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老锔的雍正粉彩花卉纹六棱碗已经入藏很多年了。在收藏刚刚在中国兴起的时候,残器是很不值钱的。不过我们早就知道一级博物馆(故宫、国博、上博、北博等)展出品中,有很多是残器,也有很多是残器修复品,所以我们不在乎值不值钱,一直悄悄地在买进。手机拍照,器型看上去略有变型。

据当时业内资深人士洗脑,瓷器带有一条冲线,其价格只有完整器价格的20%了。带有锔钉,那么就更不值钱了。这很像明清家具的情形,当时紫檀家具最值钱,红木家具较值钱,黄花梨家具不值钱。至于金丝楠木,当时的观点就是做棺材用的,金丝楠木家具要冒充其它材质的家具出售,而当时眼光好的藏家牛X之处就是能把金丝楠木家具从柴木家具中踢出去。收藏历史,总是在利欲熏心的大藏家炒作中开玩笑。
雍正篆书款的注意点是“清”字的中“月”字,两竖是出横的;内部的两横,上一横不连两边,下一横连两边。这是常见的青花篆书款。
这件雍正粉彩的锔钉是大开门的老锔钉。锈痕累累。我家有较多的老锔官窑瓷器。有些朋友看到这些老锔,心动得很,开出很高价格想拿走。不过,对于我们来说,这些都是标本,只是为了了解古代瓷器。
雍正本朝的粉彩色阶特别丰富,有些颜色在后来的粉彩中不再出现了,这是第一个鉴定点。例如花卉的淡绿色粉彩,在后来朝代的粉彩中就没有出现过。
这件雍正粉彩花卉纹六棱碗(以及佳士得拍卖的那只同类碗)是雍正粉彩中色阶最丰富的品种之一。例如竹叶的蓝色,在后朝粉彩中也没有出现过。这件瓷器一直在使用,部分彩色有脱损现象。
雍正粉彩是玻璃白打底,然后将颜色彩在玻璃白上由深入浅地逐渐化开。深色-浅色-白色的化开过程,过度自然,这是第二个鉴定点。例如桃花中的粉红色,由深入浅,再渐变到白色。从工艺上看,很难想象工匠是怎么描画才达到了这种效果。
雍正粉彩的颜色很正,不带灰色色阶,所以干净绚丽,这是第三个鉴定点。关于颜色正不正的问题,可以借鉴服装的颜色,高级品牌服装的颜色就很正,淘宝货的赝品服装的颜色就不正,这涉及的是颜料的纯净度问题。
对于大部分收藏者来说,上手琢磨雍正本朝粉彩的机会是很少的。老锔的雍正粉彩碗虽然比不上完整器,但作为标本的价值还是存在的。随便说一下,这类粉彩花卉六棱碗的造型是一样的,尺寸有两档,这件与佳士得拍卖的那件尺寸为口径22厘米左右,国家博物馆所藏的那件尺寸为口径10厘米左右。
参考文献:拍卖市场上出现过的同类品种
这个品种的粉彩花卉碗在拍卖市场上只出现过两次,是同一只碗卖了两次。2000年香港佳士得春季拍卖会卖了9,065,000港元,2004年香港佳士得春季拍卖会卖了15,183,750港元。此后就不再出现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