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伊朗国家博物馆藏元青花的前世今生

(2018-07-17 20:09:11)
标签:

转载

分类: 元青花研究
    撰稿:壹地

[转载]伊朗国家博物馆藏元青花的前世今生
[转载]伊朗国家博物馆藏元青花的前世今生
    伊朗国家博物馆收藏的元青花来自于阿迪比尔陵清真寺,阿迪比尔陵清真寺位于伊朗北部的阿尔达比勒城,伊朗萨菲王朝的创立者萨菲•阿尔•丁就安葬在阿迪比尔陵清真寺。
[转载]伊朗国家博物馆藏元青花的前世今生
    伴随着统治伊朗的帖木儿帝国的衰落,萨菲•阿尔•丁的后裔伊斯迈尔一世于公元1501年在伊朗西北部的大不里士城,建立萨菲王朝,并最终统一伊朗全境,直到公元1722年被新兴的莫卧儿帝国攻灭,萨菲王朝共统治伊朗221年。
    据伊朗的文献记载,公元1611年伊朗国王阿巴斯•萨菲将宫廷珍藏的1162件中国陶瓷奉献给阿迪比尔陵清真寺,其中就包括伊朗国家博物馆收藏的这32件元青花。阿巴斯•萨菲国王奉献给阿迪比尔陵清真寺的这32件元青花,来自于曾经统治过伊朗的帖木儿帝国。帖木儿帝国是蒙古贵族帖木儿•巴鲁剌思于公元1370年在伊利汗国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国家,帖木儿•巴鲁剌思试图重建已经分崩离析的蒙古帝国,但最终以失败而告终,公元1507年帖木儿帝国灭亡。
[转载]伊朗国家博物馆藏元青花的前世今生
[转载]伊朗国家博物馆藏元青花的前世今生
[转载]伊朗国家博物馆藏元青花的前世今生
    伊利汗国的创建者是成吉思汗的孙子、元世祖忽必烈的弟弟旭烈兀,统治疆域东起阿姆河(在今天的土库曼境内),西临地中海,北到高加索(在今天的俄罗斯境内),南至波斯湾,横跨欧亚大陆,是当时东西方交通的枢纽。伊朗(Iran)的英语拼写即来源于伊利汗国(il-khan)。   
    公元1252年蒙古大汗蒙哥命旭烈兀率领蒙古大军远征阿拉伯帝国,公元1258年由旭烈兀统领的蒙古大军攻陷巴格达,阿拉伯帝国的末代哈里发穆斯塔辛•阿拔斯投降,旋即被旭烈兀下令处死,阿拉伯帝国灭亡。公元1260年旭烈兀率领蒙古大军占领底迷失(即今天的大马士革),将叙利亚纳入了蒙古帝国的版图。此时蒙古本土来使,通报蒙古大汗蒙哥去世的消息,旭烈兀停止西征,率领蒙古大军班师回朝。
    公元1264年元世祖忽必烈正式册封旭烈兀为统治阿姆河直至叙利亚之间疆土的君主,称为“伊利汗”,并赐予“辅国安民之宝”的王印。“伊利”在蒙古语中是“从属”的意思,这表明伊利汗国是元朝的宗藩,是元朝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国号取自“大哉乾元”,建都大都(今北京市),1279年灭南宋,完成统一。元朝又称大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蒙古族)建立并统治中国全境的封建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疆域广阔的王朝,也是首次征服全中国地区的征服王朝。元朝是蒙古帝国的核心,蒙古帝国包括元朝和四大汗国,分别是金帐汗国(又称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伊利汗国。四大汗国尊元朝为宗主,就像列国共尊周天子为天下共主。但四大汗国拥有绝对的自主权。
    伊利汗国与元朝政府之间的往来极为频繁,伊利汗国地处当时的东西方交通枢纽。公元1313年镇守西域的蒙古宗王也先不花发动叛乱,扣留的往来于途的元朝和伊利汗国的使臣,竟然有好几批,可见当时伊利汗国与元朝政府之间交往的频繁。
[转载]伊朗国家博物馆藏元青花的前世今生
[转载]伊朗国家博物馆藏元青花的前世今生
    元代青花瓷器就是在这样一个历史背景下创烧的。她代表了中国瓷器的一个顶峰,是当时世界文化、宗教信仰、民族交融、陶瓷工艺革命性的变革以及钴料的新发现与中国古老的陶瓷工艺完美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古人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
[转载]伊朗国家博物馆藏元青花的前世今生
[转载]伊朗国家博物馆藏元青花的前世今生
    在穆斯林世界里,蓝色是深远、纯洁和透明的象征,能够令人感到神秘、渺茫和静穆,这与伊斯兰教的教义相吻合,因此用蓝色装饰器物和建筑成为伊斯兰文化的传统。青花瓷烧成后呈现出白地蓝花的装饰效果,符合穆斯林世界的审美情趣。伊朗盛产优质的钴料,可以烧制出发色浓艳的青花瓷。在伊利汗合赞昄依伊斯兰教后,青花瓷在伊利汗国的需求量激增。需要指出的是,合赞、完者都、不塞因这三位信奉伊斯兰教的伊利汗在位的时间是从公元1295年到公元1335年,这大致相当于从元成宗铁穆耳到元顺帝妥懽帖睦尔的统治时期,即元朝历史的中晚期。
    元青花的烧造时间上还存在争论。比较流行的观点认为,元青花烧造时间始于元代晚期,但近年来通过景德镇考古发掘元青花的烧造时间应该始于元代中期一直延续到元晚期,在明朝还未建立之时,朱元璋已经占领了景德镇,这个时间段仍然在烧造元代风格的青花瓷器。
[转载]伊朗国家博物馆藏元青花的前世今生
[转载]伊朗国家博物馆藏元青花的前世今生
[转载]伊朗国家博物馆藏元青花的前世今生
    在伊朗国家博物馆收藏的元青花中,有些明显是伊利汗国宫廷使用的器物。比如,青地白花莲池鸳鸯纹菱口盘所绘的莲池鸳鸯纹,即来自于元代刺绣图案“满地娇”,是元朝皇帝御用衣衫上的流行图案,尤其受到元文宗图帖睦尔的喜爱,画稿是由元代将作院所属的画局统一设计。又比如,青地白花孔雀牡丹纹碗和青花孔雀牡丹纹罐所绘的孔雀牡丹纹,在元代皇家的礼服和仪仗以及百官公服中都能找到相对应的刺绣图案,这类图案是由习惯于描绘刺绣图案的元代将作院的工匠所设计,同时孔雀纹还是“圣主临朝、重启盛运”的象征,这几乎与伊利汗合赞昄依伊斯兰教的情景遥相呼应。至于青花波涛龙纹盘和蓝地白花云龙纹菱口盘所绘的龙纹,蕴涵的政治内涵更是众所周知。伊利汗国的使臣在觐见元朝皇帝的过程中,与之随行的商队将产自伊朗的上等钴料带到了中国,再由景德镇的制瓷工匠烧造出精美的元青花,最后这些元青花由商队带回伊利汗国,其中那些制作最为精美的元青花归属于伊利汗国的宫廷。
[转载]伊朗国家博物馆藏元青花的前世今生
[转载]伊朗国家博物馆藏元青花的前世今生
    公元1324年元泰定帝也孙铁木儿册封伊利汗国大臣出班“开府仪同三司、翊国公”,这是元朝政府直接授官给伊利汗国的官员,此举引起伊利汗国的内乱。随着伊利汗国的四分五裂,蒙古诸侯各自为战,这种混乱的局面一直持续到公元1370年蒙古贵族帖木儿•巴鲁剌思建立起帖木儿帝国才宣告结束。曾经在伊利汗国广泛欢迎的元青花,经历了近半个世纪战火的洗礼,不可避免地成为了帖木儿帝国的战利品。斗转星移,帖木儿帝国在公元1507年走向灭亡,萨菲王朝重新统一伊朗全境,这些元青花再次作为战利品归属萨菲王朝。
    公元1514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苏丹萨利姆一世突袭萨菲王朝,击败伊朗国王伊斯迈尔一世,将萨菲王朝宫廷珍藏的40件元青花作为战利品掠走,这40件元青花以后一直珍藏在伊斯坦布尔的托普卡比宫,这40件元青花瓷器也是来自萨菲王朝。
[转载]伊朗国家博物馆藏元青花的前世今生
[转载]伊朗国家博物馆藏元青花的前世今生
    公元1611年伊朗国王阿巴斯•萨菲将萨菲王朝宫廷珍藏的32件元青花奉献给阿迪比尔陵清真寺,从此以后这32件元青花就被安静地收藏在阿迪比尔陵清真寺的瓷器库中,再也没有受到战争和动乱的破坏,得以保留至今成为伊朗国家博物馆的藏品。
[转载]伊朗国家博物馆藏元青花的前世今生
[转载]伊朗国家博物馆藏元青花的前世今生
[转载]伊朗国家博物馆藏元青花的前世今生
[转载]伊朗国家博物馆藏元青花的前世今生
[转载]伊朗国家博物馆藏元青花的前世今生
[转载]伊朗国家博物馆藏元青花的前世今生
[转载]伊朗国家博物馆藏元青花的前世今生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微信公众平台二维码
[转载]伊朗国家博物馆藏元青花的前世今生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