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秦晋访古(四)寺庙壁画——水陆道场壁上观 [转载]秦晋访古(四)寺庙壁画——水陆道场壁上观](//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古代寺庙里,除了塑有神像,四面墙壁也大都绘有壁画。这些壁画,绘制了繁复的天上人间、宫廷市井的诸多说教和故事,也给了做水陆道场时出现的儒、道、释众多人物一个非常大的表现空间。由于年代久远,受自然和人力的破坏,不少壁画已经湮灭尘埃,能保留下来的,实在是弥足珍贵。
秦晋之行,遍游古寺庙过程中,我们也看了不少壁画,每看到一幅好作品,特别是顺着懂行人的指点、看到精华所在时,心里特别高兴。如果得到允许,还能拍几张留作纪念,那便是奢望的满足,心里甚至油然生出一股子幸福感。幸运的是,经过沟通,多数管理人员都能对我们网开一面。
我们这几次出行看到的壁画,绘制年代在元、金、明、清。这些壁画中有不少珍品,最优者甚至上过中国美术史教程。除永乐宫壁画外,繁峙县岩山寺的金代壁画、新绛县稷益庙和繁峙县公主寺的明代壁画,堪称最佳。
由于行前功课不到位,看壁画时往往不知从何处着眼,对不少壁画的价值认识不够,常常是回来对照资料才知,一些关键的画面没拍到或没拍全,或在有的寺庙中只关注了其他,忽略了殿内壁画。这种地方去一次不易,能遇上允许我们随意拍照的机会更难。这真是无法弥补的遗憾。
一、清代壁画
![[转载]秦晋访古(四)寺庙壁画——水陆道场壁上观 [转载]秦晋访古(四)寺庙壁画——水陆道场壁上观](//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1.大同华严寺壁画。
华严寺上寺大雄殿内的壁画绘制于清光绪年间,它的主要特点就是大。壁画画面高6.4米,总面积有887.25平方米,画中佛像最高者达3米多,这倒是符合这座全国最大佛殿的气派。壁画的主要内容为佛传故事,由当时大同市钟楼街董安等一批工匠所绘,设色以石青、石绿为主,并使用了沥粉贴金画法。
![[转载]秦晋访古(四)寺庙壁画——水陆道场壁上观 [转载]秦晋访古(四)寺庙壁画——水陆道场壁上观](//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由于面积巨大,给了画匠们充分的表现空间,壁上所画大佛、菩萨、罗汉、观音、供养人等,数以千计。在一个殿内绘制如此宏伟壮观的壁画,为我国寺观壁画中所少见。
在寺院参观时,多关注了一些塑像,对华严寺和其他几处清代壁画,没有特别注意。回来整理片子时,只能从中扒出这部分内容。可惜了。
![[转载]秦晋访古(四)寺庙壁画——水陆道场壁上观 [转载]秦晋访古(四)寺庙壁画——水陆道场壁上观](//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2.大同善化寺大雄宝殿。天王身后的壁画为清康熙年间所作。与华严寺相仿,除禇红外,青、绿用色较多。
![[转载]秦晋访古(四)寺庙壁画——水陆道场壁上观 [转载]秦晋访古(四)寺庙壁画——水陆道场壁上观](//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3.大同关帝庙。关帝庙主殿是大同唯一的辽代建筑,殿内东西两侧墙上绘制有数幅关公故事壁画,为清代所绘。
![[转载]秦晋访古(四)寺庙壁画——水陆道场壁上观 [转载]秦晋访古(四)寺庙壁画——水陆道场壁上观](//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整个画面以连环画形式,一张画讲述一个内容,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关公故事。
![[转载]秦晋访古(四)寺庙壁画——水陆道场壁上观 [转载]秦晋访古(四)寺庙壁画——水陆道场壁上观](//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4.大同观音堂,清代壁画。内容是观音菩萨救难故事。
![[转载]秦晋访古(四)寺庙壁画——水陆道场壁上观 [转载]秦晋访古(四)寺庙壁画——水陆道场壁上观](//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观音堂壁画的用笔、设色与前几处不同,人物绘制贴近生活, 细腻、生动,不呆板。
二、明代壁画。![[转载]秦晋访古(四)寺庙壁画——水陆道场壁上观 [转载]秦晋访古(四)寺庙壁画——水陆道场壁上观](//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1.陕西韩城大禹庙壁画。
大禹庙主殿除供奉大禹外,唐代名将郭子仪也与禹神并列供奉,令人不解。主殿东西两侧墙壁各绘有大幅壁画。其中东墙所绘是西游记故事——孙悟空大战红孩儿。一幅画面上,共绘制了四个场景——取经遇红孩儿,孙悟空大战红孩儿,观音收伏红孩儿以及唐僧和山神土地一起等。四个场景的过渡自然流畅,画面山青水绿,人物生动传神。
![[转载]秦晋访古(四)寺庙壁画——水陆道场壁上观 [转载]秦晋访古(四)寺庙壁画——水陆道场壁上观](//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画中左边两女子体态婀娜,衣带飘逸,右边的山神和土地俩佬,表情动作传神,十分生动。
唐僧师徒四人取经途中。作画人对衣饰皱褶和人物动作、表情的刻画令人赞叹。
![[转载]秦晋访古(四)寺庙壁画——水陆道场壁上观 [转载]秦晋访古(四)寺庙壁画——水陆道场壁上观](//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主殿西墙是郭子仪庆功宴寿图(郭子仪在大禹庙的待遇很高,不仅塑像供奉,还专辟墙面宣扬),由寿宴和郭子仪单骑见回纥两部分组成,两个内容组合在同一画面,场景过渡同样自然流畅。
![[转载]秦晋访古(四)寺庙壁画——水陆道场壁上观 [转载]秦晋访古(四)寺庙壁画——水陆道场壁上观](//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寿宴,郭子仪居上座,享百官庆贺,女伎们围在两边,随时准备吹弹起舞。小院里,急步出门的老夫人、抱孩挑窗偷觑的年轻妇人和躲在门洞内听热闹的女人们,让画面更显生动。
郭子仪单骑见回纥,说服回纥联唐抗击土蕃,为唐王朝解围。
![[转载]秦晋访古(四)寺庙壁画——水陆道场壁上观 [转载]秦晋访古(四)寺庙壁画——水陆道场壁上观](//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2.新绛稷益庙壁画。
稷益庙是供奉后稷和伯益的庙宇,原名阳王庙,该庙现在不对外开放。
殿内东南西三面满布壁画,面积130平方米,稷益庙的壁画保存基本完好,东西两壁以台阶式布局,宽8.23米,最高处达6.18米,在现存明代壁画中属巨幅佳品。
![[转载]秦晋访古(四)寺庙壁画——水陆道场壁上观 [转载]秦晋访古(四)寺庙壁画——水陆道场壁上观](//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画面里居中而坐的三人分别为大禹(中)、后稷(左)和伯益。
稷益庙壁画不同于佛教题材的敦煌壁画,也不同于道教内容的永乐宫壁画,更不同于儒释道合一的水陆画,而以古代传说故事为题材,赞颂大禹、后稷、伯益为民造福的英雄事迹。这种题材,在我国寺庙壁画艺术中独树一帜。
![[转载]秦晋访古(四)寺庙壁画——水陆道场壁上观 [转载]秦晋访古(四)寺庙壁画——水陆道场壁上观](//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壁画绘文武百官、农民朝圣、稷益传说、烧荒狩猎、伐木耕获、山川园林等故事,这类贴近民生百姓生活的题材,在我国现存壁画中极为少见。
![[转载]秦晋访古(四)寺庙壁画——水陆道场壁上观 [转载]秦晋访古(四)寺庙壁画——水陆道场壁上观](//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农民收割庄稼、打场的场景,在其他寺庙的壁画中难以见到。
![[转载]秦晋访古(四)寺庙壁画——水陆道场壁上观 [转载]秦晋访古(四)寺庙壁画——水陆道场壁上观](//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背负行囊报信的小差,表情严肃,肢体夸张。飘飞的头发和衣襟,生动描绘了他急切的心情。
![[转载]秦晋访古(四)寺庙壁画——水陆道场壁上观 [转载]秦晋访古(四)寺庙壁画——水陆道场壁上观](//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图中女子似为五谷之神,身穿缨络宝衣,左手持碗,右手执勺从碗取种子,好象是向农民赏赐,其优雅的身姿体态,皱褶繁复的裙裾飘带,无不令人着迷。
壁画中还绘有朝三圣、稷益传说以及烧荒、狩猎、斩蛟、伐木、耕获、山川园林等,内容丰富,艺术精湛,堪称中国古代壁画遗产中一颗璀灿的明珠。
![[转载]秦晋访古(四)寺庙壁画——水陆道场壁上观 [转载]秦晋访古(四)寺庙壁画——水陆道场壁上观](//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3.繁峙县公主寺壁画。
公主寺大雄殿是明代建筑,殿内的巨幅壁画也是明代作品,内容是古代寺庙中盛行的水陆画。作者安排了470尊人物形象,众多人物面佛而立,大者l米,小者60厘米。阵容整齐,形态各异。其中,东西两壁以弥陀佛和卢舍那佛为中心,按神衹系列、权位大小、分层次地在其周围各安排了百多位佛道尊像,从而形成了一个诸神礼佛、群仙赴会的庞大场面。
![[转载]秦晋访古(四)寺庙壁画——水陆道场壁上观 [转载]秦晋访古(四)寺庙壁画——水陆道场壁上观](//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壁画神祇被分成90多个组,每组均有题记,名目中,可见明王、天藏菩萨、天龙八部、大梵天主、四大天王、罗汉、日宫天子、北斗星君众、城隍五道、九曜星君众、往古孝子顺孙众等,表现了三教融合,归于净土的思想。总面积达98.99平方米。
![[转载]秦晋访古(四)寺庙壁画——水陆道场壁上观 [转载]秦晋访古(四)寺庙壁画——水陆道场壁上观](//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对于现世的儒佛道三教人物来看,其造型装束各有分别,如佛像仙帝,庄严神圣;菩萨圣母,端庄秀丽;天王神将,威武雄壮;金刚武士,魁梧粗悍;后妃宫女,俊俏秀丽;神吏鬼卒,狰狞恐怖。其冠戴、幞头、发髻、衣饰及其手执的法器,也各不相同,美轮美奂,绘艺甚佳。
这是其中一组:东岳中岳南岳大帝。
![[转载]秦晋访古(四)寺庙壁画——水陆道场壁上观 [转载]秦晋访古(四)寺庙壁画——水陆道场壁上观](//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各类各组形象之间,没有用墨线分界,而是采用了五色祥云来过渡,使各组人物之间有分有合。远看,每面墙壁都是一幅完整统一的画卷;近览,各组神祇又是有系列的分别组合。
这是其中的圹野大将军。
![[转载]秦晋访古(四)寺庙壁画——水陆道场壁上观 [转载]秦晋访古(四)寺庙壁画——水陆道场壁上观](//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十二相属。
![[转载]秦晋访古(四)寺庙壁画——水陆道场壁上观 [转载]秦晋访古(四)寺庙壁画——水陆道场壁上观](//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持琵琶的东方持国天王。
![[转载]秦晋访古(四)寺庙壁画——水陆道场壁上观 [转载]秦晋访古(四)寺庙壁画——水陆道场壁上观](//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这位天王手持琵琶的琴弦,其细如发,笔直均匀,被“北京来的专家”(寺庙管理人的叫法)称为难得的珍品。
![[转载]秦晋访古(四)寺庙壁画——水陆道场壁上观 [转载]秦晋访古(四)寺庙壁画——水陆道场壁上观](//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玄天上帝。
有人将其和永乐宫壁画相媲美,并称“南北双珠”。还有一种评价更高,说“公主寺大雄殿这一大型的水陆画,是五台山乃至全国水陆壁画中的上乘之作。”
三、金代壁画
![[转载]秦晋访古(四)寺庙壁画——水陆道场壁上观 [转载]秦晋访古(四)寺庙壁画——水陆道场壁上观](//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1.繁峙县岩山寺壁画。
岩山寺的壁画画在寺庙内仅存的文殊殿内,由金代画匠王逵、王遵于大定七年所创作的。其中西壁为佛本生经变,即释迦牟尼一生的传记,画面不仅反映了释迦牟尼一生的行履法绩,而且还绘有反映宫廷建筑和王宫生活的场面,以及许多反映社会面貌的世俗场景。东壁壁画的内容也是佛本生经变,是根据《佛本生故事》绘制的。北壁和南壁也都是一些佛教故事内容。
![[转载]秦晋访古(四)寺庙壁画——水陆道场壁上观 [转载]秦晋访古(四)寺庙壁画——水陆道场壁上观](//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岩山寺壁画中,绘有大量的宫殿建筑和寺庙佛塔等建筑,分成数组,等级清楚,建筑型式与宋《营造法式》有诸多类同。在不大的画面上,绘制出如此丰富多变、精致复杂的古建筑群,确实令人赞叹。
![[转载]秦晋访古(四)寺庙壁画——水陆道场壁上观 [转载]秦晋访古(四)寺庙壁画——水陆道场壁上观](//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我国古代壁画中的建筑图案,多是作为衬景出现。但是,岩山寺壁画中的建筑图案却大大超过了衬景范围,成了壁画的重要内容,且占到画面的一半以上。
![[转载]秦晋访古(四)寺庙壁画——水陆道场壁上观 [转载]秦晋访古(四)寺庙壁画——水陆道场壁上观](//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画内建筑,构图壮阔,透视准确,布局严谨,装饰华美,画技精纯。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性,而且富有科学性。
![[转载]秦晋访古(四)寺庙壁画——水陆道场壁上观 [转载]秦晋访古(四)寺庙壁画——水陆道场壁上观](//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在西壁上还能见到许多反映社会面貌的世俗场景,这些场景真实地反映了北宋汴梁、金朝中都的社会风貌。有人说,这些市井图像可以跟“清明上河图”相媲美。
![[转载]秦晋访古(四)寺庙壁画——水陆道场壁上观 [转载]秦晋访古(四)寺庙壁画——水陆道场壁上观](//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根据壁上题记,画匠王逵率其他人在岩山寺作画时,年68岁。
![[转载]秦晋访古(四)寺庙壁画——水陆道场壁上观 [转载]秦晋访古(四)寺庙壁画——水陆道场壁上观](//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2.崇福寺金代壁画。
崇福寺弥陀殿建于金皇统三年(公元1143年),是中国现存辽金时代三大佛殿之一(另外两座是大同华严寺大雄殿和辽宁奉国寺),大殿净高19米之多,殿内绘制的巨型壁画被称作金代五绝之一,共计340多平方米,内容主要是佛和菩萨讲经说法的画面。
![[转载]秦晋访古(四)寺庙壁画——水陆道场壁上观 [转载]秦晋访古(四)寺庙壁画——水陆道场壁上观](//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壁画共绘有10躯高大佛像,皆结跏趺坐,端庄慈祥,分布于东西山墙和后墙。整个壁画庄重宏伟,气势夺人,画工精细,设色以朱红、石绿为主,色彩绚丽。
![[转载]秦晋访古(四)寺庙壁画——水陆道场壁上观 [转载]秦晋访古(四)寺庙壁画——水陆道场壁上观](//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壁画上方为飞天,翱翔于五彩祥云之间
![[转载]秦晋访古(四)寺庙壁画——水陆道场壁上观 [转载]秦晋访古(四)寺庙壁画——水陆道场壁上观](//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画有胡须的菩萨,尚存敦煌唐代造像的风格,尤为古朴。
四、元代壁画
元代永乐宫壁画,是我国壁画中的一枝奇葩,各种资料对它的介绍铺天盖地,太多太多了。其对中国美术史的贡献非同一般,在世界绘画史上也占有一定地位。只可惜在管理人员允许我们拍几张时,我的相机卡偏偏用满,备用的也没带。这个疏忽,让我想起就后悔不已。放一张手机拍的片子聊以充数,其他的,网上都能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