在各个领域都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成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宋之前,玺印虽是一种以实用为主的征信器物,但也形成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宋元时期,玺印的作用逐步扩大到书画艺术领域和欣赏领域。明代中叶起,文人治印之风渐盛,篆刻又和文人书画相结合,于是出现了明清至近代具有革新精神的文人篆刻艺术,改变了玺印历史的漫长进程。
辽宁省博物馆收藏有丰富的历代玺印篆刻,能够较为完善的展示从先秦至近代的各类样式与流派。我们能从本展览中欣赏中国玺印篆刻艺术的流传与演变,体味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展览分为先秦玺印、秦汉六朝玺印、唐宋辽金元玺印、明清篆刻、近现代篆刻5个单元,共展出479件玺印。
辽宁博物馆:历代玺印展


先秦玺印
先秦玺印发现于商周之际,春秋战国时期盛行,主要作为行施职权及征信凭证存在。古玺文字的章法自然,结体多样,并出现了印钮和印文具有差异的地域特点。春秋以后玺印的使用已十分普遍,官玺的形制和文字具有规范性,私玺制作更注重便利和美观,有的极为精工,并出现图形玺、吉语印等多种品式。

 ()()左关       战国
辽宁博物馆:历代玺印展


战国印系列,很多字体看起来很怪。
辽宁博物馆:历代玺印展


正行无私   战国
辽宁博物馆:历代玺印展


秦汉六朝官印
秦代开始,官印制度等级界限渐趋明确,对印文、材料、绶带长短及颜色等,都有详细规定。秦印使用小篆,多为白文凿印,惜传世稀少。两汉官印印文更为整齐,结体平直方正,风格雄浑典重,达到了印章艺术的高峰,是后世篆刻家学习的典范。六朝时期由于战乱频繁,仓促之间刻凿而成将军章和各种武官印数量较多。

关外侯印   
辽宁博物馆:历代玺印展


关外侯印 (侧面)  
辽宁博物馆:历代玺印展


咸(阝)里竭  汉                                   王闌   
辽宁博物馆:历代玺印展


10,军假司马  汉         11,军假司马  汉           12,军假司马  汉         13,军曲侯印  汉        14,军曲侯印  
辽宁博物馆:历代玺印展

辽宁博物馆:历代玺印展


汉私印
汉代私人用印是古玺印中数量最多、形式最为丰富的一类。不仅形状各异,朱白皆备,更有朱白合为一印,或加四灵等图案作为装饰的,进而有多面印、子母印等。印文除了姓名之外,往往还加上吉语、籍贯、表字等辅助文字,钮制极为多样。两汉私印仍以白文为多,西汉以凿印为主,东汉则有铸有凿。

谭庆臣印    东汉
辽宁博物馆:历代玺印展


庆臣 · 福安     东汉
辽宁博物馆:历代玺印展


马少孙, 桥骑将印·桥伯印,   ()       东汉
辽宁博物馆:历代玺印展


李暹印信, 张举印信,  徐俊私印        东汉
辽宁博物馆:历代玺印展

辽宁博物馆:历代玺印展


陈登言事  
辽宁博物馆:历代玺印展


辽宁博物馆:历代玺印展


陈登   
辽宁博物馆:历代玺印展


晋鲜卑率善佰长   西晋
辽宁博物馆:历代玺印展


晋鲜卑率善佰长 (侧面)  西晋
辽宁博物馆:历代玺印展


晋鲜卑率善佰长   晋                              晋率善胡佰长   晋                            
辽宁博物馆:历代玺印展


辽宁博物馆:历代玺印展


刘道私印   汉魏                         张忠私印封完   
辽宁博物馆:历代玺印展



唐宋辽金元玺印
唐承隋制,完成了用印方式由封泥向钤色印的转换,官印从此也形成新的体系。隋唐篆书印文圆润疏朗,宋代趋向平实整齐,至金元时纯用屈曲的九叠文入印。唐宋时出现隶楷书的官私印,书法清新质朴。宋代开始流行签字式的花押,印文的表现形式更趋丰富。辽、西夏、金、元曾以自创的民族文字入印,亦独具特色。

1.褒州都督府之印 唐      2.管勾所记  宋                    3.神射地十二指挥第六都记  
辽宁博物馆:历代玺印展

辽宁博物馆:历代玺印展


4 .    知审计院事印 辽              5.西夏文官印                  6西夏文官印
辽宁博物馆:历代玺印展


契丹小字系列印  
辽宁博物馆:历代玺印展


3.副统之印  金                     4.提检所金字印      金                        5.行军副统光字号之印   
辽宁博物馆:历代玺印展


金代的县印
辽宁博物馆:历代玺印展


来远军印    
辽宁博物馆:历代玺印展


左卫阿速亲军百户印(八思巴文)                             大定县尉司印(八思巴文)   
毗阳等处军民千户所经历印(八思巴文)                  兀良海牙百户印(八思巴文)  
辽宁博物馆:历代玺印展


人骑兽钮押印   
辽宁博物馆:历代玺印展



卍    
辽宁博物馆:历代玺印展


明清官印
明朝官印印文采用叠篆,官员的等级除了反映在金、银、铜、木等不同的印材上,还反映在叠篆的不同叠数上。清代官印继承了明制,稍有不同的是,清代官印为呈现出满汉一家的思想,其印面文字使用左清篆右汉篆的形式。明清官印有严格的铸凿规范,事实上已无艺术特性。

7、齐齐哈尔镶红旗协领图记 (满汉文)                  8、满文官印            
辽宁博物馆:历代玺印展


明清文人篆刻
文人篆刻流派起自明代。明中叶石质印章普及,便利了以艺术鉴赏为主要功用的篆刻创作。当时文人书画的空前发展,也推动了和书画创作有密切关系的文人篆刻的兴起,由此引导出明清五百年间篆刻艺术波澜壮阔的历史。

10、礼耕书屋所藏  胡镬            11、会心处不在远 胡镬      12、松鹤庐主人珍藏书画之印  赵穆
13、东海归来 赵穆             14、梦鹤楼藏书印 黄牧甫          15、知守斋  黄牧甫   
辽宁博物馆:历代玺印展


5.墨花池馆   赵之琛       6. 怡道堂  赵之琛            7. 卓辇观群书  赵之琛         8.修梅曾鉴赏过   赵之琛
辽宁博物馆:历代玺印展


郑燮信印·板桥               
辽宁博物馆:历代玺印展


浮雕松菊莆田石印         浮雕树石昌化石印        浮雕山水莆田石印         浮雕山水寿山石印
辽宁博物馆:历代玺印展


印纽雕刻
中国印章历来重视印纽雕刻,清康熙、乾隆之世,印纽雕刻题材多样,技法纯熟,福建寿山和浙江青田的印纽雕刻历史悠久。而晚清与绘画相融合的浅浮雕装饰也颇为流行。

狮钮寿山石印  清                  三狮钮寿山石印   
辽宁博物馆:历代玺印展


夜渚月明       黄易                                                         海风碧云             黄易  
辽宁博物馆:历代玺印展


辽宁博物馆:历代玺印展


龟钮寿山石印  清       天禄钮田黄寿山石印  清                                   透雕梅花钮寿山石印   
辽宁博物馆:历代玺印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