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元明青花研究-长东阁
元明青花研究-长东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0
  • 关注人气: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元代釉里红基本特征(二)

(2016-03-20 14:02:22)
标签:

转载

分类: 元青花研究

[转载]元代釉里红基本特征(二)

江苏吴县通安华山出土元釉里红龙纹盖罐

三、元釉里红装饰构图

元代釉里红装饰构图的特征主要表现为疏朗,先师巧妙运用铜红发色特点,往往把纹饰集中在器部的中部,这个部位施釉均匀有利铜红发色,烧成都是最佳部位,不利于铜红发色的器形口部,底下部位留白,如玉壶春较多使用这种构图,还有出口瓷中的小件产品,元釉里红典型开光花鸟大罐,底下部位留有很多空白,仅有二道弦纹与同时代的元青花通常布局有明显区别。

[转载]元代釉里红基本特征(二)

江西高安博物馆藏菊花高足转杯

四、元釉里红装饰题材

元釉里红发现的产品不多,但题材广泛有四季花卉、图案装饰、山水人物、飞禽走兽等,釉里红在表现题材上,有其概括,简洁等独特艺术效果。

花卉一般多以菊花、莲花、灵芝纹等折枝花形式二方连续,以白线勾描为主,如许多玉壶春釉里红瓶。人物题材多以山水结合,人物小而简炼,融入于风景画之中。龙纹、凤纹,还有兔纹多半用刻画手法,刻出主题纹饰,辅以釉里红装饰。用诗句书法为题材,如一件韩国海底打捞出来的一块圆腰形画般内刻梧桐叶两片,在叶上用铜红各书五言诗一句“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又如一件景德镇新近出土高足转杯,也就是以铜红诗句为题材装饰。以捏雕动物为题材,涂绘釉里红,如江西博物馆藏釉里红塔式盖罐。

[转载]元代釉里红基本特征(二)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龙纹四系扁瓶

五、元釉里红造型

元釉里红烧制难度大,存世量少发现的种类不多。常见主要是玉壶春瓶,,大小罐类,梅瓶仅发现一件而已,玉壶春瓶通常高约22厘米,27厘米左右两大类型,其造型有一定规律性.撇口.细颈.圆腹,圈足底部施釉随意,玉壶春瓶成型为四段模印,有接胎痕迹。罐类一般分上下两部,在腹部最大直径处接胎,大罐加接底脚,多配有盖,荷叶型盖为一类型,子母口为另类,带有盖顶。匜,糟形流.平沙底.口径通常在14厘米左右,胎体较轻,画面装饰在匜的内壁.内底部.如釉里红芦雁纹。有一种特殊造型“转心杯”.其结构是杯底中心有一个呈锥状的“公榫”从杯足嵌入圈足的上端与杯嫁接,足部空心上下形为“母榫”两榫之间有空隙,使杯自由旋转,并且不会脱落。此杯已发现有二种造型,一种捏塑一朵云纹,一种捏塑一只蟠龙纹,釉里红点斑涂绘和勾线画菊花纹,釉里红造型特别是景德镇出土的塔式四灵盖罐.罐肩至腹部捏塑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卷云纹.莲瓣边,盖顶为塔形,加饰其他凸雕图案,涂绘釉里红。同时还有楼阁式谷仓,此仓结构复杂,人物形象生动,再现了元代南方木建筑的特征,釉里红装饰极有特色,造型稀有。还有故宫藏釉里红龙纹四方扁瓶造型与元青花造型相同。

[转载]元代釉里红基本特征(二)

江西博物馆藏元釉里红亭楼式谷仓

六.元釉里红的胎釉

元釉里红的胎质以二元配方为主,因高岭土含铁量不同,有白.灰两种倾向胎质,胎质细中见粗有火石红者居多,当时烧造釉里红窑温偏低,瓷胎常有生烧现象。由于使用含有铁质泥渣饼垫烧,器型底足多般有粘黑棕色砂。釉质明显可分二大类,一类影青釉,含石灰钙多,气泡明显,涂染装饰釉里红结合刻划纹饰多,如龙纹盖罐,玉兔纹玉壶春瓶。一类青白釉,釉中的氧化钙含量少,钠钾含量高,其釉里红发色相对稳定,用以线描类釉里红较多,如;开光花鸟大罐。釉里红与釉结合的要求非常高,故胎质配制不能坚硬,为不使瓷胎变形,古代艺人常用高岭土涂抹在器型内胎上,形成一种特别的胎质特征。釉面总的来说,灰青白色居多,正烧的釉里红产品釉色润泽,玉质感强。小件产品留有施釉过成中的手指印,大件为浇釉操作方法。整器观察器物釉面不呆板,有局部积釉痕迹。

[转载]元代釉里红基本特征(二)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龙纹四系扁瓶底部

目前发现的元代产品不多,因此把握元釉里红的特征很难全面,对于同时期的元青花瓷与元釉里红成型工艺特征,绘画题材等有许多共同之处,大家可以参照解读釉里红的一些特征。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